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产品酸值测试方法比较

来源 :精细石油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比了几种不同的酸值测试方法,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B/T 264与GB/T 258酸值测试结果基本相同.对于常规油品,如汽轮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空压机油等试样,酸值测试结果由大到小分别为ASTM D974、GB/T 7304、ASTM D664,其中GB/T 264的测试结果与ASTM D664结果更为接近.电位滴定测试中,突跃点法与以pH=10为滴定终点的缓冲点法结果更为相近.常规的润滑油试样建议采用ASTM D664标准中缓冲点法进行检测,以降低不同油品间酸值测试差异.对于酸值含量较低的试样如汽油、柴油,采用GB/T 258测试方法会更直观观察到滴定终点.对于含有黏着物的燃料油试样更适合使用温度滴定方式测试.
其他文献
利用纳米二氧化硅(SiO2)表面带有羟基特性,通过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 H550)对其表面进行有机改性后,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接枝聚丙烯酸二十二酯(PDM A),得到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粒子(SiO2@PDM A).利用红外分析、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等对其化学结构、接枝率和表观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考察改性原油蜡析出情况剂及蜡晶形貌尺寸变化.结果表明:纳米SiO2表面成功接枝聚丙烯酸二十二酯,SiO2@PDM A表面接枝率为46.0%,改性后纳米SiO2粒径变大
为避免触发酸化储层改造中使用强溶蚀酸液体系造成的二次伤害和储层出砂,通过酸-岩溶蚀能力、抑制二次沉淀、天然岩心酸化模拟和单轴抗压分析研究了一种弱溶蚀酸液体系.该酸液体系溶蚀能力只有常规土酸酸液溶蚀能力的30% 左右,对各种二次沉淀物质抑制能力均强于标准土酸.弱溶蚀酸液处理后岩心抗压强度下降率为土酸处理后的35.4%,综合酸化性能评价实验中弱溶蚀酸液体系能将被污染的岩心渗透率恢复到107.1%.弱溶蚀酸液体系实际应用海西部某油田某井W3段Ⅵ、Ⅶ上、Ⅶ下油组砂岩储层,恢复该井产能且增油133.28 m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