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凋亡与c-fos的表达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633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再灌注后,机体神经保护机制与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的关系.方法7日龄SD鼠,经弹性管穿线阻断右颈总动脉3 h,予低氧1 h;制备成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模型.后施以不同时期的再灌注,彩色多普勒监测血流阻断及再灌注情况.免疫组化观测c-fos在仔鼠HIBD后不同再灌注时间点海马的表达.Thionin染色及HE染色观测神经元的凋亡.结果HIBD组右侧海马c-fos 6 h达高峰,24 h稍降,48 h又升高,7 d后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c-fos有极少数表达.凋亡检测发现:再灌注24 h已有明显凋亡,7 d后海马神经元未表现明显的丢失.结论c-fos可能参与HIBD后神经元的修复、存活过程;这对CA1区锥体神经元的存活非常重要.它可能经某些信号途径参与神经元的存活.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P16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在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皮损中P16和Rb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砷煤引起的砷中毒患者皮损中P16蛋白的表达缺损率为59.7%,其表达随病损的加剧而减低,并与临床分级和病理分型明显相关(P<0.01).R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0.9%,与临床分级相关(P<0.05).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
目的探索前额纵裂入路切除儿童鞍区肿瘤的适应证、方法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小儿组1997年5月至2001年5月经前额纵裂入路切除鞍区肿瘤100例.结果肿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87例,大部分切除13例;其中双侧嗅神经保留84例.结论前额纵裂入路是切除向鞍后、鞍上及三脑室前部生长肿瘤比较好的方法,手术在直视下操作,手术盲区小,便于保留重要结构,肿瘤全切率高.
目的探讨纳络酮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Feeney 氏自由落体法制备脑损伤动物的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于伤后15、60 min及24 h分别给予纳洛酮或0.9%氯化钠溶液,伤后第5天断头处死大鼠,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生物素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神经细胞原位凋亡情况,并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脑损伤后15及60 min应用纳洛酮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端粒重复扩增(TRAP)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0例大肠癌、癌旁组织、正常大肠组织及20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组织端粒酶活性、端粒酶催化亚基蛋白(hTERT)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端粒酶活性在癌组织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05);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之间关系密切,伴淋巴结转移大肠癌端粒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