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互动与情感表达的融合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3813568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游戏竞技类的节目风靡一时,游戏竞技类节目常常在户外构建起巨大而又复杂的机关,广泛的邀请挑战者前来参与。但在紧张刺激的节目之余又略微有些遗憾,这种遗憾来源于观众似乎不能够真正的参与其中,更像一个他者,热闹关注选手表现的同时,又难免置身事外。他者,而非沉浸(Immersion),成为了这类节目的缺点。是否有一种可能性能将游戏与故事联系起来,奏响出令人沉醉的乐章,制造出类比优秀电视剧的代入效果?
  一、 游戏与故事交叠的内外相融
  央视综艺频道今年推出的《全家好拍档》就对这一可能性作了尝试,并且取得了相当优良的成绩。此次,将往常的户外竞技通过精心的策划在棚内进行,并且首创了游戏互动和“星素联欢”的比赛制度。由老牌主持人李佳明和帅哥杨帆主持,主打“真实互动、无剧本、无安排、无作秀”等节目特色。在游戏上,该节目真实展现了红蓝两队嘉宾们的默契配合和欢乐互动。在访谈中,又将人生、朋友、亲情、友情融于一炉,烹饪出人生的酸甜苦辣。最后,在游戏的合作互动中,在与朋友家人的亲密接触中,在观众的欢乐笑语里,这档央视出品的《全家好拍档》不仅传递了家国情怀和正能量,还使得观众能够体验他人的感情,沉浸于节目之中。
  为了说明其如何取得这一点成功,需要将其节目的基本模式作一介绍。《全家好拍档》在节目模式上作了相当大的创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刺激有趣的游戏竞技和温暖感人的访谈相融在一起。一方面,它是在游戏之余对嘉宾选手作一个深度的对话,让肤浅的竞技类节目产生了内涵;另一方面,它是在慢节奏的访谈之余,加入游戏作为节目效果的调幅器。而无论是游戏竞技,还是深度访谈,实际上都紧跟了我国电视节目的潮流,迎合了绝大多数观众的口味。
  首先,从游戏的方面来说,现在很多综艺类的闯关节目,因其场地道具的需要,都过于追求户外空间,《全家好拍档》的游戏却反其道而行,为了能够带来充分的趣味性,节目中的各个道具配置乃至整个游戏的策划创意都是节目组用心策划、诚意制作的。节目的出品方幽默地说,节目是希望通过轻松幽默的“小游戏”,来展现出团队的默契。在1105期,节目组竟然玩起了高台跷跷板,每队需选出两个人在高近两米的高台上互相保持平衡,将位于尽头的手机拿起进行自拍,自拍照中需要有两个人的笑脸才过关。这当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只有台上的两个人相依相偎,两者必须互相信任对方,不然这个高台就会不平,任务的完成也会一波三折。在生活中,实际上也有很多这种需要合作才能攻克的情况。在这一点上,拥有组队元素的游戏模式,理所当然的比单人闯关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Attention)。这是因为,一方面节目可以满足观众的注意力转移问题,因为团队合作蕴含的信息量更大,观众更容易关注。另一方面团队合作的变数比之单人模式要多得多,这就好比原子和分子的关系,不同的原子组合,就有不同的分子出现。同样的,团队合作的变数也增添了节目的趣味性,笔者认为,这是节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其次,在节目流程上,每期都会邀请一位主要明星嘉宾,之后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再邀请上该主嘉宾的好友、家人或同事朋友等在生活工作中有过情感关联的人,坐在一起互相爆料。台前幕后的故事,精彩又夹杂着些许苦涩,让观众满足了好奇心的同时,又能看到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明星其实也只是普通人。比如以“麻辣婆婆麻辣妈”作为主题,作为王丽云老师的“儿子”出演的赵毅,与其作为“儿媳妇”出演的何翯在电视剧《私房钱》中,赵毅就说,因为剧情的需要他几乎都是跪着演完这三十多集的电视剧的。为此剧组还专门给他做了护膝,等到电视剧结束,护膝已被磨破。这当然是独属演员本身的经历,但是,我们却能借由想象来体会这种经历,其实这和电视剧所发生的共鸣(emotional resonance)是一样的。而正是有这许许多多明星与素人之间的对话、交流、合作,挖掘出这许许多多的人物角色与其背后所暗藏的情感力量,才让观众都感受到明星原来可以这么接地气,他们也跟平常人一样,也会在路边的大排档撸串。《全家好拍档》在保持节目趣味性的同时,以游戏为表,以情感为核,与观众深度联系起来,这是节目一经开播便成为焦点的原因。
  二、 基本模式之外沉浸式的节目共鸣
  在该节目中,相对于游戏而言,更重要的是故事,而故事则是依托一个个拍档所呈现的。其所呈现的,就是不同人的人生,不同的经历。拍档可以是家人、朋友、同事、素未谋面的人。但他们都有一定的情感关联。因此对于节目来说,游戏仅仅只是作为表现情感的媒介。在节目进行当中,让观众知道每一位朋友家人聚在一起会有怎样强大的力量,每一对关系的背后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才是重点。例如,在沈丹萍和女儿出演的那期节目中,开始两者的关系看上去并不是很和谐,总感觉彼此之间存在误解。妈妈认为女儿不听老人言会走很多的弯路,女儿嫌弃妈妈太过于干涉自己。而通过访谈与游戏的进行,女儿对妈妈有了更多的认识,而妈妈也是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了女儿其实是很有能力的,应该让她自己处理决断事情。处于叛逆期的少女与啰嗦的妈妈在节目中首次互相敞开心扉,画面特别的温馨,并且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共鸣。因为,尽管是明星,但是所面临的事情,无论是母亲也好,子女也罢,都是一定会面对的。观众一方面可作为他人看待,观众毕竟不是当事人;另一方面,则是代入其中去感受,因为我们会有着相似的烦恼。这,就是之所以能够沉浸的要诀所在。
  其次,好的沉浸如同一桌安排妥當的饭局,菜肴的摆放和上菜的时间都有所讲究。而好的沉浸,自然也需要依托于良好的背景(Background),这是因为,如同福柯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又或者如佛教的因缘观,又或者如古代中国的天人观,都告诉我们,我们并非是孤立的生活于世界上的,而是紧紧的和家庭,社会,世界所联系的。在人物的短片介绍上,节目准备了插播幕后情景剧内容让观众更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嘉宾的魅力。例如,王丽云与李勤勤老师作为“麻辣婆婆麻辣妈”的代表,接受了导演组提出的情景剧内容,利用代表电视剧《婆婆遇上妈》里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也让主持人也体验了一把“两边都是妈”的滋味。情景小剧的演出瞬间让观众记忆起了之前的电视剧内容,想起了当时观看的情感。这不也是一种沉浸的体现吗?   最后,不单纯的沉浸于他人的过去和人生,而是通过这份共鸣,提振自己的人生,温润自我的心灵,才是最为重要的。节目的意義在于告诉观众,人生的路上总是需要有能陪伴在一起的人才能越走越远。好的拍档能够成为彼此前进的动力。拍档这个词语,即内涵,又可以外延,是个极具丰富力的词汇。
  除此之外,不仅仅是代入他人的人生,观众自己的人生在节目中也会得到共鸣。例如粉丝这一群体,在节目中,李勤勤老师就谈到她紧跟时代玩起了直播,居然还吸引了许多年轻一代的目光,她表示跟大家可以面对面的沟通,跟年轻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结交到很多朋友,而这些朋友也可以是她人生路上的拍档。于是,这种深刻的,紧紧的与他人相关系,相连接的感受,成为了生命中很重要的体验。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空之中相识、相遇、相依。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简单而又丰富多彩的,这也是沉浸的切入点。在第四期节目之中,瞿颖战队的突出表现,诠释了人生路上的可以是这样的。在瞿颖的战队中,既有相亲相爱的妈妈,也有立志要潇潇洒洒走天下的姐妹,还有能时刻带来温暖关怀的男闺蜜。在陌生的道路上相识,经历共同的考验成为了彼此的搭档。沈丹萍的拍档们同样如此,珍惜疼爱却互相不太理解的女儿、来自异国他乡彼此相守几十年的丈夫、志同道合的朋友、亲人、后辈等,他们的出现共同构成了沈丹萍人生路上最美丽的风景,他们会携手并进共同面对全新的挑战。
  结语
  央视综艺频道在中国以家庭为单位的群体节目中,一直引导着中国家庭收视的走向,而这档以家庭为单位的节目因为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互相扶持、共渡难关的情感,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感。而其更巧妙的利用了具体的、中国的、生活的情景,配合有松有驰的游戏竞技,营造出了类似于电视剧的吸引效果,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与沉浸。这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些“狡猾”,因为其实他人的人生并没有那么精彩,甚至也有刻意抉择,剪辑的痕迹在里面。或者说,其游戏模式也并没有户外超大型游戏棚那么刺激,因为毕竟受限于室内的条件。但是,在“想看”或者“想了解”这一点上,却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因为,尽管悬念不大,但是不停的小悬念和情感的一致,就是吸引观众看下去的保证。这原本是个古老的策略,但实际能用好的却并不多。
  最后,近年来国内大量引进国外的创意节目,过分的追求收视率造成了同质化严重的后果——抄袭严重,出现各种版权纠纷,这或多或少都值得我们反思。正是在这种危机之中,有识之士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全家好搭档》的新颖作风不仅能够促进对于市场的良好发展,更是一个国家,一个媒体人所要坚持的素养。媒体从业者们正努力将引进的节目进行自主创新,创造出属于中国百姓自己的节目。
  在轻松愉快的回忆中,经过真诚的沟通,更加全面地了解到台前幕后以及明星生活中的趣事。在惊险刺激的游戏中,我们背靠背团结拼搏,且邀请当下最具正能量的嘉宾代表,解读嘉宾与自己的好拍档所经历的种种故事,彰显正能量,传播正能量。
  游戏策划的精心,场景设计的独特见解,节目本质的提高为《全家好拍档》的热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全家好拍档》一经开播全国收视率便达到0.95%,之后节节升高,到第六期已经再创收视新高,全国网收视率达1.49%,位列周六晚间综艺节目全国网的收视第一。播出六期,在收获高收视率的同时,节目口碑也节节高升,各大权威媒体纷纷关注,竞相报道,令人欣慰。一档成功的节目总是会在节目内容及呈现方式上带着一股精神,而《全家好拍档》就是带着“家国情怀”的精神,努力传播着正能量,使观众在节目中放松身心开怀大笑之余还收获感动。笔者相信,带着这样一股精神的节目策划者们在未来也会创作出更强更好的节目,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听盛宴。
  【作者简介】邱广宏,男,吉林敦化人,绵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
其他文献
站在历史的维度凝视世界电影版图,欧洲电影的地位不需赘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欧洲电影的历史进程和璀璨成就,一步步使电影从“娱乐”和“技术”层面突围,强调并凸显了其本质的艺术性。比利时位于德法之间,邻荷兰,与英国隔海相望。这样的地理位置,几乎可以算是处于欧洲电影文化的中心地带。诚然,它的电影艺术的确得益于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电影文化奠基的土壤,却也像它的地理位置一样,处于夹缝至之间——比利时
对于皮克斯,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因为他们是看着皮克斯的卡通片长大的,其制作的《头脑特工队》与其他动画电影相比,在欢乐的基调上多了几分张力,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脱离孩童时代的我们依然深深地喜欢着这些电影,不仅是因为其扣人心弦的剧情和灵动的配乐,更是因为它勾起了我们对孩童时期的回忆和对幸福单纯的向往。本文以情感、个性、记忆三个成长方面的片段为基调,结合影片的剧情和时间线,深入分析其叙事风格。  一、情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三国史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一段。然而,90%的中国人并未通读过陈寿的史书《三国志》,人们对于三国历史的了解主要是来自古典文学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及根据三国历史改编的影视戏曲等题材的作品。20世纪90年代,《三国演义》等影视历史剧在黄金时段播出,带动了全国的历史文学名著热。由此,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趋势,但随着影视历史剧的发展,各种戏说消解也迎面而来,犹如胡适之所
电影《美人草》改编自旅美作家石小克的小说《初恋》,由吕乐执导,刘烨和舒淇领衔主演。知青题材的影片向来不乏佳作,《美人草》也有着不同一般的切入视角和美学主张。电影最精彩的一点是其虽然坐拥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但是又丝毫不落政治批评的窠臼,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将一个故事娓娓道来的过程中,尽可能把这个故事说得美而动人。导演吕乐曾经在1996年凭借《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摄影奖的提名,打
2020年开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中国,武汉更是被笼罩在病毒侵袭的重重阴霾之下。在疫情中,医护人员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救治力量。面对严重的疫情,我们看到医护人员成了最美“逆行者”,冲向对抗病毒的第一线,冲向最危险的地方,为患者治疗,呵护他们的健康,为防止疫情的扩散全力以赴。在本应与家人团聚共度春节的时刻,众多医务工作者舍弃团聚的机会,冒着生命危险,勇敢逆行,支援湖北,支援武汉,和狡猾多变
一、唯美主义思潮的出现  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 movement)是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反社会运动,代表人物包括济慈、戈蒂埃、王尔德等。唯美主义运动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
2009年备大拍卖行的春拍,无疑受到艺术品市场上画家、藏家、经纪机构及研究者等各方人士的格外关注。因为在一片“金融危机究竟会对艺术品市场产生怎样影响”的疑问声中,这里是寻找答案过程里的一个重要情报点。    春拍总体回暖    去年拍卖行业的秋拍,成交额明显减少,成交率降低。尽管寒流“冷冻”了一些泡沫,让艺术品的价格回归合理,但人们依然感受到了市场的阵阵寒意。今年拍卖行业的春拍,会传递出着哪些信息
电影作为技术与艺术的宁馨儿,自诞生伊始就离不开技术的扶持,与电影创作双轮驱动的电影批评也深受其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影评走入大众视野,相较于传统影评,它更具广阔的平台、便民的模式和大众化的视角。几年之间,电影批评伴随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各载体的不断更迭,在评价形式、评价内容和评价要点上发生着变化……微信影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并得到了发展。  一、 微信影评发展现状  微信,通过扣除流
近年来,印度教育题材电影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两部佳作陆续登场,凭借出众的戏剧张力与普世价值,在国內掀起了“宝莱坞”式的青春热潮。于2018年清明档口上映的印度影片《起跑线》,更被评为“直击中国教育之痛”。这部电影采用轻松愉悦的喜剧风格,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女儿入学问题而费尽心力、窸窣平常的故事。平凡简单的家庭故事却经得起跨国界话语的细细品咂,
信息网络化时代的来临,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思政工作的触角也必须从现实中扩张至网络上。但是,青年学生对新、奇、异的追求与原本模式化的思政工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因此,在新的时期,高校思政也必须创新模式、转变思维,把握主阵地,开辟新战场,大学生网络骨干队伍的建立与管理,也在这种情势下应势产生了。  一、  高校学生网络骨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网络思政发展的需要  网络大V、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