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与探索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k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及德育元素,实现教学与育人协调统一的教育体系。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是实现全员育人的重要途径。《照明工程》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电气类专业的一门典型专业课程,其课程思政建设对工科类专业的其他课程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对《照明工程》课程思政建设意义、方法,内容的分析,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工业发展巨变、美学素养提升、大国工匠精神等课程思政内容,并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主要内容;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7-0150-04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exca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moral education elements in professional course can achieve a unified and unified educ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is an inno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all-people education. The course of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is a typical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electrical majors such as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intellig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has a typical exemplary role for other courses of engineering major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of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and the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With the analysis of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it can propose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great changes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mprovement of aesthetic literacy, and the spirit of craftsmen. All the course of "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discuss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main content; implementation path
  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相结,其关键是如何把思政元素及德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怎样将教学、育人教育体系进行统一与协调。《照明工程》是一门以光学和电学知识为基础,以光的控制与分配技术为对象,以照明光照设计和照明电气设计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课程除了光学和电学知识,还涉及建筑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照明工程》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电气、给排水与暖通等专业也将其作为一门主要的选修课程。作为建筑电气类专业的一门特色课程,具有鲜明的工程应用特点,在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对《照明工程》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不仅是本门课程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時对工科专业其他课程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
  一、《照明工程》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一)课程思政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实践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总书记的讲话是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高度概括和凝练,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方向。同时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作为课程思政改革试点,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共同组成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的定位和功能为科学思维训练和职业素养教育,也就是将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课程思政通过显性和隐形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育人理念的浸润,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更加实效化和立体化。[3]   (二)课程思政是《照明工程》课程建设的内在需求
  《照明工程》作为工科类专业课程,课程的理论体系具备自然科学的规律性和工程实践的严谨性,课程内容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怎么样将被分裂的立德树人与课程教学集合起来,不至于致使课程思政在实际中被忽视。从授课老师的角度来看,老师们习惯于讲授课程知识点本身,拓展的知识也局限于建筑电气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在专业课教学的课堂上,讲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因此,挖掘《照明工程》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专业讲授与思想引领有机融合,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课程建设的内在需求,是专业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课程思政是《照明工程》课程的有机组成
  在新的形势下,所有的教育元素都应当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课程思政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理论课程的学习往往会比较枯燥,《照明工程》也难免存在同样的问题,课程思政完善了专业课程的内容,丰富了课程教学的形式,使课程更加立体鲜活。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融入课程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先进思想,使课程的理论讲解有了深度,知识拓展有了广度。在教学过程中,在内容上要充分发掘课程的思政资源,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合理的进行有效组织,使课程思政真正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不同课程各具特点,课程思政也应该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的百花齐放。
  二、《照明工程》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
  《照明工程》是一门关于电气照明技术应用的课程,课程内容围绕照明技术的发展、电气照明设计规范与标准等展开,具备鲜明的工程应用特点。结合这一特点,《照明工程》课程思政的建设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
  (一)课程思政建设应当把握课程的规律特性
  《照明工程》作为一门工程技术应用课程,首先具备工科课程的严谨性,照明工程中灯具、导线、电器设备的选择,都依据严格照度计算和电气计算得出,体现出了课程内容的严谨性。其次是课内容的规范性,课程内容以《建筑电气照明设计标准》、《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等建筑电气规范、标准、手册为基础,详细讲解了电气照明设计的相关内容,是建筑电气相关规范教学化的重组。《照明工程》课程还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点,在依据计算结果、执行规范条文的基础上,又可以适度调整满足不同的工程实际需求。把握《照明工程》的课程特点,从而找到课程思政表现形式上的统一,使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形成有机的整体。
  (二)课程思政建设应当紧扣课程的时代特性
  近年来照明行业发展迅速,一方面体现在照明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从白炽灯时代到荧光灯时代,再到现在LED灯具广泛应用的时代,照明灯具的制造技术不断发生革命性的变革。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与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照明工业发展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演变,照明工业发展历程成为时代变迁与祖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另一方面体现在照明设计的理念更加先进,设计标准更加科学,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在照明工程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时代性还体现在优秀的照明工程层出不穷,将宜居环境和美化环境作用发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照明工程已经成为一个城市、一栋建筑的点睛之笔。紧扣课程内容的时代性特征,从而找到课程思政内容上的立足点,使课程思政变得更加丰满。
  (三)课程思政建设应当富于教学的创新特性
  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一是体现在教学内容的融合上,在教材知识点讲授的同时,引入照明绿色发展理念、行业发展历程、博览大国工程等思政内容,通过课程内容的融合,使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擦出美丽的火花。创新性还体现在教学手段的丰富上,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为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而使翻转课堂、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手段的应用变得更为广泛和方便。三是体现在课程评价体系更加完善,使课程评价体系对教学成果的考评更加科学,方法的创新特性,既是内在动力,也是重要保障。
  三、《照明工程》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
  《照明工程》的課程思政应当充分结合教材内容来开展。光源与灯器、照明设计、电气设计、施工图、工程分析等作为《照明工程》的主要内容。综合分析教材内容,按照规律性、时代性、创新性的基本原则,将课程思政内容总结为以下四个维度。
  (一)绿色发展理念是照明工程的重要思想
  照明课程讲授光、光度量、视觉、颜色、绿色照明等基本内容。如果我们将光视作一种工具,它至少要满足两方面的条件,一是最大可能的满足人们需求,二是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污染。从功能角度分析,照明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提升了人们的满足感和健康水平,因此照明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把空间照亮,而是体现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由生活要素提升为生产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光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节能、光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照明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绿色发展理念,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1991年,美国环保署提出了绿色照明计划,其核心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以及提高照明质量,计划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国在1996年启动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从光源、灯具、启动设备效率的提高以及照明方式、照明控制、照明管理等因素优化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慧照明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公共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绿色照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对绿色照明计划、绿色照明工程的介绍,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照明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全过程,既为绿色照明找到了理论支撑,又为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实践样本。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在照明工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电光源是照明灯具的核心部分,根据其工作的原理可以分为固体发光光源(例如白炽、卤钨、场致发光灯与半导体灯等),和气体放电光源(例如荧光、高强度气体放电、低压钠灯等)。如果说白炽灯代表第一代电光源、荧光灯代表第二代电光源、LED灯代表第三代电光源的话,灯具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典型的工业发展史和科技进步史,我国照明工业的发展历程彰显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   七十年照明风云录,我国民族照明工业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艰难和羸弱,全国仅有上海等少数几个城市拥有技术弱、规模小的灯泡厂,到新中国成立后, 以上海灯具工业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灯具工业发展的初次高潮。[5]再到十年动乱,照明产业停滞不前,最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照明产业的活力被无限激发出来。[6]凭借我国广大照明人的勤劳和智慧,照明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取得了巨大成就。当下,中国是电器照明产品的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中国相关产品产销海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份额方面国内照明产品占到世界照明产品份额的五分之一以上。[7]通过讲好中国发展故事,体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成就,坚定学生“四个自信”,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美学教育是照明工程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照设计是《照明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任务包括照明方式以及种类的确定、光源和灯具的选取,确定照度标准并进行照度计算、正确布置灯具以及科学评价照明质量等方面。[8]照明光照设计以光环境的评价指标为依据,是照明工程功能的显性体现。照明设计成为环境设计的一部分,照明美学成为环境美学的重要组成,因此提升学生的审美力,是照明工程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实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途径。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9]美育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10]照明设计师是环境营造者,照明设计师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照明工程水平的高低。建筑电气类专业学生作为照明工程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其工科专业的特点,对环境设计的审美水平还有待提高,通过照明质量评价指标的讲解、照明工程实例的赏析,提升学生对照明美学的理解。
  (四)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在照明工程中得到彰显
  照明光照设计和照明电气设计章节的课程内容是以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标准为基础,对相关条文进行教学化语言的阐释,特别是对《建筑电气照明设计标准》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以工程设计和施工为目的,以规范、标准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是建筑电气类专业课程的典型特点,也充分体现了工程实践中的科学精神。《照明工程》课程的科学精神,体现在既研究照明技术等客观条件、又研究人的心理等主观感受,是关于人与光环境交互的系统化课程。工匠精神在照明课程中的体现,主要是通过工程实例的参观与讲解,从住宅楼照明设计到办公楼照明设计、从学校照明设计到商场照明设计,通过典型的、标志性的照明工程讲解,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科研人员的坚持、科学精神的坚守。特别是通过对北京大兴机场照明工程、港珠澳跨海大桥照明工程等大国工程的介绍,诠释工匠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追求的信念。
  四、《照明工程》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一)将课程思政明确到教学目标中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达成对某种成果的期望,做好课程思政建设要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目标中。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专业知识传授、技能方法训练外,还应该加入价值取向引导的内容,从而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使课程思政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具体到《照明工程》课程而言,教学目标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电气照明设计及施工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四个自信”、提升审美能力、树立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这些理念成为贯穿课程始终的纽带,将立德树人在教学中落到实处。
  (二)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有了教学目标,下一步就是考虑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了。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课程思政要立足教材,设计好授课的各个环节,综合运用原文引用、案例分析等手段,细化教材内容。目前专业教材对课程思政的体现并不明显,应该加大力度,将课程思政内容编入教材,成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但是,编教材的周期比较长,也因为教材的特殊性,使课程思政的体现受到一些限制。当前,落实课程思政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设计好的教案。教案的形式更加灵活,针对性更强,操作性更高,在这一点上与课程思政的特点相得益彰。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教案,使专业课的授课更加灵活、生动,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要结合课程思政的特点,在课程的考核上,加大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比重,从而有效促进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三)将课程思政落实于教学过程中
  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作为课程的组织者,他们的执行能力,是所有设计和目标的保障。抓好教师环节,应该处理好以下幾个问题,一是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问题,要明确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课程思政是专业教学的一部分,教书与育人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二是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问题。具备坚实的政治理论素养,优秀的教学组织能力,才能把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讲解融合的得心应手,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课程思政落实的重要保障。三是要处理好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问题。专业课程不能脱离专业属性,因此课程思政要做到润物细无声,点睛之笔却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是有灵魂的课程思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杨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22(2):98-104.
  [4]陈光炬.把握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N].光明日报,2018-09-10(06).
  [5]李自力.绿色照明简史之国内早期照明发展[EB/OL]. 2019-09-05.http://www.lightingchina.com.cn/news/65270.html.
  [6]中国照明网.照明风云录——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EB/OL]. 2019-08-20.http://www.lightingchina.com.cn/news/64918.html.
  [7]中国照明网.2019中国LED照明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EB/OL].2019-05-15.http://www.lightingchina.com.cn/news/63059.html.
  [8]谢秀颖,等.电气照明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03.
  [9]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9-09-10.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10]韩毓海.美育的力量[N].光明日报,2019-03-19(13).
其他文献
摘 要: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学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针对目前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交叉不足等问题,以安徽大学地质学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定位、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课程体系设置、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阐述资源-生态-环境学科群下地质学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之路以及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资源-生态-环境学科群;地质学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
期刊
摘 要:文章从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出发,针对民办院校的特点,着重分析本课程对于机械设计专业的教学组织、实验安排,考核评定等展开探讨,加强和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独立思考,在实操中综合运用知识的工程素质。  关键词:新工科;课程改革;混合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
期刊
摘 要: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从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等不同角度深入地剖析了山东省用人单位对审计人才所需要知识、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根据调查结果,为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审计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提升审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突出专业建设特色,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或建议。  关键词:审计学;专业
期刊
摘 要:赞比亚-鲁班学院结合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培养模式,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的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模式上,通过教学目标设定、课程设置以及教师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国际性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工匠精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7-0019-04  Ab
期刊
摘 要:如何帮助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升设计能力,是工科专业设计原理类课程面临的主要挑战。以《矿山设计原理》课程为对象,通过重构线上教学内容,梳理线下教学过程,制定了OKR评估方法实施流程,进行了基于OKR评估方法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矿山设计原理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教学效果好。本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可为其他专业设计类的课程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会计的执业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的会计教育事业如何创新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回答的问题。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我国五所会计学专业排名靠前的综合性学府,故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我国十分具有代表性。通过对这五所大学会计学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高校会计学教育中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期刊
摘 要: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同向同行是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文章结合我校的“德融课堂”,具体探讨了如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键词:德融课堂;有机化学;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7-004
期刊
摘 要:文章针对连接主义的特点,即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连通性和互动性,探讨了部分参与者对《经济学导论(双语)》在线课程学习经历的看法。学习者在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方面越来越有自主权。研究发现,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连通性和互动性的确是MOOC的特点,但它们呈现出的悖论在在线课程中很难解决。学习者连接越多,他们的学习潜力越缺乏结构的限制,大规模开放在线网络课程能否与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音乐教学不断发生着变革,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课堂教学,“翻转课堂”“微課”等网络在线课程不断改变着学生们的学习方式。文章运用实地考察、个案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梳理了“互联网+”时代吉林省高等艺术院校的外国音乐相关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问题以及改革措施,为吉林省高等艺术院校中外国音乐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外国音乐;教学改革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评教活动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生网上评教是高校普遍使用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X大学的网络评教体系统展开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其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以提升X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水平,同时为今后网络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上评教;教学质量;评教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