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生活化:价值与反思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育生活化已成为数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也反映了这一趋势,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所说,“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1]然而,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什么是数学教育生活化?如何使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更好的整合?等等,在数学教育界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说法,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对改革进行理性反思,防止一些片面性认识及绝对化做法,因此,对数学教育生活化进行理性反思,在当今也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含义
  
  数学教育与现实生活的严重脱离是产生数学教育生活化的主要根源,因此,数学教育生活化的主要目标就是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在此意义下,我们探讨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含义.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生活的数学化”是指学生所接触的实实在在的生活情境,在情境中所发现的数学事实,通过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实现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提升. 而“数学的生活化”是将抽象的数学用于实际生活中,实现数学向生活的回归. 从建构主义的的角度看,知识的获得是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 “生活的数学化”是从具体实例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建构数学意义,因此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数学的生活化”强调将数学对象转化为现实原型,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有利于使抽象的数学获得直观意义.
  单纯将数学教育生活化理解为“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或者理解为“数学源于生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数学教材的素材”就有一定的片面性;仅仅依靠“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应用问题”或者只采用“设置更多的生活情境”来改变数学远离现实生活的现状也必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2 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整合的必要性
  
  “日常数学”(folk mathematics)是指体现于日常活动的数学,尽管这些成分常常不被认为是数学[2]. 而“学校数学”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教师所教授的和学生所学习的正规的数学,主要是教科书上的数学知识. 二者在数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数学”是在学校中进行数学教育主要内容:而“日常数学”是学生学习“学校数学”的基础与出发点,同时“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之间又是对立统一的.
  案例[3] 一个事例———这是台湾一位小学教师对自己亲身体验的一段口述:“记得二年前,我女儿幼稚园大班,我儿子小学三年级,有一天带他们二人去吃每客199的比萨. 付账时,我问儿子和女儿:妈妈一共要付多少元啊?儿子嘴巴喃喃念着:三九,二十七进二,三九,二十七进二;女儿却低着头数着手指头,一会儿,儿子喊着:“妈妈!你有没有纸和笔,我需要纸和笔来写‘进位’,否则会忘. ”儿子还未算出. 女儿却小声地告诉我:妈妈!你蹲下来一点,我告诉你,我知道要付多少钱了.
  “哦!真的,要付多少钱?
  “你拿600元给柜台的阿姨,她会找你3元. ”
  付完钱后,牵着女儿的手走向店外,再问:“小妹!你怎么给阿姨600元,还会找3元呢?”
  “我用数的啊! 199再过去就是200、400、600,三个人共要给600元,但是阿姨一定要再找3元给我们才可以,她多拿了3元嘛!”
  以上只是“前奏”,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最近带他二人去吃‘沙拉吧’,一人一份380元,付账时,我问他们兄妹二人:“算算看,要付多少元?”二人异口同声地回答:‘给我纸和笔’. ‘没有纸和笔’,儿女答腔:‘那就算不出来了’. ”
  这位教师感慨地说:“只差两年,我女儿就变成了不会解题,只会计算了. ”
  读了这一段描述后,我想大多数读者也会象那位编辑一样,不禁要提出这样的疑问:“究竟是谁把小孩教笨了?”
  除去这种直接的“疑问”以外,一些学者从理论的角度对此作出了分析. 民俗数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U
其他文献
【摘要】函数概念起始课教学以“概念引入的必要性,感受概念产生过程,感悟概念中核心元素的关系,从而理解函数本质”为教学主线,通过“为什么要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感悟两个变量的对应关系——正确理解两个变量的对应关系——函数的概念——概念巩固”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函数的兴趣,感知函数概念产生的必要性.  【关键词】函数概念;两个变量;对应关系;活动经验  我们经常进行重要概念的起始课教学.传统的起始
【摘要】通过观摩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实验课《数格点算面积》,探究格点多边形的面积S与多边形边上的格点数L及它内部的格点数N之间的数量关系,结合课堂教学,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体现数学的实验味有如下理解:通过实验操作,获得感性经验;验证实验结果,培养推理能力;表述实验结论,提升数学理解;获得实验感悟,实现课堂价值.  【关键词】数学实验;实验教学过程;教学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小朋友送给大象一双鞋。  大象接过鞋子一瞅说:  我穿的鞋要又宽又大,  并且,一双不够,得四只!    长颈鹿    看见地上的野花儿好看,  孩子伸手就能摘上一朵,  这么老长老长的脖子,  要摘身边的花儿可就费事喽!    斑马    满身都是一横杆一横杆,  这种马的老家在非洲,  躲猫猫倒是挺方便的,  往草丛一钻就没人看得出。  满身都是一条一条,  就像孩子摊开的练习本,  在马身上
我们如果能够深入到事物和现象的本质里,去体验“发现现象之间的出乎意料的相互联系的那种惊奇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语).则这种惊奇的情感可以强化提出疑问的意识与对疑问的研究.现将作者在对初中数学教材研读中,发现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分布规律及其一些应用,整理成章句,以体验这种惊奇的情感.  1 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分布的均匀性  观察一个等边三角形,你就会发现,它的三条对称轴中,任一条对称轴关于第二条对称
摘要:从历史经验看,当代中国共产党总是以科学的学习观指导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总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整体向前推进,体现了指导思想的一脉相承;总是在不断探索和回答“三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化和丰富对“三大规律”认识的过程中整体向前推进,体现了理论主题的一脉相承;总是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整体向前推进,体现了理论品质的一脉相承;总是在坚持以社会主
人与人的亲密关系常常是私人化的,是一种独属的关系,但也脱离不了时代的特性,带着某种复杂性。本文中的3位家长颇有代表性,分別是70后、80后、90后,他们都在爱的表达层面有所思索。让我们看看,说与不说背后,他们是怎么想的。  蔡朝阳70后  我们这一代父母,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在理论层面上,我们知道爱的表达,需要有直接的语言表达和身体接触,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并不容易做到。其中,拥抱这个动作还是比较简
粗粮营养丰富.口感却没有精米面来得好.特别是给孩子食用.既要满足日常营养需求.也要注重口味。下面介绍三种粗粮细做的儿童食谱。  山药芝麻饼  备材料  山药300克、面粉100克、发酵粉5克、黑芝麻粉适量。开始做  1.300克山药切片蒸熟,捣成泥。  2加入100克面粉搅拌,并加入发酵粉揉匀。  3将面粉揉成面团静置1小时左右,将面团发至1 5倍大,揉成条并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  4将加了适量糖
妈妈:明天周末,我们一起去外面玩吧。  爸爸:啊?我明天想睡懒觉呀!  妈妈:开心,你爸爸怎么这么懒啊?  开心:我也想不通,再想,我的脑子里要堵车了。  爸爸:哈哈,腦子可不能堵车,明天我们一起出去玩!  记录人:邹怡老师
1 例题呈现  (2018年山东临沂中考25题)将矩形ABCD绕A点顺时针旋转α(0°<α<360°),得到矩形AEFG,  (1)如图1,当点E在BD上时,求证:FD=CD;  (2)当α为何值时,GC=GB?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图1 图22 题目解答  当点E在BD上时,∠AEF=90°,所以∠DEF ∠AEB=90°,又因为AE=AB,所以∠AEB=∠ABE,∠ABE ∠CBD=90°,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科学系统地阐述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具体措施进行了集中论述,对文化建设做出了新的理论贡献。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要命题,从文化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等四个方面内容展开论述,进一步深化理解十八大报告对文化发展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