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本科专业景观生态学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un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新乡学院园林本科专业的景观生态学在教学过程中的改革与实践为例,总结了本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探讨了本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改革的具体措施,从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实践教学环节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提高了景观生态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一、景观生态学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在1939年被正式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景观生态学课程最早在林业院校开设,主要介绍景观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后来国内几十所知名高校的生态学、风景园林、园林、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先后开设了景观生态学课程,还有一些高校在硕士阶段开设了本课程。景观生态学目前已逐步成为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地理科学、环境生态、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资源管理以及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新乡学院园林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2007年学院升本后,在原有专业基础上经优化整合设置申报园林本科专业,2012年园林本科专业开始招生。2012级园林本科专业将景观生态学作为专业选修课在第7学期进行教学,后来经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与专家论证,专家指出景观生态学在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应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开设在设计类专业课程之前,随后教研小组经过讨论将景观生态学确定为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调整为第5学期讲授。
  二、景观生态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新乡学院以“转型发展,应用性办学”为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园林专业自招生以来紧密贴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始终坚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专业知识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上手快可持续”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景观生态学作为园林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标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景观和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园林和理论、景观的结构与功能、景观的动态变化特征;全面了解景观生态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它与普通生态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了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景观规划设计、土地开发利用、全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学生学习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园林建筑设计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在资源开发、自然保护、环境治理、区域规划、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依据景观生态学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该课程在教学上的设计侧重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突出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原理在景观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体现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交互作用,反映生态学在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
  三、景观生态学教材的选用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媒介,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根据新乡学院园林专业的特点和需求,综合本专业前期开设的基础课程,发现学生们在学习景观生态学之前没有开设生态学相关的课程,学生们没有任何学习基础,因此选用合适的教材在教学环节中尤为重要。笔者对比了现有的景观生态学教材,最终选用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景观生态学》,该教材的内容体系完整,实践性强,教材中丰富的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参考,更适合园林专业的学生学习。
  四、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教材共有9个章节,分为40个课时讲授,包括绪论4课时、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4课时、景观形成的因素6课时、景观结构与空间格局6课时、景观生态流与景观功能4课时、景观动态变化4课时、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4课时、景观生态规划4课时及景观生态学数量化方法4课时。在课程教学的同时,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近况和研究热点,穿插给学生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景观生态规划领域中适当增加案例教学,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作品当中。
  五、景观生态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也在改变。随着新乡学院的转型发展,培养“能力强、上手快”的学生成了教师们的目标,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了较大改变。因此,除了不断给学生们介绍本学科最近的研究成果,还要改变景观生态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尝试TBL教學模式、对分课堂、微课、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等。
  1.多媒体教学
  选定教材后,为了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将一些内容采用图片、图表、和视频的形式进行替代,改变板书式教学的枯燥乏味,使授课内容更加形象逼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所教授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障教学质量。
  2.TBL教学模式的试用
  团队学习(TBL)教学模式在2002年由美国教育学家提出,目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该方法能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协作的学习模式、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该模式将每个班按成绩及性别分成5组,每个组中包括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学习小组确定后由成员选出组长一名,主要负责小组内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学习。在讲授理论课过程中,抽取部分章节内容,提前1周分配给每个团队,随后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课程内容学习并进行知识的更新,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并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
  3.案例教学
  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可以启发学生参与或申请相关的科研课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较好。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性很强,开展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们将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应用到今后学习和工作当中。例如,在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章节的讲授时,采用课题组成员参加的新乡市定国湖规划项目作为真实案例来进行讲授,并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其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教学安排有1周的实践教学。针对园林专业的特点以及与其他课程的交叉,教学实习地点为新乡市周边的旅游度假区,按照理论课程学习时的团队组织学生进入森林公园和旅游区进行调查,各小组对旅游区现状讨论分析,在原有设施基础对旅游区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并将它们应用于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当中,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适能力。
  5.景观生态学课程改革的效果
  经过景观生态学课程改革小组近两年的改革和实践,教学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学生学习成绩优秀率达到 20 %以上,良好率 60 %,及格率 100 %。学生在进行毕业作品设计时,已能够灵活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设计作品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关注和赞赏,并计划将一些设计作品应用到学校的规划设计当中。
  参考文献:
  [1]傅伯杰, 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肖笃宁,李秀珍,高 峻,等.景观生态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其他文献
【正】时值闷热难当、酷暑难耐的夏季,燥热的天气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不适,轻则引起头晕、头昏、疲劳无力,重则引发感冒、发烧、伤风、肠胃炎等症状,令人饱受折磨。如何在夏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已经公布,仵海洲作为镇平玉雕工艺的唯一传承人名列其中。事实上,作为河南玉雕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仵海洲的名字在我国玉雕界早已
目的进行4种尿液微量蛋白:尿转铁蛋白(UTRF)、尿免疫球蛋白G(UIgG)、尿微量清蛋白(UmALB)、尿α1-微球蛋白(Uα1-M)的联检,观察其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改变的变化,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
不吃早饭易得胆结石  真相:√  解释:因为即使不吃早饭,人照样会分泌胆汁,造成胆汁堆积形成胆结石。另外,不吃中饭和晚饭也会容易得结石。所以,哪怕您再忙,也要记得吃三餐,毕竟“人是铁,饭是钢”。  吃大骨头汤能补钙  真相: ×  解释:要想补钙,汤里面的钙成分必须充足,可是骨头里的钙非常难溶解,所以骨头汤中的钙其实非常少,连牛奶里钙的1/10都不到,也就不可能起到实际的补钙作用。  烧烤时戴隐形
你可曾想过我们的双手一天帮我们做多少事情?虽然说双手是万能的,但由于手部关节构造复杂,我们对于手部功能的了解并不多。就让我们以生物力学的观点,揭开万能双手的奥秘。
摘 要:在人文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工作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博物馆逐渐免费开放,普通大众也能走进博物馆,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在这种大环境下,文章作者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博物馆的普及程度,重视博物馆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之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教育职能,同时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发挥其宣传职能。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宣传;文化熏陶  一、认清博物馆宣传教育职能的作用  (1)强化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气体小分子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科学家发现了“明星分子”一氧化氮,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发现在机体中存在第2
父母们经常教育子女要有发展事业的远大抱负,而不要把时间都花在与朋友相处上,但一项研究显示,有远大抱负的人寿命较短。研究发现,事业心太强的顶尖大学毕业生,尽管在职场上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相继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性坏死性肺炎的报道,其相关致病因子也日益引起医学界关注.多项研究表明,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坏死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培养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文章系统分析了该专业本课程的重要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着重从优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