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思考与写作训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ly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高考就不能不提到作文,何永康先生在09高考之后提出了“高考作文,必不可失”的观点。这就让我想到现实中许多老师面对作文教学的无奈甚至无能为力。
  作文教学步履维艰,但绝不是无可作为的。下面就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作探讨。
  教师首先应该明确,作文一类卷的要求有一条为文章立意要深刻或有创新,其次应该清楚学生作文的立意是与其个人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密切相关的,提高学生写作中立意的能力就需要让他们的思想有所改变,对此许多老师觉得可操作性不大。那么这种现状能改变吗?答案是肯定的,通过对学生身体立意的有效训练,通过对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就会逐步具有面对作文题挖掘生活素材并形成有深度和新意的独特感受的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每一篇文章都是有血有肉更有灵魂的有机体,而作者的思维则是文章灵魂的缔造者。
  “观察生活并不只是把所看到的材料如实地记录下来,而是要将观察到的东西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概括,认识生活现象中所包含的不平凡的因素,探索事物的本质意义”。(《新课程拓展强化同步导学?摇高中语文选修?摇写作》)
  上面的这段话提示我们在写作训练中立意的训练相当重要。高考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更是考查学生在限定的作文题目面前有没有自我思考、独到发现,在作文训练中老师首先要训练学生学会对作文题目展开独特的审视,其次要教会学生有条有理地对生活进行理性的分析。这样学生才能在文章起笔之前先有高的起点,接着有能力从平凡的生活材料中提炼出深刻的乃至新颖的文章立意,从而使考场作文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我们不妨借用学生在政治学科中所学的辩证法的知识来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
  恩格斯说过,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它要求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要着眼于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部分、各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对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鉴于此,我们在学生作文立意的时候就应该要求学生对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与要求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思考的角度,从而确定文章立意。
  如何对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与要求作全面的把握呢?下面以05江苏高考作文题的分析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题目: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注意:
  1.话题包括三个方面,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展开。2.自定立意。3.自拟标题。4 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此作文题中首先话题由三个词语“凤头”“猪肚”“豹尾”组成,所涉及的范围又如题中所述“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极为广泛,因而文章立意的角度也很广,因此学生写作此文上手是颇为容易的。尤其这是针对写作而提的一句话,题目中又对句子进行了展开引申,因此很多学生根据题目的提示,将文章立意定位于表现想要成功就要有“凤头”“猪肚”“豹尾”。可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这样的文章获得高分的并不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其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面对过广的范围反而不易选择把握,小角度地切入反而更有助于他们抓住主题。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我们既应该注意全面准确的掌握题目,又应该根据题目的要求善于寻找题目的突破点,从而达到审题立意的与众不同。
  上面这个作文题中还有一个应该特别注意的提示,即“注意1:话题包括三个方面,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展开”这一点。而在此次高考的优秀作文中我们可以看见,许多优秀作文在立意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从而使文章审题立意这一方面取得了佳绩。如《夸父追日》,文章生动表现了夸父追逐太阳的一生,从而表达了“生命中的幸福,就在我追赶的过程中,我的生命,充实丰富”这一主题;《豹子飞奔》一文则是抓住了刘翔比赛中的前三栏和后三栏的成功来表明“漂亮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强劲的结尾是成功的另一半”。这两位作者都没有把“凤头”“猪肚”“豹尾”三个词完全放入作文中,而是抓住了其中一个或两个词来展开,而且文章扣题紧密且主题与人物、内容结合紧凑,当然还有作者语言文字的功底也很不错,因而获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辩证思维在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就是思维角度的转变。看到整体的时候要想到局部,看到有利的时候要想到不利,看到主体方面的时候要考虑到次要方面,看到事物有形的方面的时候更要注意其内含的无形的要素。这样对人、事、物多角度的思考往往能帮助我们看到别人不曾看到的深度,也就产生了对生活的独特的认识和感受。
  仍以05江苏卷作文题为例,一般学生在此文的立意时往往强调生活、学习,事业、人生中“凤头”“猪肚”“豹尾”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涉及如何看待不是“凤头”“猪肚”“豹尾”的情况呢?有考生就写下了《不看续集》。在此文中,作者以“文学如今是越来越不景气了”开头,历数了古今中外从优秀的文学作品到现今续集泛滥的影视作品,从而发出“凤头固然美丽,然而凤肚凤尾也一定美吗”的质问,并展开分析得出结论:“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不是书香,而是铜臭。”最后作者发出呼吁:“聪明的读者,只看一个作者的第一部好作品;特别注意——不看续集。”
  在这里作者从凤头落笔,而以拒绝狗尾续貂作结,文章扣住题目中的词眼又不落于窠臼,避开题目中的常见内容“豹尾”,而选择了“豹尾”的反面“续貂的狗尾”来加以批驳,文章的立意陡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议队》中说:“昔秦女嫁晋,从文衣之媵,晋人贵媵而贱女;楚珠鬻郑,为熏桂之椟,郑人买椟还珠。若文浮于理,末胜其本,则复在于兹矣。”其实这才是“买椟还珠”的原始含义,它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关于写作的根本道理:文应以理为本。 所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应从根本抓起,即从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思考能力来抓起。我们要让学生把写作的过程变成塑造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有机体的过程,让学生的写作成为一种智慧的表现,一种内心思想与情感的智慧反应,教学生学会审视题目更学会思考题目、思考生活,让学生的写作具有无尽的源泉和动力。
  纵观历年高考作文题,虽然题目的类型一直在变换,但万变不离其宗,它考查的始终是学生对生活的独特的认识、感受,以及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对此,与其死抓旧题型狠练,不如抓写作能力的根本进行训练。审题立意的有效训练,思维方式的灵活转变,能让学生学会突破思维定势,打开写作的一片崭新的天地。
  磨刀不误砍柴工,让我们用有效的训练带着学生在写作之路上快乐前行。
  
  参考文献:
  [1]袁劲松.柔性思维教练.
  [2]新课程拓展强化同步导学 高中语文选修 写作.
  [3] 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写作学教程系.
  [4]周宏.开放 包容 灵活 多元——高考作文评价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激光针刀联合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血浆β-EP、Dyn-A的影响,CT影像学图像变化的定量研究,从而评价该法对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在现在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多,留守儿童多,且这两类学生都喜欢听好话、抹顺毛,不爱接受正确的批评。根据这一特点,我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了一些奖励办法,设置了“学习标兵奖”:奖励学习成绩前十名;“学习进步奖”:奖励前进五个名次的同学,每次校级考试发一次。为全班同学尤其是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热情,增强他们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学生增强“我是班级小主人,我要为班级争光”的意识。在每年开学初我都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确实,一个优良的班级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必将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而要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是非常艰巨的,关键要靠班级的强大的凝聚力作后盾。每次开学接手新班的时候,我心里总会有一种陌生感和紧张感,但同时也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将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帮手,让他们学会做人,形成自己的个性,学习丰富的知识
摘 要: 由于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方式等对学生的影响,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相当数量的“潜能生”。加强“潜能生”的转化工作,不仅是提升全班学生整体素质、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更是构建稳定、和谐社会和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的要求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的又一挑战。  关键词: “潜能生” 转化 途径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年来,我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政教主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班主任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影响每个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发展。班主任的自身影响力,是指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正确有效地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言行的能力。它是由班主任的知识结构、品德修养、工作能力等因素综合形成的,在班级管理中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班主任最为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是言传身教,提高自身影响力。  一、提高自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当我们的人民共和国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后,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壮阔蓝图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以后,同志,你是否聆听到当今时代发出的更新观念的呼唤
期刊
摘 要: 中考前复习很重要,它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为学生在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基础。作者谈谈自己在物理中考复习中的做法。  关键词: 物理中考复习 见解 三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在认识新事物的时候,遗忘也同时开始。十九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与遗忘现象最早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图1),表明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随后便平稳了。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在教学中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