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姓山川纪》

来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lcc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三姓山川纪》,一卷,清祁俊藻撰,稿本.现藏北京图书馆为海内孤本.一九八五年,李兴盛、张杰标点北京图书馆所藏稿本,附于《黑龙江述略》后,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使这一珍贵的东北史地文献得以与广大研究者见面.本文拟对《三姓山川纪》的著者、内容及史料价值作一些探索.
其他文献
【正】 《晏子春秋(?)下》第四:“景公令兵搏治”,孙星衍《晏子春秋音义》云:疑搏埴,埴治声相近.”王念孙《读书杂志》卷六云:“治者,砖也.谓搏土为砖.《广雅》曰:‘治,砖也
【正】 严可均是清代的校勘学家、金石学家、辑佚学家,一生所辑佚书共有四十多种,《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以下简称《全文》)七百四十六卷则是其代表作.本文试图就《全
【正】 在古籍整理和研究的大量工作中,与广大群众关系最为密切的应该算是今注今译,特别是用现代语言翻译艰深古籍的今译工作.关于古籍今译工作,郭沫若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充
【正】现存世最早而且有着具体刻印时间的唐懿宗咸通九年(868)的《金刚经》,卷尾镌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字样,这只记录了主持镌刻人,而没有实际操刀者
【正】 闻一多先生遇难的前一个月——一九四六年六月——完成了他最后的一篇学术研究文章《〈九歌〉古歌舞剧悬解》.这不仅是闻先生把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结合起来的一个具体
【正】 “文”、“献”二字连用,源于《论语·八佾》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汉郑玄注:“献犹贤也,
【正】 王国维在《新莽嘉量跋》中指出《九章算术》商功章圆囷求周问关于王莽铜斛一段“上虽无淳风按三字,然实李注”,又指出“云后有赞文,与今律历志同者,谓此量后铭与淳风
【正】 翻译科技古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古文献知识和古代科技知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现就已经整理的古籍和发表的论文、专著中存在的问题
【正】提起建阳崇化,从事古籍讲究者几乎无人不知,它和麻沙是我国历史上的出版中心之一。著名的建阳余氏刻书世家曾世世代代在这里辛勤地刻印书籍。关于余氏的刻书历史,肖东
【正】 纤纬包括纤和纬两个内容.严格说来,它们是不同的.纤的原义是“其义纤微而有效验也.”(《广雅释诂四》)俞正(?)辨云:“纤也义纤微,谓地附琐杂.《说文》云:验也,谓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