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导丝相关论文
目的探究动脉内微导丝电凝治疗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问题。方法(1)取临床用于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微导丝SilverSpeed,以抗凝的新......
目的比较辅助技术下弹簧圈栓塞及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02例颅内动脉......
近年来,血管内治疗已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治疗手段,但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比,它发展较慢。鉴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
机械可脱式弹簧圈(mechanical detachable spiral,MDS)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因其创伤小、较安全可靠、疗效良好,已成为血管内治疗颅内......
为了探讨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适应证,我们对不能施行常规单纯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颅内......
例1,男,66岁.因发作性头晕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3个月于2002年3月23日入院.患者3个月来出现发作性头晕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视物成双,......
目的 通过应用药物洗脱支架(CypherTM)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观察,以探讨防止再狭窄的机制。方法 选择症状性颅内动脉......
脑血管痉挛(CVS)的活体动物模型已建立于许多种属中[1],脑血管造影是最常用和有效的评价血管痉挛程度的方法.本实验旨完成经兔股动......
[摘 要]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进行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经DSA检查显示脑动脉瘤25枚,全麻及肝素化......
目的 观察并探讨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梗塞的临床疗效和方法.方法 12例临床确诊病人均行DSA全脑血管造影后,在微导丝导......
一、资料与方法 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60.7岁.脑血管造影发现与症状相关的动脉闭塞后插入微导管,其尖端贴近血栓,注入尿激酶2......
目的 探讨介入微导丝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异位复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07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发生PICC导管异......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官腔镜下微导丝疏通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2月-2004年12月,我们对63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y......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占不孕症患者的20%~40%,临床治疗非常困难。2001年2月~2005年2月,我们采用宫腹腔镜联合微导丝疏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
目的探讨微导丝成襻技术在动脉小角度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微导丝成U襻,同时回拉导管及导丝,当微导丝头进入目标血管,继续同时缓......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微导丝疏通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1年9月以不孕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结......
肾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大部分患者无症状(55%),通常是因其他疾病做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的,如超声、CT或者磁共振检查等[1-3]。肾动......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经动脉尿激酶、罂粟碱及微导丝、微导管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0例拟行动脉溶栓治疗......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引导下微导丝在调整PICC导管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例PICC导管异位患者且外周血管条件欠佳、预......
目的:报道采用微导丝成袢技术对一些小角度大脑前动脉(ACA)插管的经验.方法:把微导丝头端塑成弯度较大的倒置伞柄状,当其抵达颈内......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进展,介入治疗为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微创、安全、简单的治疗方法[1,2]。2011年7月......
椎基底动脉闭塞在急性脑梗死中发病较少,但症状凶险,预后极差,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保守治疗疗效不能令人满意,高达80%~9......
目的:观察微导丝辅助送管困难性PICC导管置入的成功率。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2例。2组患者均采用改良Seldinge......
目的探讨PICC导管异位的有效复位方法。方法对35例PICC导管异位患者在DSA引导下应用微导丝调整导管至正常位置。结果 35例均一次复......
<正>随着颅内支架运用于颅内宽颈动脉瘤,使这类动脉瘤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但也存在着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如血管痉挛、术中动......
近年来 ,随着人工流产、引产等人数的增加 ,引起输卵管炎性粘连 ,导致不孕症剧增 ,以往药物治疗以及输卵管通液很难使粘连不通的输......
介入神经放射治疗在我国经二十余年蓬勃发展,现已在全国大力推广,疗效显著.然而所用器材均为国外进口,价格昂贵,治疗费用较高,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