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期间心脏氧利用率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ei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心肺复苏期间对心脏氧利用率(O2UCc)的测量来评估心脏复跳的可能性.方法:19例患者分别为,Ⅰ冠心病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36~62(49 .5±10.3)岁,血流动力学稳定,插入右心导管取冠状窦静脉血标本.Ⅱ心肺复苏组9例 ,男8例,女1例,年龄20~70(39.0±15.5)岁,心脏停跳后,先按照标准心肺复苏步骤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20分钟(胸外按压频率120~140次/min,血管活性药用药间隔为2分钟, 应用4%碳酸氢钠液250~500 ml).如心脏未复跳,再继续开胸心脏按压复苏20分钟(按压频率为80~100次/min).此间用呼吸机控制呼吸,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0.900以上.抢救停止后即刻抽取冠状静脉血和动脉血.所有血标本均即刻进行血气分析,并计算心脏氧利用率[O2UCc=(SaO2SvO2)/SaO2].根据所得结果分析其对心肺复苏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Ⅰ组患者冠状静脉窦血的血气分析结果:PaO2(4.20±0.4 1)kPa(1 kPa=7.5 mmHg),SaO20.532±0.090,O2UCc为0.46±0.09;Ⅱ组患者O 2UCc=0.85±0.11,其中4例心脏复跳者O2UCc=0.78±0.10,5例无效者O2UCc=0. 91±0.07,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期间抑肽酶对血小板保护作用的分子学机制.方法 20例健康供血者的静脉血注入含枸橼酸或肝素的试管中,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抑肽酶对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
本文对电力系统(厂、站)小电流接地系统的两种形式,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应用范围及特点作了介绍,简述了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的危害性,
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所以要求从事这一项工作的同志在工作中要不断地掌握政策变化,不断地学习更新专业知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加
面对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不仅要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还必须保证企业合理利润,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才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这就使得在建设项目中必须对建设成本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环境治理工程与环保产业也迅速发展,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简要对水池结构设计的特点做出简要探讨,仅供参考.
通过系统分析长江下游地区的饮食结构、饮食结构的现状,从而得出长江下游地区的冰箱箱体设计中应当注意的因素.
目的:使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得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院外AMI患者溶栓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连续观察发病≤6小时的120例在院外给予静脉溶栓的AMI 患者,其中发
目的 探讨外源性血小板源伤口愈合因子 (platelet derivedwoundhealingfactors,PDWHF)改善糖尿病难愈性伤口愈合的作用与 β -转化生长因子 (TGF - β)基因表达的关系。 
目的:研究p53基因249密码子在肝癌非高发区安徽省的点突变的发生率.方法:应用PCR RFLP技术分析肝细胞癌p53基因249密码子突变的频率.结果:所检测的38例肝细胞癌均无出现p53基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改变.方法: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93例、142条腿,观察下肢静脉血管及瓣膜的解剖结构和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