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悦山庄酒店连住两晚送自助餐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在厦门海悦山庄酒店连住2晚及以上的客人,入住期间每日可获赠两份早餐,及地中海咖啡厅自助午餐或自助晚餐一份。该客房特惠适用于山庄和水苑所有房型、酒店区域部分房型。作為国内首屈一指的休闲度假酒店,海悦山庄酒店地处厦门风景旖旎的环岛路景区,依山面海,拥有100万平方米园林景致,601间品位卓越的豪华客房,18个室内外奢华泳池,1.8公里园林步道,700米登山木栈道,以及全球知名悦椿SPA坐镇。
其他文献
在厦门,除了在人潮涌动的景点感受城市魅力,也需要给自己一点惬意的时光与这座城市好好相处,厦门朗豪酒店便是最佳落脚点之一。办理入住进入客房后,首先享受朗豪专属洗浴用品——“川”Spa带来的舒爽醒神,然后来到挑高10米且落地窗采光的大堂吧感受英式傳统下午茶文化,将美味与朋友、同事或是家人一同分享,甚是惬意。从即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酒店将推出系列优惠活动。
期刊
近日,厦门泛太平洋大酒店行政總厨周胜乾师傅代表酒店参加“2017环球美味卓越大厨烹饪大赛”并成功进入决赛,获得“优秀大厨”荣誉。厦门泛太平洋大酒店也同时获得“最佳飨食之所”称号。据悉,本次“卓越大厨”烹饪大赛由“环球美味”杂志主办,吸引了来自大中华地区和亚太地区的多位大厨,以及荷兰、意大利、法国、阿联酋等国的业内精英齐聚一堂,共创卓越。
期刊
10月23日晚,中俄蒙“萬里茶道”相识之旅——福建推介会在武夷山隆重举行。来自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福建等省区的旅游业界、新闻界代表共300余人欢聚一堂,共襄盛举。活动期间,来自中俄蒙旅游业界代表走进茶叶之乡,参观“万里茶道”的起点——武夷山下梅村,考察大红袍景区以及武夷香江茗苑茶文化观光园等,在领略“清新福建”独特魅力的同时,挖掘“万里茶道”文化内涵,共同着力打造“万里茶道”旅游品牌。
期刊
厦门金砖会议期间,酒店以行政总厨白雪峰为首的大厨团队,在与泰方多次沟通后,设计了以中国和厦门特色为主的菜肴,在有限的菜品种类中,将多种中国厦门元素的菜品融入,經过多次的试菜调整和改良后,最后为总理午宴打造出完美的用餐体验。想要品尝总理套餐,享受和总理一样的待遇吗?即日起,厦门海景千禧大酒店龙苑中餐厅正式推出总理套餐。
期刊
由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出品、新浪福建监制的《大V说福建》系列视频项目,经历近两个月紧锣密鼓的摄制工作后,视频的拍摄部分已经进入后半程,前期制作完成的视频也正式在微博、微信及各大网络平台陆续推出。  “大V说”让旅游新媒体营销更具“温度”    在近日刚刚推出的《大V说福建》的第一期視频中,来自龙岩的奥运冠军何雯娜来到了与她个人有着深厚渊源的永定,穿行在世界遗产土楼之中,观看客家民俗表演,谈起她对家
期刊
10月22日,在福建最大的古银杏群、福建省摄影创作基地、福建特色乡村旅游景观村——尤溪龙门场古银杏林中,一群摄影人正不停按下手中快门,留下金秋美丽画卷。龙门场古银杏林位于尤溪县中仙乡善邻村龙门场自然村,距尤溪县城57公里,距中仙乡政府9.8公里,曾是宋代的炼银场。村内方圆百亩有银杏350多棵,树龄达700多年,平均胸徑50厘米,最大的达160厘米,是福建省目前保存面积最大的古银杏群落。
期刊
11月23日是美国人一年中举家团圆的感恩节,厦门源昌凯宾斯基大酒店二楼咖啡厅11月23日至26日推出地道的“超大码”美式豪宴,挑战你的视觉與味觉。独具特色的美国风情装点二楼咖啡厅,美国人最喜爱的烤火鸡、蜜汁火腿、超级大汉堡、炸鸡、薯条、南瓜派等美味汇聚自助餐台,配以无限畅饮红白葡萄酒、起泡酒、啤酒、果汁和软饮。
期刊
10月28日,厦门太古可口可乐公司携手《海峡旅游》村跑公益课堂走进漳州市华安县吉土村吉翔小学,带给孩子们一堂生动有趣的“遇见自然,让爱同行”的自然手艺体验课。吉土村的孩子们DIY制作“可乐瓶上的自然集”,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竹编老师的带领下,领略了手编竹艺的传统魅力与自然美学。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脸,萌化了在场的村跑公益大使,满满的爱心在欢声笑语中,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课堂上,孩子们在
期刊
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中国驻日大使馆和“2017中国节”实行委员会,10月21日起在日本东京代代木公园组织举办了为期三日的“2017中国节”系列活动。在开幕式上,播放了“2017中国节”执行委員长、驻日本大使程永华的视频致辞,中日两国各界代表及众多普通民众出席并观看开幕式。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驻日海外合作推广中心借此活动契机举办了“清新福建”旅游推介会。
期刊
以建筑造景,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建筑景观的生命力,是建筑师和旅行者都关心的事情。  我们也似乎感受到了某些变化:城市的建筑在用“退化”的方式实现“进化”,乡村的建筑在用“回归”的方式尝试“激活”。这种变化的源头是什么?我想还是在本土,在城市与乡村的肌理、人情与生活本身。  所以,当我们与“退化建筑”的汤建松与王琦聊起“可不可以在村里造个茶亭”这么具体的话题时,作为建筑师的汤建松,首先不是跟我们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