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改革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610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会计职业能力需求会随社会经济和分工的发展而变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须主动适应。从探讨社会对高职生会计职业能力的需求,分析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阐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市场需求;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改革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占据企业总数的大部分,而且为工业所创造的总产值是总产值的三分之二,而且可以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岗位为人们提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1 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组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其特点是规模小、人员不多。这类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集中在出纳岗位和一般会计岗,一般会计岗包括银行结算、往来结算、成本核算、、纳税核算、、资产管理、工资核算、统计等岗位。而对高级会计岗位的人才需求数量较少。这也正是我校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向中小企业的原因。
  首先,从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学历和职称的需求来看。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学历和职称的需求与具体会计岗位有关,越低的会计岗位级别对职称和深大的相求越低。
  其次,从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经验的需求看。中小企业,即多数中小企业很重视会计人才的工作经验,要求会计人员要有一定实务操作经验,能够直接上岗,胜任岗位工作,这样可以给企业节约成本。
  再次,从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专业技能的需求看。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的技能需求主要有:审核原始凭证和编制记账凭证、财务软件的使用和维护、税务申报和内税筹划等涉税处理等能力,其中企业尤其重视涉税业务处理能力。
  最后,从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看。中小企业不仅注重会计日常建账、记账、报账等业务处理能力,还重视计算机能力、操作办公软件能力、爱岗敬业及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等能力,强调岗位的适应性。
  2 当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不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
  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受长期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认为高职教育的录取分数线低,培养的是体力劳动者,高职教育就低层次的专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培养目标上一种是与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相近,导致高职人地培养目标定位过低;另一种是模仿本科院校进行设置,导致定位过高,使高职学生即没能形成深厚的理论素养,又缺乏较强的动手能力,结果是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只有极少数人能从事会计工作。人培养定位模糊必然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质量。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教育虽然是职业教育,但它也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本科教育的影响。
  高职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还是注重课程的完整性、学科性、和系统性,是本科会计专业的简装版。这样的课程设置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无法实现高职会计专的培养目标。
  在课程安排上,虽然都设置了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两部分,但多数实践课时的设置流于形式,只是停留在专业知识的强化或基本业务核算的训练上,并没有真正把工作岗位上的工作内容搬到课堂。
  由于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存在差异,导致许多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由于职业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在社会发展和职业的需求。
  2.3 教学模式后、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一直沿用以老师教为中心的“满堂灌”、“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为了实现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会采用扩大课时、题海战术等措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处在被动学生的状态,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不能发挥创新能力,不能学会独立思考。
  3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建议
  3.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在中小企业会计一线岗位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实行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对接,培养适用于中小企业的熟练掌握会计日常核算操作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会计专业实践能力、、能胜任不同会计岗位需要的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应用型会计人才。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以知识教育为支撑学结合框架下具有专业特色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竟争力。
  3.2 改革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各项职业能力,适应岗位需求,实现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对于专业能力培养,应按照工作过程来设计。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是把工作任务具体化,然后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设置相应的学习领域,每一个学习领域就相当于一门课程。对于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职业能力培养,要根据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开设相应的课程。
  3.3 转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首先,改革课程标准。按照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进行改革,中小企业会计岗位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两方面入手。
  其次,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变以往死板的教学模式,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模块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设置成项目任务,以学生动手为主体,学生全程参与,交流讨论、搜集资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指导、答疑的作用,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具体、直观、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最后,改革考核方式。考核的作用是检验教学效果,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考核方式改革要改变过去的重理论、重期末考核方式,把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相结合、把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核要结合、把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把成绩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能力。
  作者简介
  杜炜,硕士学位。现为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会计教研室主任。
  作者单位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01403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