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胆管损伤再手术原因分析及防治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_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再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19年中129例胆管损伤108例再手术病人的损伤部位和再手术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手术率83.1%(108/129);病人性别、年龄与再手术率无显著关系(P>0.05);再手术率与损伤原因、首次手术方式、损伤部位、再手术时机、再手术术式和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LC胆管损伤再手术率(93.3%)高于OC手术胆管损伤(82.5%),相差显著(P<0.05);LC胆管损伤再手术率最高(92.3%),OC次之(84%)、OC+胆管探查术最低(75%),三组问相差显著(P<0.05);损伤部位再手术率:肝总管、肝门部胆管、高位胆管分别为92.3%、88.5%、89.6%,三者无显著差异(P>0.05),而胆总管损伤再手术率最低36.9%,与前三个部位再手术率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胆管损伤力争手术中、术后早期(<24 h)确诊并处理,术后被迫急诊手术只能作为急救措施进行胆汁外引流术.LC术中及其术后和OC手术术后胆管损伤短期内(<4周)修复应慎用,4周后行损伤近端胆管与空肠Roux-Y端侧一侧吻合较合适,并内置T管支撑半年以上,可降低术后胆管再狭窄及返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再手术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再灌注后,机体神经保护机制与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的关系.方法7日龄SD鼠,经弹性管穿线阻断右颈总动脉3 h,予低氧1 h;制备成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模型.后施以不同时期的再灌注,彩色多普勒监测血流阻断及再灌注情况.免疫组化观测c-fos在仔鼠HIBD后不同再灌注时间点海马的表达.Thionin染色及HE染色观测神经元的凋亡.结果HIBD组右侧海马c-fos 6 h
目的探讨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HMSN)的临床、电生理和病理特征.方法通过家系调查和病例收集,分析HMSN的遗传形式、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以及合并症、鉴别诊断,部分病例做了电生理和腓肠神经活检 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结果本组32例均为HMSNⅠ型患者,27例为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5例为散发;发病年龄3~27岁;94%以缓慢双下肢远端无力和萎缩起病,10 0%有双侧对称性大腿下1/3萎缩、足下垂和跟
目的 探讨影响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因素 ,为高龄老人慢性病的防治和康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入户问卷对成都市小天竺辖区 2 0 4位 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一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