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酸高碳醇酯防蜡剂的制备及其防蜡机理研究

来源 :精细石油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anwe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纳米二氧化硅(SiO2)表面带有羟基特性,通过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 H550)对其表面进行有机改性后,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接枝聚丙烯酸二十二酯(PDM A),得到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粒子(SiO2@PDM A).利用红外分析、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等对其化学结构、接枝率和表观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考察改性原油蜡析出情况剂及蜡晶形貌尺寸变化.结果表明:纳米SiO2表面成功接枝聚丙烯酸二十二酯,SiO2@PDM A表面接枝率为46.0%,改性后纳米SiO2粒径变大,分散性增强;将SiO2@PDMA作为防蜡剂,在加剂量为1000 mg/kg时,可将乍得原油析蜡点降低4.7℃,蜡晶平均尺寸减小89.9%,防蜡率为63.5%,降黏率为79.9%.
其他文献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原油含水不断增加,再加上多次采油技术的运用,原油乳化现象日益严重,原油破乳难度逐渐增加.本文详细综述了二元复合驱技术中典型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酸化酸压措施、稠油降黏剂、各种措施和地层矿物相互作用产生的固体颗粒、铁等导电颗粒,以及集输工艺对原油乳化的影响规律,同时综述了化学法、物理法、物理-化学耦合法和生物-化学耦合法难破乳原油的处理工艺,指出为了提高原油破乳脱水效果,降低炼油加工难度,建议物理、化学和生物法耦合使用,以物理法为主,生物和化学法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