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站出“河南好岳母”,10年苦守唤醒“植物人”女婿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贴心女婿工地受伤成“植物人”,

困境中站出好岳母


  2006年初冬的一天上午,家住河南省鹿邑县的50岁农妇任增琴正在家里做家务,突然,嫁到外村的女儿杨萍萍打来电话,焦急地说:“妈,千军,他,他在工地上出事了……”话未说完,女儿已泣不成声。
  


  “什么,千军出事了?”任增琴吃了一惊,拿着电话听筒的手剧烈颤抖着。任增琴识字不多,很少出远门,日子过得一直很平静,乍一听女婿在外地出了事,不由得心里一沉。她知道,女婿在外地打工出事,最受打击的是女儿,自己一定得帮她稳住心神。于是,她安慰女儿:“萍萍,别急,慢慢说,千军到底出什么事了?别怕,有你爹娘呢!”电话那端,杨萍萍深吸了一口气,带着哭腔说:“和千军一起去打工的同伴说,上午千军在工地干活的时候,从楼上掉下个工具,正好砸在他头上,人当场昏迷不醒,现正在抢救,也不知是死是活!”说完,女儿又哭了起来。
  任增琴极力安抚女儿,并马上替女儿做了决定:她把两个外孙接过来照顾,让女儿火速赶往救治女婿的医院陪护。说完,任增琴放下电话,推着自行车出门去接两个外孙。
  在去女儿家的路上,任增琴心里忐忑不安,她在为女婿的伤情担忧。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她对这个大女婿格外中意。女儿萍萍和女婿高千军是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两人一见面就彼此看中了对方。虽然高千军第一次登门时显得有些腼腆,但一看就是踏实厚道的那种人,任增琴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女儿结婚后,任增琴很得意自己当初的眼光。萍萍在家里是老大,她结婚后,两个妹妹仍在读书,小弟还没有劳动能力,家里田地多,一到收麦收秋的时候,地里的活儿总是忙不过来。这时候,高千军宁可把自家的活儿放到一边,也要帮着他们把地里的粮食先收回家。不但是农忙时节,平时高千军不在外打工时,也经常带着一家人过来看望任增琴老两口。每次过来,大活儿小活儿高千军都抢着干。高千军每次从外地打工回来,回到家的第二天,准会过来看望任增琴,还带来大包小包的礼物。村里人都羡慕任增琴有个好女婿。任增琴也很自豪:这个女婿比亲儿子还顶用!然而,人有旦夕祸福,高千军在工地受了伤,任增琴只能祈求他能安然度过这一劫。
  把两个外孙接过来后,牵挂着女婿的伤情,任增琴做起事情来心神不宁,她怕给女儿添乱,忍着没打电话询问情况。两天后,女儿打来电话,声音沙哑地告诉任增琴:“千军命是保住了,可一直昏睡不醒,医生说他的脑袋受了伤,怕是这辈子成‘植物人’了!”
  听说女婿有可能成“植物人”,任增琴十分难过。她知道女儿更难过,便语气坚定地安慰女儿:“闺女,事情已经出来了,难过也没用,咱们往好的方向争取,不管啥时候妈都和你站在一起!”
  一个月后,杨萍萍和父亲一起把高千军从外地转到了鹿邑县人民医院。从此,高千军就成了这家医院的“钉子户”,一住就是10年。由于高千军的右脑受到严重损伤,整日处于昏睡之中。
  高千军的父母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照料儿子已是力不从心。任增琴觉得高千军就是自己的儿子,受伤前,他对自己一家尽心尽力,现在他落难了,自己就该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
  高千军受伤后,双方的亲戚陆续到医院看望,看到他整日处于昏睡之中,亲友们都唏嘘不已,但更多的是替杨萍萍的未来感到担忧。高千军被医生判定为“植物人”,没有思维,没有行动能力,杨萍萍才26岁,来日方长,如果和高千军维持夫妻关系,这样的日子与守活寡没什么两样。于是,亲友们一致认为,作为岳母的任增琴,肯定会支持女儿离婚。有的亲友直接劝说杨萍萍,不如离婚算了,守着这样的丈夫是没有希望的。
  正当外界议论纷纷的时候,任增琴站了出来:“女婿受伤前对俺家那么好,做人得有良心,现在他有难,我不能不管。只要我还能动,就不会抛下千军!”任增琴的话说得铿锵有力,行动也很干脆。女婿被转回鹿邑县人民医院的第三天,任增琴就把铺盖卷儿搬进了病房,在女婿床前打起了地铺。许多亲友、邻居猜测,照顾病人可不是件小事,别看任增琴现在这么坚决,要不了3个月她就得打退堂鼓。然而,让亲友们意外的是,任增琴在女婿病床前一守竟然就是10年。

谁照顾女婿她都不放心,

唯愿苦心能感动上苍


  虽然高千军的治疗费由工程单位支付,营养费和护理费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身为一家之主,任增琴给丈夫、女儿发了话:“照顾千军的事我担起来,不过千军的营养要跟得上,你们得想办法多挣钱,咱们这个家还得像往常一样,只要心劲儿齐,就能感动老天,相信千军会醒来的!”在任增琴的安排下,杨萍萍和父亲闲时到外边打工,忙时在田里劳作,整个家庭运转得一如既往。
  然而,在医院照顾女婿的任增琴就没有这样轻松了。高千军久卧病榻,长年不活动,这样的病人要少食多餐。遵从医生的嘱咐,任增琴每天给高千军喂6次饭、4次水果。病人没有意识,无法咀嚼,饭要以流食为主。为了保证营养,任增琴在粥里加上各种剁碎的蔬菜,肉也要剁成肉末,水果弄成水果泥。每准备一顿饭,任增琴要耗费1个多小时,喂饭也要半个多小时。喂饭时,她要揽住女婿的头,防止饭汁外溢。一顿饭下来,任增琴常常累得满头大汗。
  长久卧床的人最怕的是长褥疮,任增琴每两个小时要为女婿翻一次身,因为流食利尿,一天下来,女婿要尿湿五六个尿垫。尿垫用的次数一多,气味难闻,就得换新的。因此,任增琴只要有空儿,就穿针引线地缝制尿垫。对长久卧床的人来说,最难的就是排便。由于长期不运动,病人消化功能减退,容易腹胀、便秘乃至大便干结。高千军每天要排两次便,有时用开塞露也排不下来,任增琴就戴上橡胶手套去抠,后来她嫌戴手套不方便,再帮女婿抠大便时连手套都不戴了。给女婿换尿垫、排便,这些在外人看起来难为情的事,任增琴却没有丝毫迟疑。在她心里,千军就是自己的亲儿子,当娘的给儿子端屎倒尿没啥难为情。   同病房的病友看到任增琴照顾病人如此细心,都以为躺在病床上的是她儿子。后来,杨萍萍带着孩子过来看望高千军,听到两个孩子管任增琴叫姥姥,病友们才明白,原来整天忙得像个陀螺似的老人竟是病人的岳母。病友们十分感慨,都说这样的岳母世上少有,人间难寻。
  任增琴心里始终有个强烈的信念,躺在病床上的女婿虽然不言不语,整日昏睡,但有一天,他一定能醒来,她要做的就是耐心和等待。平时,她给女婿喂饭的时候,就像对熟睡的孩子一样,絮絮叨叨地和女婿唠家常,给他讲家里的高兴事儿,讲两个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还讲他当年来迎亲时的憨态。嘴里讲着,任增琴还抚摸着女婿的脸庞,拉着他的手,那情景就像一对母子。病友们都说,这老太太身上有股劲儿,这股劲儿能把石头焐热,有这样的好岳母,女婿保不齐哪天就会睁开眼睛叫妈了。
  日子在忙碌中流逝,一年、两年、三年……转眼五年过去了,病床上的高千军依然双目微闭,丝毫没有醒来的迹象。来看望高千军的亲友们都摇头叹气,说这孩子恐怕真的不会醒来了。看到任增琴数年如一日地照顾着女婿,昔日结实的身体日渐消瘦,缕缕白发爬上额头,大家都劝她放弃算了。对于亲友的好意劝告,任增琴不以为然地说:“千军是两个孩子的爸爸,是我的女婿,只要他在,这个家就是完整的,我不能放弃,相信我的诚心能感动上天!”
  照顾病人是个体力活,长年累月、单调枯燥的日子让任增琴疲惫不堪。有时,丈夫和女儿要来替换她,她总是说自己一个人能行。因为这么多年,她已经摸索出经验了,照顾起女婿来驾轻就熟,谁来照顾女婿她都不放心。
  2015年冬天,由于过度劳累,再加上偶感风寒,任增琴病倒了。丈夫把她接回家,让她休息几天,照顾千军的事情暂由女儿接替。任增琴人躺在家里,心却在女婿身上。她对丈夫说:“一天看不到千军,我心里就像少了点什么。”丈夫劝她暂时放下病房里的一切,把身体养好再说。
  3天后,丈夫到镇上买东西回来,发现任增琴不见了。知妻莫若夫,他知道,任增琴肯定去医院照顾女婿了。随后,他骑着电动车赶往县城。到了病房,看到任增琴正在给女婿喂饭,丈夫埋怨任增琴不听话,病还没好就跑来了。任增琴笑着说:“昨天夜里我做了个梦,千军在喊我‘妈’哩,我觉得这是个好兆头,说不定孩子这几天就会醒来!”任增琴的话让丈夫眼睛湿润了……

母爱创造奇迹,

面对汹涌爱心却谢绝捐款


  让任增琴没想到的是,她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创造了奇迹:女婿终于苏醒了!2016年5月的一天,任增琴给女婿喂过早饭,拿着两个外孙的照片跟女婿唠嗑,她说:“千军呀,你的大儿子马上该上初中了,二儿子也要上六年级了,两个孩子都很可爱,也很努力,你这当爹的别老躺这里了,醒醒跟妈说说话吧!”
  絮叨了一通,高千军依旧双目微闭,没有任何反应。花开花落近十载,女婿却对外面的变化没有任何知觉,再想想受伤前女婿的勤劳能干,一阵伤感袭来,任增琴流下了心酸的泪水,泪水不小心滴在了女婿的脸上。突然,任增琴发现,女婿的睫毛动了一下,她惊喜地叫了起来:“千军眨眼睛了,他会动了!”
  任增琴的叫声引来了主治医师张立。听任增琴说了事情的经过,张立做了测试,发现高千军已经有了微弱的反应,他表扬并肯定了任增琴的付出,鼓励她再接再厉。根据病人的苏醒状况,张立调整了康复治疗方案,让医生和护士每天帮助任增琴与高千军交流、做推拿按摩。
  自从女婿有了反应后,任增琴信心大增,照顾起女婿来更加细心。为了让女婿彻底醒来,她还把女儿和两个外孙的照片拿过来,对高千军说,他的老婆、孩子都盼着他醒来,一家人好好过日子。也许是心灵感应,渐渐地,高千军有了知觉,并睁开了眼睛。由于他的右脑神经受到严重挫伤,记忆难以恢复,已经认不出来眼前的任增琴,只能像不会说话的孩子那样咿咿呀呀地叫。尽管如此,任增琴还是感到无比欣慰。
  为了让女婿感受到亲人的关爱,任增琴让女儿双休日把孩子带过来,和高千军重温家庭温暖。杨萍萍对于丈夫能苏醒欣喜不已,当着母亲的面抱着丈夫号啕大哭。此后,女儿每次过来看望女婿,任增琴就借故走开,让他们夫妻能多聚聚,重新培养感情。
  让任增琴高兴的是,女婿每天都有可喜的变化,尽管此前的记忆无法恢复,不能和人正常交流,可他的情感已经复苏。任增琴给他喂饭、擦洗身子,他感动得流出了泪水。任增琴逗他,让他喊妈,高千军就用简单的音节“啊、啊”地回应。
  岳母十年如一日照顾“植物人”女婿,并把女婿从沉睡中唤醒的故事,很快传遍了医院各个病区,一些病人以及病人家属纷纷前来看望任增琴和高千军。有热心人把任增琴的事迹传到了网上,很快引来了当地媒体的关注。于是,任增琴和“植物人”女婿之间的感人故事在社会上传开了,她坚韧而执着的母爱感动了很多人,网友们称她为“河南好岳母”。不少爱心人士通过多种渠道希望为任增琴家捐款捐物,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任增琴竟一一谢绝了。
  其实,自从丈夫出事以来,杨萍萍家里少了经济支柱,她不得不外出打工养家。这些年,杨萍萍在建筑工地上干过体力活,当过清洁工,扛过大包裹,在饭店端过盘子,做过促销员等。她挣的钱不仅要供孩子读书,还要给丈夫买营养品。如果不是母亲支撑着这个家,她可能早就崩溃了。
  不单是女儿,任增琴的老伴农闲时也到县城、省城打零工,因为他年事已高,又没有特别的技能,挣的钱也很有限,因此,任增琴家里一直过得紧巴巴的。但无论多困难,只要女婿病情需要,任增琴都会把女婿送到医院治疗。
  让任增琴感激的是,出于对她的钦佩和同情,他们没有钱时,医院也会把床位给他们安排好。病友们常常给任增琴送些吃的、用的。她觉得自己得到了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如果再接受别人的捐款,她心里会更加不安。有一次,一位好心的中年妇女来看望任增琴和高千军,给他们带来了一兜水果。临走时,好心人非要塞给任增琴500块钱,任增琴坚决不收。中年妇女拔腿就跑,任增琴追到一楼楼梯口,硬是把钱塞给了人家。大家都为她的举动感到不解,认为别人的捐款是自愿的,接受帮助也没什么不妥。但任增琴认为,自己一家能应付困难,就不麻烦别人了,现在物价高,谁生活都不容易。
  如今,高千军的病情一天天好转,但还不能下床行走,离完全康复还有一段路要走。任增琴说,自己的身子骨还算硬朗,只要她能动,就会把照顾女婿的事情做下去,无论如何,她都要用自己的努力换回女儿一家的真正团聚,换回整个大家庭的幸福和谐!
  〔编辑:刘波〕
其他文献
甜蜜爱情遭遇病魔考验  1997年,24岁的杜金领从河北易县老家来北京打工,从电焊工做到美容院的按摩师,收入越来越高。后来,同事把一个叫廖丹的小伙子介绍给她。廖丹是北京人,比杜金领大两岁,家境不太好,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懂得孝敬老人。  两人交往后,杜金领发现廖丹虽然沉默寡言,但很会照顾人。杜金领如果值夜班,廖丹常常会做好了饭给她送过去,并看着她吃完。这让在异乡打拼的杜金领感觉这个陌生的城市有了温
期刊
1  我和周远结婚那天,婆婆穿一身蓝色旗袍搭配钻石项链亮相,瞬间成了婚礼的焦点。  我妈跟我嘀咕:“你婆婆也真是的,这不明摆着抢儿媳妇风头吗?”我嘴上附和,心里却暗自有点儿小得意。婆婆这般时尚有品位,绝对让我在同事朋友面前赚足了面子。    可婚礼过后,当我无意中得知,婆婆那套旗袍花掉了整整5000块钱的时候,就有点儿高兴不起来了。在我们这个三线小城,当了大半辈子工薪阶层的公婆,收入尚可,却也不至
期刊
记者(以下简称记):当初你和你太太是如何认识的?  王祖蓝(以下简称王):我和我太太亚男相识于微时。2005年,她夺得国际华裔小姐冠军,我在香港无线电视主持儿童节目,当时还没有知名度。我俩在朋友的聚会上认识,她跟我学说广东话和演戏。相处时间长了,我对她日久生情。她身高1.75米,又是选美冠军。而我身高只有1.63米,相貌也不出众,在她面前,我很自卑,不敢追求她。后来,我发现她的手袋里装的不是化妆品
期刊
望着病房外走来走去的邵波,我心乱如麻。一个小时前,公公突发脑溢血,被送医抢救。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说必须立即手术。我和邵波用随身带的信用卡凑齐了手术押金,但巨额的手术费尚未有着落。邵波是独子,公婆是农村人,公公靠打工供邵波读到研究生毕业。结婚时,公婆倾其所有为我们买了一套房。这几年,我和邵波攒了一些钱,考虑到儿子即将上小学,两个月前我们按揭贷款买了一套学区房。当时公公还说:“我身体壮着呢,还能再干
期刊
跟犹太家长学远见卓识  (方女士,33岁,旅行社导游)  我多年来带领中东路线的旅行团,结识了很多犹太人朋友。作为世界上最会赚钱和荣获诺贝尔獎比率最高的民族,犹太人在家教中的长远眼光值得借鉴。  首先,犹太家长特别看重孩子的社会与情感发展。犹太人都推崇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但是成为“人才”之前,孩子必须学做一个健全的“人”。孩子是否能够与成人及同伴进行恰当的情感交流,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点。  借鉴犹
期刊
今年初秋,同学相聚。酒过三巡之后,不管男同学还是女同学,从政的还是经商的,做学问的还是做技术的,有钱的还是没钱的,都抱怨“活得累”。唯独我感觉过得悠然自得,话语间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引得同学们羡慕嫉妒声一片。  其实,我与在座的同学相比,位不高、权不重、钱不多,有的只有一颗淡定平常的心。我是个善于独立思考、喜欢特立独行的人,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了一个市级重点中学当语文老师,闲暇之余看书写作,生活过得宁
期刊
搬进新家之后,5岁的儿子换到了新的幼儿园上大班。儿子的性格一直很温和,在原来的幼儿园很懂得谦让,人缘也不错,跟老师、小朋友的关系都很融洽。因此,我自认为不必担心他在新环境里的适应问题。第一次送儿子去新幼儿园,当他一连跟我说了几遍“妈妈早点来接我”时,我答应得很干脆。  10点,我正在单位开会,手机突然响了,跑到会议室外一接,竟然是儿子的老师打来的。她语气有些无奈地说:“可能孩子第一天来,有些不适应
期刊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夺走了四川女民警蒋敏的10位亲人,其中有她的女儿和母亲。强忍巨大悲痛,蒋敏坚守第一线参与救灾,直到两周后才回家祭拜亲人。随后,她被媒体誉为“中国最坚强警察”,并先后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2012年11月8日,她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如今,蒋敏已渐渐从痛苦中走出来,她说,她在精神上能浴火重生,
期刊
海霞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主持人,曾荣膺中国播音界最高奖“金话筒奖”,享誉海内外。她的丈夫罗永章是清华大学教授,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在外人眼里,他们的结合堪称完美,然而正应了那句俗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作为高知夫妻,两人也曾经历磕磕绊绊——  美女主播被科学家征服  海霞与罗永章相识于1999年10月。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海霞去同事家串门,看到沙发上坐着一位气宇轩昂、文质彬彬的陌生男子。他
期刊
编者按:  2016年最火爆的互联网产品,非网络直播平台莫属。似乎在一夜之间,各类网络直播APP便占据了广大网民的智能手机。与网络直播平台相伴而生的是网络主播、网红以及网红经济,由网络直播引发的各类“新闻”也屡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热闹的背后却不乏乱象,最为突出的是有些网络主播以脱衣、露点、恶搞、暴力刺激甚至色情淫秽表演等低俗手段吸引网民眼球,挑逗网民神经,挑战社会道德与法律底线,污染网络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