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外国音乐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y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音乐教学不断发生着变革,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课堂教学,“翻转课堂”“微課”等网络在线课程不断改变着学生们的学习方式。文章运用实地考察、个案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梳理了“互联网+”时代吉林省高等艺术院校的外国音乐相关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问题以及改革措施,为吉林省高等艺术院校中外国音乐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外国音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7-0122-04
  Abstract: Music teaching in the "Internet +" era is constantly changing. Teaching methods are no longer limited to single classroom teaching. Online courses such as "flipped classrooms" and "micro-classe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way students learn. The article uses field trips, case interviews,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other methods to sort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music-related courses in the higher art colleges of Jilin province in the era of "Internet +", and raises problems and reform measures for higher art institutions in Jilin province. The setting and reform of foreign music related courses provide a reference.
  Keywords: "Internet+"; foreign music related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各个领域带来了新的变革。特别是在“互联网+”行动提出后,互联网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正不断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音乐教学在“互联网+”时代下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革,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课堂教学,“翻转课堂”“幕课”等形式的网络课程正不断改变着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吉林省拥有着29所本科高等院校,其中吉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都设有音乐专业。外国音乐相关课程①是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学生了解外国音乐发展以及认识世界民族音乐的重要课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吉林省高校该课程如何顺应时代变革、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等内容的相关研究寥寥无几。希望本文的梳理能够为吉林省高等艺术院校的外国音乐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吉林省高等艺术院校外国音乐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研究
  (一)外国音乐相关课程设置概况
  为了完成本论文数据的真实有效性,我们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等方式收集到了大量的相关数据资料,梳理出了吉林省部分高等艺术院校外国音乐相关课程设置情况,现具体阐述如下:
  1. 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例
  吉林艺术学院作为吉林省唯一的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下设16个教学单位,其中在音乐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和流行音乐学院的本科课程设置中都开设有外国音乐相关课程。包括教育部下发的本科生专业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到的必修课程《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和《世界民族音乐》的课程。音乐学院音乐学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将《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列为核心课程,共72学时,4个学分,开课学期在第3、4两个学期。其他专业如音乐表演专业、艺术与科技专业虽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和音乐学专业一样同为专业必修课程,但并没有被列为核心课程。《世界民族音乐》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共计36学时,2个学分,开课学期在第4学期;艺术教育学院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的《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同样也是专业必修课,但是也没有被列入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且在学时、学分和开课学期上与上述音乐学院不同,该院该课程共36学时,2个学分,开课学期在第5、6两个学期。《外国民族音乐》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共计36学时,2个学分,开课学期在第4学期。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吉林艺术学院关于外国音乐相关课程的开设的课程有:《20世纪音乐赏析》《19世纪中外音乐鉴赏》《歌剧艺术史》《国外音乐教学法》《音乐剧赏析》等。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三个学院的专业选修课在学时、学分上都不相同。如:音乐学院专业选修课20学时,1学分;艺术教育学院专业选修课18学时,1学分;而流行音乐学院专业选修课则是36学时,2学分。
  在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和艺术教育学院分别开设了外国音乐相关专业方向。其中音乐学院学术型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是“西方音乐文化研究”,其课程类型主要由学位课程、选修课程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构成,共计34学分。除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课单位由研究生处开设外,其它课程均由音乐学院教师开设。其课程主要包括《学位论文写作》《西方音乐文化研究》《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等;艺术教育学院学术性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是“外国音乐文化研究”,课程类型构成与音乐学院相同,但是除研究生处开设的课程外,其他课程与音乐学院均不同。其主要课程有《音乐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外国音乐文化研究》《音乐学术论文的编辑与写作》等。   2. 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东北师范大学现有学院23个,其中音乐学院设有音乐学系、基础理论部、艺术研究中心等10余个教学和科研单位的综合性办学实体。我们实地调研了该校音乐学院开设的课程,发现在本科教育教学中,《外国民族音乐概论》作为主干课程2学分,开设学期为第4学期;《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作为必修课程,2学分,开设学期为第2、3学期。选修课程有《重唱与歌剧表演》《钢琴艺术史与作品赏析》《中外音乐比较》等,在学分上都是2个学分。
  在研究生教育教学中,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外国音乐相关专业方向有:世界民族音乐研究、外国音乐史论研究和欧洲声乐理论研究。其课程类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发展方向课、专业主干课等方面构成。共计39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发展方向課程,如《民族艺术概论》《音乐人类学》《音乐学理论》等都是音乐学科研究生所共同的必修课程。只有在专业主干课程模块里各个专业的研究生才能选择自己专业的课程,涉及外国音乐研究的专业主干课程有《世界民族音乐研究》《外国音乐史论研究》《欧洲歌剧研究》等。
  (二)吉林省高等艺术院校外国音乐相关课程教材选用调查
  音乐教材作为学习音乐者重要的参考工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出版了大量关于外国音乐研究的教材,我们通过实地调研整理出了吉林省部分高等艺术院校关于外国音乐相关课程的教材选用情况,现阐述如下:
  1.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教材选用情况
  通过调研发现,吉林艺术学院和吉林大学两所院校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这门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由沈旋、谷文娴、陶辛共同编撰的《西方音乐史简编》,该教材是由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年出版发行;北华大学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由李秀军编著的《西方音乐史教程》,由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出版发行;东北师范大学所使用的教材是高志民主编的《外国音乐史》,该书2003年通过吉林音乐出版社出版,但目前书店已无法购买到该教材。吉林师范大学和长春大学选用的是余志刚编著的《西方音乐简史》,该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发行。延边大学和通化师范学院所使用的教材是黄晓和的《西方音乐史名作赏析》,该书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联合出版。长春师范大学所用教材是于润洋编著的《西方音乐通史》,该书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2003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经过2009年和2016年修订,目前选用版本最多的为2016修订版。
  2. 《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教材选用情况
  我们调研了省内部分院校的《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教材使用情况,发现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所用教材是王耀华2008年编著的《外国民族音乐》,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通化师范学院所用教材为安平编著的《世界民族音乐》,该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1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吉林艺术学学院所用教材是王耀华1998年编著的《世界民族音乐概论》,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等。
  (三)吉林省高等艺术院校外国音乐相关课程教学现状
  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对目前吉林省部分高等艺术院校外国音乐相关课程教学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方式不够创新
  外国音乐相关课程作为高等艺术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了解西方音乐发展以及认识世界民族音乐的重要的理论课程,其培养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国外各个时期的音乐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的了解,掌握外国音乐文化研究的方法,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理论课程相对比其他表演专业课程来说,本身比较枯燥存在一定的劣势,部分院校至今的授课方式还是照本宣科,大多还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众多院校都创新了教学方式,“幕课”“微课”等网络在线课程不断普及。但是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在吉林省艺术类高校中参与录制或开设关于外国音乐相关课程的网络在线课程不多,而国内很多一线城市的教师几年前就已经录制好网课,并通过“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学堂在线”等网络平台在全国高校内实现网络在线学习课程。
  2. 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外国音乐相关课程的主修课程为《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和《世界民族音乐》,其选修课程诸如《歌剧赏析》《中外音乐比较》等,一般都是为了学生加深对外国音乐课程的了解而开设的主修课程的辅助课程。这些选修课程的开设出发点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接受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培养目标的制定、学校公共课程的冲突等原因,有些省内院校未能开设辅助课程或开课时间与学校某公共课程冲突导致学生无法选课等问题。
  3. 课程资源有待健全
  完善的课程资源对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吉林省艺术类院校在师资资源、教学设备资源等资源方面有待健全。譬如在师资队伍方面,省内部分院校专业任课教师比例过少,导致部分课程无法常态化开设;在教学设备方面,部分院校由于经费、教室等原因缺少相应的辅助教学设施,如在国外音乐教学法课程中没有奥尔夫乐器等,学生只能依靠教材和网络视频学习,缺少教学实践等问题。
  二、“互联网+”时代下吉林省高等院校外国音乐相关课程改革和建议措施
  (一)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1. 利用互联网转变教学方式方法
  “互联网+”时代,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正不断影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精品在线课程的出现无疑为外国音乐相关课程的建设添砖加瓦,大量的来自全国各个专业院校的精品优质课程的资源共享成为当今时代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早在2015年吉林省为了推动全省高校优质课程的共享,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就专门成立了吉林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这个平台的建立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促进了我省教育制度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革新。通过网络在线课程,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还扩大了教师教学的空间。吉林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成员由2015年成立时的40所,截止到2018年6月已增加到53所,越来越多的院校加入该平台。但是截止到目前关于外国音乐相关课程的网络在线课程在这个平台上只有《英文经典歌曲赏析》一门,希望今后省内艺术院校的教师们能够开设更多的网络在线课程,以服务于省内高校艺术类课程的建设。   除了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平台外,省内部分院校还通过其他网络在线平台来丰富本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如吉林艺术学院的学生除了可以选择本校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程之外,还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吉林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网易公开课等移动学习平台里面的课程进行选课,待课程修完后学校教务处会审核校对,给予相应的学分学时,且该校不限制学生选课门数。在网络在线课程平台里涉及外国音乐相关专业课程的有《走进西方音乐》《走进歌剧世界》《20世纪西方音乐》等课程。
  2.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除了网络在线平台之外,对于省内高校开设的课堂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也有待进行改革。目前国内众多院校积极改革教育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合作式教学、试讲等形式的创新教学正不断地被学生接受认可,根据调研省内院校的教师采用新教学方式的院校并不多,大多还是传统教学。我们倡导省内众多院校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方式的变革中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如在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开设的《外国音乐鉴赏》课程中,主讲教师就率先改革创新,采用了反转课堂和试讲的方式授课教学,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课程范围之内的知识点进行试讲,试讲结束后任课教师及同班同学时时进行互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锻炼了艺术教育学生的教师基本技能,且在期末提交论文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论文,避免了学生不知道怎么写、抄袭论文的现象。
  (二)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思路
  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创新每个院校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在“双一流”学科建设、师范生认证、“互联网+”背景下,各大院校都在修订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吉林省内各高等艺术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时机,来完善本校的课程教学设置,鼓励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形成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积极组织培训教务工作者熟悉主管的学科,使其形成培养方案排课科学合理,教务工作者认真负责,学生选课和听课认真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资源
  目前吉林省部分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还不够健全,首先,建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充分的实地调研考证,听取学校师生的建议,合理的安排增加教师岗位;其次,学校应该大力展开教学改革,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其它院校先进的教学手段,回来通过专业汇报、组织进行公开课程评比等方式来考核外出学习情况,对于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最后,各院校应积极优化网络课程资源,配备专业的教学设施及乐器教材等。
  三、结束语
  我们通过实地考察、个案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梳理出“互联网+”时代吉林省部分高等艺术院校开设外国音乐相关课程的调研情况,通过调研数据资料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到,在吉林省外国音乐相关课程教学方面的一些现状以及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我们从教学方式、课程体系以及课程资源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和策略,希望能够为吉林省高等艺术院校的外国音乐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我们相信吉林省的外国音乐相关课程不会局限于现状,在“互联网+”的今天会有更多的院校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课程建设中去,运用互联网在线平台、“翻转课堂”“微课”等方式来改革创新课堂教学,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资源,从而为吉林省高等艺术院校外国音乐相关课程的建设添砖加瓦。
  注释:
  ①作者根据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文件,将文件中的《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和《世界民族音乐》两门必修课程以及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关于西方和世界音乐的选修课,如《外国音乐赏析》、《西方经典歌剧赏析》、《外国音乐剧鉴赏》等课程统称为“外国音乐相关课程”。
  参考文献:
  [1]喻辉,萨利·施罗德.中国音乐世界传播的新视野——欧美一流大学中国音乐课程设置量化统计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02):150-158.
  [3]王二翠.重庆市属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外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3]林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外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泉州师范学院,2017.
  [4]王州.“外国民族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授策略和学习活动方式[J].音乐探索,2010(03):97-100+96.
其他文献
摘 要:研究“互联网+”教学现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O2O管理平台的开发、校企融合企业环境的打造、教学方式方法等内容,以培养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以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并以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等工科专业为例,开展校企融合自主学习实践平台建设探索,取得良好效果,对新工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校企融合;实践平台;自主学
期刊
摘 要:“一带一路”背景下,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英语应用的复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学院校肩负培养重任,其大学英语教育亟需从一般用途英语(EGP)教学向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过渡。但目前各高校的ESP课程开设时长、教材选择、课程设置等方面还没有统一衡量标准。文章拟通过对内蒙古医科大学学生关于医学ESP课程进行需求分析,以期发现教学实施中所
期刊
摘 要: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学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针对目前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交叉不足等问题,以安徽大学地质学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定位、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课程体系设置、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阐述资源-生态-环境学科群下地质学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之路以及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资源-生态-环境学科群;地质学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
期刊
摘 要:文章从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出发,针对民办院校的特点,着重分析本课程对于机械设计专业的教学组织、实验安排,考核评定等展开探讨,加强和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独立思考,在实操中综合运用知识的工程素质。  关键词:新工科;课程改革;混合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
期刊
摘 要: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从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等不同角度深入地剖析了山东省用人单位对审计人才所需要知识、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根据调查结果,为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审计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提升审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突出专业建设特色,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或建议。  关键词:审计学;专业
期刊
摘 要:赞比亚-鲁班学院结合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培养模式,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的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模式上,通过教学目标设定、课程设置以及教师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国际性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工匠精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7-0019-04  Ab
期刊
摘 要:如何帮助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升设计能力,是工科专业设计原理类课程面临的主要挑战。以《矿山设计原理》课程为对象,通过重构线上教学内容,梳理线下教学过程,制定了OKR评估方法实施流程,进行了基于OKR评估方法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矿山设计原理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教学效果好。本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可为其他专业设计类的课程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会计的执业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的会计教育事业如何创新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回答的问题。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我国五所会计学专业排名靠前的综合性学府,故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我国十分具有代表性。通过对这五所大学会计学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高校会计学教育中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期刊
摘 要: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同向同行是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文章结合我校的“德融课堂”,具体探讨了如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键词:德融课堂;有机化学;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7-004
期刊
摘 要:文章针对连接主义的特点,即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连通性和互动性,探讨了部分参与者对《经济学导论(双语)》在线课程学习经历的看法。学习者在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方面越来越有自主权。研究发现,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连通性和互动性的确是MOOC的特点,但它们呈现出的悖论在在线课程中很难解决。学习者连接越多,他们的学习潜力越缺乏结构的限制,大规模开放在线网络课程能否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