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何求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握着一听啤酒,我在寻找我的追求。刻意的追寻,搅乱了我惯于自得的平常心。我企图在街头漫步中理出一点头绪,揪出我似乎应该有的追求来。
  走得太远了,人渐少,车也渐少了。
  一阵尖锐刺耳的刹车声冲撞着我的耳鼓,顺着几位男女同胞的尖叫和谩骂传来的方向看去,我见到一辆摩托——一辆用阿风的话来讲,应该是很“酷”的摩托,一个更“酷”的骑手正面对着那几位受了惊吓的同胞,嘴角浮着一丝轻蔑的笑,继而脚尖一挑,腕子一拧,留下一阵浓烟,风一样消失在暮霭中。
  他的远去,不由我不目送。以往我也总是这样目送阿风。我想阿风现在一定很快乐,阿风说,爱飙车的人是追求一种极速,一种驾驭速度的快感,像《暴走战士》里刘德华讲的“我将风甩在了身后”。他们把改变常人无力改变的事情当作一种快乐。
  想到快乐,我不禁又呷了一口啤酒,我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大半听啤酒已经进肚了。记得阿风不止一次告诫我,不能再喝啤酒了,已经胖得一塌糊涂的人,再增添一个啤酒肚,如何了得?可是我管不住自己。也许是因为我对自己太不负责任了,就像我对我从前的许多梦想或称理想一样。
  阿风认真地追逐着他的速度,我漫不经心地经营着我的理想。阿风说我活着都是在浪费。我说,呸。他说,人活着该有个奔头,有个终点。我说,像我这样没有固定的终点,岂不处处是终点?才不会浪费。他说,呸。
  我耐心地给阿风讲,一个人的一生奋斗其实就像在敲一扇门,一扇不开,再敲下一扇,死守着一扇,岂不葬送了无数机会?
  阿风说,如果你再敲几下,门就会开了,可你此时却放弃了,那你不是一生都要敲呀?换牙了吗?
  我摇头,管他呢?谁又能三言两语讲完一生?
  阿风说,他能。他所追求的,就是改变不能改变的。
  他问我:“你能拉长时间吗?”
  “开玩笑,你以为是猴皮筋?”我笑。
  “不,在奔驰中你的生命就被拉长了——极速的瞬间,你像经历了很久一样……”我打断他的胡扯。这种胡扯,拿来唬我吗?你以为你换了几颗牙?
  阿风这家伙!过了这么久,直到现在我回想起来,才感觉阿风这话也许是有道理的。可我这么一个潦草的人,很少像现在这样认真地想。
  啤酒干了,我晃了晃手中的易拉罐,没有一点响声,于是我认真地把它送到100米外的垃圾筒中,这儿常有人飙车的。
  唉,如果不是有人将易拉罐扔在马路上,那么阿风的车就不会打滑,那么阿风就——不会为追求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了。
  唉,酒干了,人去了,我想什么来着?对了,追求,一生的追求!
  [评点]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一生何求》。命题作文也可以有很多写法吗?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想象展现学生个性吗?是!我想您眼前这篇作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连续四年高考都是话题作文,太过充分的发挥空间造成了“套作”、“仿作”甚至“抄袭”,引发了不少阅卷中的问题。有专家预测,命题作文或供料作文也许会在2003年回来。北京市2003年春季高考卷就要求以“水的联想”为题写一篇作文。这显然是一个命题作文。所以我们请您来看眼前这篇很有意思的命题作文。
  还要请您注意,2003年全国高考《考试说明》里面的作文要求发展等级第四条“构思精巧”改成了“构思新巧”。一字之差,却发人深省。命题作文,难在出新。眼前这篇作文可称精巧,却更是新巧。它新在哪里呢?
  首先新在主题。题目显然是要您说理想,可在这个理想似乎缺席的年代,一提及这两个字,使极易陷入言不由衷的老套。读了这篇作文,您也许会问,这是在谈理想吗?我说:是!阿风的理想是什么?是独标一格,是改变一切,是超越庸常!也许我们体验不到爱飙车的阿风所谓在极速的刹那时间如何被拉长的感觉,但我们可以认定阿风是在执迷地尝试改变和超越。改变是一种进步的状态,超越是一种竞争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人才能活力焕发,才能神采飞扬。一个人不能缺少的就是活力。总是要有所追求吧!这句话可以作为该文的主题,这主题发人深思。作者很会讲故事,而且更会讲道理,用阿凤来否定自己,到文章最后,终于有了一个有所改变的自己。
  其次新在选材。这篇作文写了一个人,一个也许可以称为典型的人。这是一个个性张扬的人物,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人物。一般谈理想,容易说我的理想或我们这代人的理想,或者写一个有远大理想的英雄模范人物,说自己要学习,要大家也去学习,那是正面解题,不能说错,但难以出新。这篇作文却写了一个特殊的人,一个发人深思的人,从对这个人物的深层分析,引出自己的主题,也让读者思索并接受这一主题。这样的角度新而且巧。文中“我”也是一个重要的衬托性人物。阿风性格始终如一,“我”却前后有别,其间的转变自然而然,沉稳有力,令人折服,背后蕴藏的思想以及说理的力量,更是非同寻常。
  还有叙述手法的新。大致看来,此文不过是倒叙而已。仔细分析,会看到它的倒叙极其简洁,内容却无比丰富。区区900字中有许多“潜台词”,字面充满张力。古人有所谓“力跃字沟”之说,信矣!叙述文字最容易写成流水帐,又最忌讳写成流水帐:在高考中记叙文是最容易选择的文体,又是最不容易写出高分的文体。所以叙述是一种能力。要掌握这种能力,比较切实当然也比较笨的办法是多读类似这篇作文一样的作文,充分体会“简洁”以及随之而来的“新巧”二词。简洁当然也会反映在文字上,那就是笔力了。但笔力首先是叙述的力量,然后才是文字的力量。按契诃夫讲,“简洁是才能的姊妹”,这种说法不知您同意不同意。
  (指导教师 马春芬)
其他文献
说真的,使她迈入“沃乐”百货商店的可绝非什么罗曼蒂克的想法。她已经答应了母亲要给自己买双靴子。可是,漫步商场,她却带着渴望的神情盯着那些她买不起的或者母亲不让她穿戴的衣物。比如那件由两部分组成的游泳衣,它和丽妮·威斯顿的那件一模一样。  丽妮·威斯顿……,伯特·霍兰德很可能就是带她一起去参加这个星期六的募捐舞会。对了,就是在今晚。至于她自己呢,有谁来邀请她去参加在乡间俱乐部举行的这场募捐舞会呢?唉
期刊
与群下教(1)    夫参署(2)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3),难相违覆(4),旷阙损矣(5)。违覆而得中(6),犹弃敝蹻(7)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唯徐元直(8)处兹不惑,又董幼宰(9)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10),来相启告。苟能慕(11)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则亮“可少过矣。    诫子书(13)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14),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期刊
新编高中语文第二册选编的王勃的《滕王阁序》,辞采绚丽,对仗工巧,声调和谐,气势奔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骈文佳品。别的且不提,单是其中的名句,就享誉千年,滋养了历代中华学人。譬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蕴含哲理的诗句,常令后人吟咏把玩,感慨万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千古警联,人们早已背诵如流,叹为观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期刊
小时候偶尔看到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他言道:“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初始时很难理解,翻了词典,自大便是自以为了不起,把自己的地位、作用等看得很重要,夸大自己的价值的行为。那又何来“爱国的自大”?老师曾教导:鲁迅先生最喜用反语的。想到此还不明白,难道还有爱国的谦虚么?但那时没有去深究,也没有去问老师,就不了了之了。大学时读到鲁迅先生的原文,才明白说
期刊
诗者,志之所之也①。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②,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③;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④。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⑤;亡国之音哀以思⑥,其民困⑦。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⑧。先王以是经夫妇⑨,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节选自《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序》)  [注释]  ①忐
期刊
2041年    那个象牙色的瓮,一路捧回来,还真有点重。他小心翼翼地把瓮放进书房的最高的柜子里,轻轻地合上柜子的小门。  他慢慢地说:“爸,还是您有远见。现在人口老化,城里少壮人口少,房产过剩。在您留给我的房产当中,就这份被市场炒卖得价值飙升。今天您的房子成交之后,经纪人和买家,都对我不停道谢,纷纷赞您眼光独到呢。”  打开电脑,他禁不住重看那曾被他亡父在生前重播了无数次的四十年前的新闻片段。 
期刊
[导读]  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皮克维外传》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他的作品以幽默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和广泛的社会内容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双城记》是一部直接展现法国大革命历史的长篇小说,因为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之间,故名《双城记》。  《双城记》作为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除了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语
期刊
“哭”是人类情感表达的方式之一,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写出了情态各异的哭,并藉此展现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哭”的精彩华章。  《红楼梦》是一部悲剧,悲剧似乎总是与泪水相伴始终,曹雪芹便是用众多人物(主要是女性)的泪水酿成了芳醇甘冽的艺术之酒,用书中的判词来说就是“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其中,选入高中第六册教材中的《宝玉挨打》,围绕宝玉挨打这一事
期刊
每每读到史铁生的散文总有一种通脱彻悟的感觉,他似乎在与我们闲谈,而在闲谈之中我们又会发现他那真挚的感情正如泉水般地汩汩涌出,悄然滋润着那久已干涸的心田,给人以更多的人文关怀,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其感染,而我们的灵魂却也正是在他那清新隽永的文字的淘洗中得到了提升。《我的梦想》就是其中一篇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文章的别致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超越极限,不断提升的情感流程。作者在文革中到延安插队,积
期刊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事》是我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词篇。卒弃疾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华,有一片忠贞的爱国之心,却未能得到奉行投降主义的南宋政府的重用,于是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辛弃疾登上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城上的亭子——赏心亭,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水龙吟》词。  词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两句写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江景。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