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声速风洞试验模型主动减振结构优化设计

来源 :航空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i_w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跨声速风洞试验模型支撑结构,采用压电作动器嵌入支杆,形成一体化主动减振系统来抑制模型在风洞试验过程中的振动.分析了模型支撑结构在风洞试验过程中的振动特性和主动减振系统的控制原理,建立了压电作动器/风洞模型支撑结构相互耦合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模态可控性理论及模态价值理论,给出了主动减振结构控制能力的定量描述方法,构建了能够表征系统各受控模态可控性的优化设计目标函数.最后,针对一个简化的风洞试验模型主动减振结构,建立了动力学解析模型,给出了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表达和约束指标,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给出的方法对主动减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在满足约束指标要求前提下,显著提高压电作动器对系统各受控模态的可控性,进而提高系统的减振控制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元材料和元表面等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智能反射面(IRS)的概念被提出.IRS利用集成在平面上的大量无源反射元件通过软件编程智能地配置无线传播环境,从而达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中继系统具有成本低、功耗低、易部署等特点.因此,IRS及IRS辅助无线通信是未来通信领域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现有IRS研究现状的调查和整理,从IRS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特性优势和IRS辅助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研究方向等方面,详细介绍了IRS与IRS辅助无线通信的发展与应用.最后对IRS未来的发展进行展
碳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CFRTS)和TC4钛合金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性,轻量化效果十分明显,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应用广泛.为实现CFRTS与TC4钛合金的高强度连接,引入“激光清洗+树脂填充”的界面复合调控工艺.在CFRTS和TC4钛合金激光焊接之前,首先,采用脉冲光纤激光器对CFRTS表面进行激光清洗处理,去除表层的环氧树脂,使CFRTS中的碳纤维裸露出来;其次,利用脉冲光纤激光器对钛合金表面进行微织构处理,提升焊接时熔融树脂与TC4钛合金的接触面积并形成“咬合”结构;最后,在清洗后的CF
针对6061-T6热处理强化铝合金焊后由“接头软化”导致的力学性能严重下降等问题,提出激光诱导电弧填丝焊及焊后局部轧制复合成形工艺,利用焊接接头余高的局部变形辅助强化接头“过时效软化区”.结果表明通过焊轧复合成形方法能得到成形良好且无缺陷的接头.与焊接接头相比,焊轧复合成形接头硬度整体更加均匀,软化最严重位置的硬度由71.2 HV提升到87.8 HV,提升了23.3%;焊轧复合成形接头的平均抗拉强度由246 MPa提升到284 MPa,相对提升了15.4%,达到母材的91.6%.轧制工艺使焊接接头发生局部
超声电弧焊接技术是一种细化焊缝晶粒和提升接头力学性能的有效手段.为了研究超声电弧MIG焊接过程中超声的激发和作用机制,更好的控制超声电弧,通过高频调制MIG焊接电弧,激发出超声波,在焊接过程中通过信号采集和分析,获得电弧的电信号特征和声激发特性,初步确定了焊接电弧的输入阻抗、受激超声的声压同激励参数之间的近似关系,并研究了超声电弧对焊缝成形和显微组织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外加的超声激励使电弧电压在基值处出现高频振荡现象,MIG焊电弧对超声激励的输入阻抗与激励频率有关,激励频率越大,受激的三角波电流越小
由于PEEK材料自然表面的极性基团较少,摩擦搭接焊方法难以直接连接碳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CFR-PEEK)和铝合金.通过表面激光加工的方法,在铝合金6061-T6表面加工微孔阵列结构,实现了CFRPEEK和6061-T6的摩擦搭接焊连接,CFRPEEK/6061-T6接头强度显著提高.结果表明,激光加工在6061-T6表面制备了微米尺度的孔阵列和纳米尺度的颗粒,形成双尺度分级结构,改变了6061-T6表面的润湿性;当6061-T6表面达到超疏水性,6061-T6与CFRPEEK之间具有更高的粘附性能
从密切锥乘波体理论提出给定前缘型线的乘波体设计方法,通过给定三维前缘型线分别生成具有上反和下反机翼的双后掠乘波体.使用CFD技术评估不同上/下反机翼乘波体的高超声速气动性能,并选取稳定性判据,研究机翼上下反对纵向和横侧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下反机翼对“乘波”性能影响很小,在高超声速状态仍然保持了高升阻比特性;机翼上反,纵向稳定性降低,机翼下反,纵向稳定性提高;机翼上反可以提高横向稳定性,下反则降低;机翼上反和下反都会提高侧向稳定性,而且上反的效果更明显;同时机翼上反使乘波体的偏航动态稳定性明显提升
通过比较一阶迎风格式和五阶WENO格式模拟激波、接触间断、曲线坐标系下的均匀流和激波正规反射等4个简单流场得到的数值结果,发现WENO格式模拟的激波和接触间断在从初始间断变化成数值过渡区的过程中出现的非物理波动比一阶迎风格式的结果更加明显,流场结构也更加复杂;同时,由坐标变换而产生的几何诱导误差和边界近似模型误差也明显比一阶迎风格式的误差大.对这些现象进行数值和理论分析,得出高阶WENO格式在某些计算条件下存在放大计算结果误差的风险.受近期国内外文献启发,对目前高精度格式的空间多点构造方法和双曲型方程的特
基于单极子假设的波束成形算法作为一种声场可视化技术,在声源识别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声源的类型较为复杂,基于单一声源假设的波束成形无法有针对性地识别不同类型的声源.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反卷积方法来分离含有单极子和偶极子的组合声源,该方法构造了波束成形输出与实际声源之间的线性方程,通过求解该线性方程,可以将单极子和偶极子从组合声源中提取出来,并通过多组仿真和实验来检验该混合反卷积算法.结果表明此方法确实可以有效地分离组合声源,并且保证了声源强度的准确性,即使在包含多个声源时依然有效.此方法有
高频脉动热流是激波风洞研究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的重要测试量,利用尖锥模型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 m激波风洞(FD-14A)内开展来流马赫数10、单位雷诺数分别为1.2×107/m、4.7×106/m、2.4×106/m流场条件下的风洞试验.获得了不同工况和流态条件下尖锥模型边界层热流脉动和压力脉动频谱特性,通过与高频脉动压力频谱结果和线性稳定性理论计算结果对比,证明了自研的原子层热电堆热流传感器(ALTP)的频谱响应能力,可用于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研究工作.试验发现热流脉动具有压力脉动不一样的频谱特
针对航空发动机中空气系统的瞬态响应问题,以多级封严盘腔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考虑篦齿容积效应下的空气系统瞬态计算分析研究.在研究中,采用一维瞬态流体网络计算方法,重点分析了封严篦齿和旋转盘腔的容积效应,并建立了相应的一维瞬态数学模型,通过迭代求解瞬态网络守恒方程组,得到了不同边界工况下盘腔内流体参数随时间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上游篦齿元件的容积效应会使得流路下游盘腔内流体参数的响应时间增大,并使温度超调提升.与极端工况相比,过渡工况下腔内平均温度的响应对篦齿容积效应更为敏感,当扰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