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数学课后高效复习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aog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在一次报告中提出,学习尤其是数学的学习要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将书由“薄”逐渐读到“厚”的一个阶段过程,这一个阶段过程是由一开始的知之不多,慢慢积累到一定程度,变得知之较多,从一开始的懵懂到后来的了解,知识的逐渐累积,认识的深度也在不断增加。当然,只有这一阶段过程还不够,还必须有另一个阶段过程,那就是再将书从“厚”慢慢读到“薄”的消化、理解、吸收及应用的过程。如何理解将书从“厚”又读回到“薄”呢?那就是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知识间的纵横交错关系,将知识不断进行体系上的归类,做到条理分明、网络收纳,从而便于存储,记忆容易提取,更方便于使用,而课后的复习就是将书“厚”读到“薄”的那么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做到这点,笔者也进行了一些思考。
  要深入思考,就要找出可以引导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问题。一节课听下来大致会有如下几点需要及时思考的方面:一是在听课时没有完全弄清问题有哪些;二是在听课时没有弄清楚的知识点有没有,同时听课时联想的问题,但在老师讲课时来不及思维问题有哪些;三是通过自身的研究发现而在复习中又浮现在脑海的问题;四是教师布置的作业题目或课后思考题。针对第三类思考的问题,需要要靠我们自身反复不断的努力来呈现。不少人苦于不提问题,致使发现无法深入地进行思考。到头来,或使课后的发现变成了流于形式,或用作业取代课后的发现。如若一旦养成这种不好的学习习惯,对我们学习效率的提高就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一、从回忆对照中发现问题
  学生上课听课,好比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蹒跚学步,稍不留神忽略掉教材里的一些细节和重点,没给自己留意,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么一堂课看起来是什么都听懂了,而运用上去的话却又是错误百出。因此,为了及时了解自己的疑问,课后复习不妨先合上书本,凭自身的记忆,把当天所学的一节课的想法先回忆梳理一遍,把课本里的公式、定理的推理过程和来龙去脉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一遍,在纸上默写一遍,然后与书本或笔记进行对照,看一下哪里对了,什么地方对不上,哪里错了,哪些步骤漏写或多写,甚至写错了。写错的原因很多,究竟错哪里要深思,如果是遗忘的,可能产生遗忘的点在哪里,自己也可以做个标识,以便下次再复述时不再犯错。经常采用这种边回忆边对照的方法,同学们就会不断地发现许多问题,然后再针对自己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推敲思考,则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增强记忆的最佳效果。
  二、从逻辑结构上提出问题
  高中阶段所学数学知识,就其内容的具体形式来看,显得错综复杂知识点较多,但从应用中的数学思想呈现形式而言,却有着一定的共性规则,其内部结构的知识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相连的。所以,数学课后的反复复习,倘若从逻辑结构上提出具有独到见解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我们沉下心来深入思考,最终会获得系统性的和深刻性的理解。譬如我们在复习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定理及一般定义中,常常会明确地提出:(1)是不是一定需要引入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想阐述什么观念?哪些实际应用问题需要用到这个概念,是如何从中提炼抽象而来的?(2)给出定义时需要哪些数学术语来描述和支撑?表述的够不够清晰,条件是不是可以再压缩,还是再补充,读起来是不是简洁明了?
  又比如,在课后复习常用定理和记忆公式时,可以问问自己:这个定理(或公式)的大前提是什么,小前提又是什么,得到的结论是怎样的?应用中需要做怎样的描述?条件能不能简写或略写?结论表述时使用集合语言,还是逻辑语言?
  三、从不同侧面设想问题
  学习的过程中,若考虑问题能够兼顾到不同的维度,将会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来深入理解教材所呈现的知识点,能够培养锻炼我们思维的灵动性和创造力。譬如,在数学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在理解一个概念时,我们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提出一些问题:用概念的优势是什么,倘若不引用这样的概念,对提出的设想、计算,以及证明会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又如,在复习数学课本中提及的定理、公式或重要的例题时,是否可以从正面来考虑其具体阐述的情况,尝试着提出:这个问题的解答思路是不是独特的,能不能不用这个思路而改用其他思路?条件能不能进一步减弱,结论会不会得到加强?有没有一种特殊的呈现形式呢?假如实际问题超出了命题本身所适用的范围,是否还能应用,不能用的原因是什么?假如运用了又会衍生出哪些不可预测到的錯误呢?经常这样带着问题来做课后的复习工作,对于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数学定理、公式,灵活地应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是很有裨益的。
  复习是学习数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复习不仅体现在对定义、定理、公式、结论或解题方法、思想应用的重现上,而且还体现在对遗忘的及时“止损”和增强记忆的及时“收益”上;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复习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横向和纵向的理解,用更全面的体系来包洛阐明所学的知识,使之有条理、系统地进行,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标。
其他文献
夜,静静的,时钟正打10点整,我在台灯下正在紧张地赶写参加一个学术会议的论文,叮呤呤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沉思中惊醒。  我赶紧拿起电话,电话中传来急促的声音:“殷叔叔,我是小兵,我爸爸下班回家不久,全身起了一些红疙瘩,现在又感到心慌胸闷,您赶快来看看吧!”“不要着急,我马上就到。”  我放下电话,拿起备用的出诊工具跑步赶到小兵家中。  小兵是大院李教授的儿子,李教授是市医学院的心理学专家,我们
作为一门课程,就必然绕不开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如何进行评价。评价体系不到位,自然无法管理,管理不到位,实施必然受阻。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有:"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小学生习作实际
现如今,家长都注重给孩子补钙,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上海市去年出现了10例已经20年未见的患先天性佝偻病的婴儿,这次发现的10名病儿的母亲多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孕期均在室内工
2018~2020年,每年1月份在涨渡湖湿地采用分区直接计数法和定点观察法对越冬水鸟多样性组成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同步调查和研究。共记录水鸟43种,隶属于7目,9科,其中鸭科种类
【摘 要】 鉴赏文学多渠道,审美教育不可少,以生为本创业路,诗情画意杨柳摇。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勇于探索审美教育的奥秘,紧密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善于构建轻松愉悦的审美情境,有的放矢地让学生自然进入色、声、味俱全的意境,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让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绽放光芒。本文抛砖引玉,值得大家予以适度关注。  【关键词】 人格美;自然美;音乐美;人情美
从馆舍紧张、馆舍空间及能耗、管理成本、错架、乱架等诸多方面,分析了图书馆藏借阅合一管理模式下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改变现行馆舍设计、实行借阅分离并强化内部管理等手段
我于2011年参加过江苏省高考阅卷,再结合这几年去参加阅卷的同事的感受,我深切的觉得高考作文的分数与学生作文的立意有莫大关系。立意深刻新颖,语言灵活有生气,直接就是一、二类
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于洋的独生子、45岁的北影厂青年导演于晓阳,为新片到湖北选景后,于1月6日坐火车回北京,次日凌晨5点,就在火车即将抵达北京之时,独自睡在软卧车厢的于晓阳急性哮
癫痫是“不治之症”吗?抽搐就是癫痫,不抽搐就不是癫痫?抽搐动作大是大发作,动作小是小发作?癫痫发作时,患者都有意识丧失吗?癫痫患者可以生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