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导热系数变化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来源 :热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1990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换热器效能法,对不同种类换热器进行校核计算.研究换热工质为气气、气液、液液时,不同种类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随涂层导热系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种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皆随涂层导热系数的增加而增大,且在不同低温侧流体雷诺数下增加程度不同,雷诺数越大,增加程度越大.设定涂层厚度为200.000 μm,涂层导热热阻所占比例随着涂层导热系数的增加在平板式空气预热器中的减小量最小,当冷流体雷诺数为8 156时,从4.72%减小为0.25%,在可拆卸板式换热器中的减小量最大,当冷流体雷诺数为2 843时,从53.40%减小为3.70%.当冷流体侧雷诺数取最大时,在平板式空气预热器、列管式省煤器和可拆卸板式换热器中,涂层导热系数分别达到0.175、0.922和31.500 W/(m·K)时,可以使换热器换热负荷达到设计值的99%.
其他文献
针对生产过程中低品位能量回收,设计了带有环状管蒸发器的不锈钢水工质重力型分离式热管,环状管由31.6 mm管径内管热水加热,环空间隙为15.0 mm,可视化地研究了 26 kPa蒸发压力、0°~90°倾斜角度下多个充注率环状管蒸发器的壁温特性.结果表明:该类热管的环状管蒸发器运行时存在一高温区,随倾角增加而扩大;环状管内蒸发侧平均表面传热系数随倾角增大先增后减、再增大,与沸腾流型随角度发生转变有密切关联;与一些相似文献进行了对比,发现环状管蒸发器与普通重力型热管在换热性能均在10°~20°倾角达到极大值,
采用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试验机、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7B05铝合金在不同时效工艺条件下的抗应力腐蚀性能.通过型材显微组织、硬度、导电率、抗拉强度、应力腐蚀试验发现,自然时效7 d+90℃/12 h+ 169℃/20h的时效制度可以获得较高导电率,ISSRT可以达到0.0398.研究结果可为7B05铝合金型材抗应力腐蚀性能的控制提供数据参考.
采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HT-LSCM)模拟高强度IF钢的连续退火工艺,并原位观察退火工艺中再结晶组织演变规律.结果 表明:LSCM原位观察下的组织与静态显微组织有良好的相关性,且温度越高,观察到的晶粒晶界越清楚.随退火保温时间的延长,组织的晶粒等轴度提高,硬度降低;退火温度增高,组织的晶粒尺寸增大,硬度降低;且退火温度对再结晶组织大小和硬度的影响较保温时间大.当试验钢在820℃/120s与840℃/60s退火时已完全再结晶.
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对20CrMnTi变速器斜齿轮的淬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淬火过程中斜齿轮温度场、热应力场和热变形的情况,得到了斜齿轮淬火过程中的温度场和指定采样点的冷却曲线.结果 表明,热变形主要集中在斜齿轮中部区域,应力集中在齿根区域.本试验结果可为变速器斜齿轮的设计和热加工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具有双峰晶粒尺寸分布的轧制态AZ31B镁合金退火过程中退火温度及保温时间对再结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150℃退火后静态再结晶发生不完全,保温480 min在室温下沿轧制方向上的抗拉强度可达276 MPa,屈服强度可达176 MPa,提高了镁合金的强度.而在300℃退火后可以改善镁合金的塑性性能.轧制态AZ31B镁合金板材经300℃退火60 min后伸长率最高(27.3%),此时平均晶粒尺寸为9.1 μm.在450℃退火后,晶粒发生粗化且晶界粗糙
利用第一性原理从微观角度分析不同金属元素掺杂对TiN体系的弹性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氮基陶瓷薄膜掺杂金属元素的涂层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并改善其制备工艺.基于密度泛函数理论,建立TiN晶体原胞,对金属元素X(X=Al、V、Nb、Zr)掺杂TiN晶体的晶格常数(a)、弹性常数、体积模量(B)、剪切模量(G)、各向异性(A)、杨氏模量(E)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比较掺杂前后模型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分布的变化.结果 表明:TiN晶体掺杂金属元素后,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数值出现变化,掺杂后TiN-X(X=Al、V、Nb、Z
压力管道和容器发生贯穿泄漏会引发严重的事故,合理估算贯穿泄漏量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以矩形狭缝通道模拟贯穿裂纹,开展了高压氩气-水贯穿模拟裂纹的高速流动可视化试验研究,狭缝长度为20 mm,间隙宽度为80~180 μm.狭缝进口压力大于5 MPa,液体的表观速度为0.05~58.62 m/s,气体表观速度为1.71~34.27 m/s,采用两侧进水中间进气的特殊入口方式,研究了非均匀混合流体通过狭缝通道的流动特性.研究表明:入口压力越大出口位置压降的加速效应越明显;气体在并行双入口下,流体入口存在明显不对称
相变储能材料由于其具有周期性储存和释放能量的特点,在电池热管理、太阳能发电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由于导热系数低的原因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高导热率泡沫材料的添加为解决这一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采用三周期性极小曲面(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TPMS)生成泡沫铝骨架,基于孔隙尺度数值模拟了铝/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相变蓄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铝骨架的添加强化了蓄热,缩短了融化时间,在复合相变材料孔隙率为0.90、0.85、0.80时,相比于纯石蜡,完全融化时复合相变材料的
为揭示TC4合金随热处理温度的不同,显微组织及相组成的变化规律,研究了TC4在650~1030℃热处理、空冷条件下的显微组织与XRD分析.结果 表明:TC4合金经750~800℃处理后,晶粒发生了再结晶.点状分布的残留β相和等轴状α相混合组织成为退火态TC4钛合金的特有显微组织.在870~950℃,TC4合金发生二次针状α相的析出,形成双态组织.TC4合金800℃热处理后的XRD图谱未出现β相的衍射峰,均为α相的衍射峰.1030℃热处理后,TC4合金以立方马氏体α\'相为主,α\'相具有较强的(0
多联机热泵空调除霜技术一直是行业内的研究热点.通过仿真模拟对比了螺旋结构和平铺矩阵结构的蓄热模块对制冷剂管路放热的情况,选用了综合性能更优的平铺矩阵结构的蓄热模块与一台10HP多联机热泵空调器进行除霜匹配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独立蓄热模块不需要消耗热泵本身循环的热量,除霜期间完全不影响室内换热器的供热需求,除霜时间短,两次除霜间隔时间内,蓄热模块能顺利蓄热,实现了真正不停机除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