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的小树苗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的城市历史,应该从三国时代的东吴开始。为什么呢?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个城市的记录才算有点靠谱。在此之前,当然也会有文字记录,也会有各式各样考古发现,然而更多的还是一些传说。说起来好像寻根求源,好像来头也不算小,其实都是七零八碎的東拼西凑。六朝文物草连空,云淡云闲今古同,所谓更为遥远的考古发现,不过说说而已,有时候也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当不了真。
  譬如南京汤山的古猿人,譬如以市区鼓楼岗北阴阳营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譬如被称为湖熟文化的秦淮河流域密集原始聚落。还有楚国在今天六合设置的棠邑,据考证是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地方建置。吴王夫差在朝天宫一带修筑的冶城,越国灭吴后在中华门外长干里筑的越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建了金陵邑,金陵之名便源于此。这些记载说起来都似乎言之有理,无一不显得太空洞,都太像传说,像虚无缥缈的九州禹迹一样,你说有就有,说没有也不碍什么事,反正是让人看不见摸不着。
  很显然,要描述南京历史,要展现南京文化,要给这个悠久的城市竖碑立传,最合适的方法,最恰当的形容,就是应该从三国开始。从三国的东吴开始说起,早一点或晚一点,或许都不太合适。换句话说,南京的城市历史,与东吴的孙权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有时候,历史就是英雄创造,唯心史观也好,唯物史观也罢,反正这位叫孙权的好汉横空出世,与南京关系非同寻常,他的想法决定了南京命运,他的个人意志促使了这个城市诞生。中国人有句俗话,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为什么呢,水浒里教唆了太多反叛,小孩子看了会生不安分之心,会忍不住捣乱。老不看三国,在《三国演义》故事中,隐含着太多政治,有太多心机,明白了《三国演义》,基本上也就无师自通地学会玩政治,就懂得了险恶的权术。
  三国时期很像中国历史上的战国,七雄“秦楚韩魏燕赵齐”,一会儿合纵,一会儿连横。往好里说希望国家统一,往不好里说,就是谁都野心勃勃地想吞并天下。对于老百姓来说,身处在这样的时代,注定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七雄或者三国,都是天下大乱,都是老百姓遭殃。都是你打我,我打他,他又打你,一场战争接着一场战争。不管怎么说,秦始皇的一统天下,多少是件好事,起码老百姓感到安生了。然而秦始皇刚死,天下又开始混乱,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陈胜吴广不足为训,最后能够站出来争夺天下的,只有项羽和刘邦。好在楚汉相争的混乱局面很快结束,秦汉从此并称,暴秦一结束,汉继承了大统,中国又一次统一。然后是西汉和东汉,到东汉末年,天下又再次大乱,然后呢,然后便是我们正在说的三国。
  为什么叙说南京这个城市,最好是从三国开始,因为在三国之前,这个城市真的没什么太大名气,它实在是太不起眼。在三国之前,以江苏境内的城市为例,南京没有苏州的名气大,更不如徐州,比它历史悠久的城市,掰手指数数可以有一串。在三国之前,南京甚至都不应该称之为城市,虽然它已经有了一连串的地名,譬如冶城,譬如越城,譬如金陵邑,又譬如秦汉时期的秣陵。然而规模都太小,更像是一些村庄,称之为一个城市十分勉强。真相其实很简单,如果不是三国的东吴在此定都,如果不是孙权在此做了皇帝,南京显然不可能有后来的历史。
  南京这个城市就是在三国时期发展起来,说它诞生于三国,不仅没什么大错,而且可以给人比较直观的印象,毕竟男孩子们玩的一款最流行游戏就叫“三国”。功盖三分国,遗恨失吞吴,三国的故事老百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大家多少都会知道一些。譬如《三国演义》第一次写到南京,是在第十五回,回目是“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这时候,还没有孙权的什么事,出场露脸的是他哥哥小霸王孙策,也就是回目上的“孙伯符”。这时候,三国还不是三国,还处在群雄纷争时代,曹操还没有完全成气候,还在与吕布激战。刘备还在四处挂单,孙权还是小弟弟,他哥哥孙策刚与自己同岁的周瑜结盟。
  孙策还兵复攻秣陵,亲到城壕边,招谕薛礼投降。城上暗放一冷箭,正中孙策左腿,翻身落马,众将急救起,还营拔箭,以金疮药傅之。策令军中诈称主将中箭身死。军中举哀。拔寨齐起。薛礼听知孙策已死,连夜起城内之军,与骁将张英、陈横杀出城来追之。忽然伏兵四起,孙策当先出马,高声大叫曰:“孙郎在此!”众军皆惊,尽弃枪刃,拜于地下。策令休杀一人。张英拨马回走,被陈武一枪刺死。陈横被蒋钦一箭射死。薛礼死于乱军中。策入秣陵,安辑居民;移兵至泾县来捉太史慈。
  这时候的南京还叫秣陵,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城,很不起眼。秦朝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一个郡又有很多县。秦朝所置的秣陵,还有江乘和丹杨,这三个县的县治都在今天南京地区。秣陵管辖的范围为宁镇山脉以南,在横山以北,茅山以西,这一片区域最初隶属鄣郡,后来又一度改属会稽郡。小霸王孙策拿下秣陵,立刻移兵到泾县,说明他心目中根本没觉得南京有多重要。在征服江东的过程中,秣陵只是孙策拿下的无数地盘之一。
  如果继续以《三国演义》这块敲门砖来叙说南京,我们会发现,在三国鼎立之前,南京这个微不足道的区域,基本上不入群雄法眼。不只是南京,整个长江以南,都不是显得很重要。孙策和孙权兄弟的家业来自父亲孙坚,他们是江南吴郡富春人,一开始打天下,却都是在北方发展,都是带着自己的子弟兵去北方作战。吴郡富春只是孙氏的龙兴之地,208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孙权由吴郡迁徙治所到镇江,拉开了向西部发展的序幕,当时的镇江还叫京口。所谓“迁徙治所”,就是把办公地点从苏州一带移到镇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根据唐人许嵩的《建康实录》记载,目的就是为了要与曹操打一大仗。
  这一仗就是著名的赤壁大战,这时候,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气势汹汹地准备南下,打算统一全中国。这时候,处于劣势的孙权和刘备联手,在赤壁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本来要打的赤壁大战,与南京没有一点关系。与镇江也没有太大关系,这时候,镇江虽然是吴国的治所,吴国的军队并不在此,决战地点不在此,它的总指挥官孙权也不在此。打了赤壁大战,情况完全不一样。赤壁一战奠定了三国的格局,这一仗打完,三国开始鼎足,镇江也正式成为东吴的中心。或者换句话说,镇江成了东吴的福地,因为孙权在将治所迁到此地的当年,便打了一场决定自己命运的大胜仗,东吴从此有了建国基础。   镇江距南京只有六十公里,有山有水,有江有河,与南京相比,进可攻退可守,地势优点完全不比南京差。自从东吴定都南京,也就是定都金陵,虎踞龙盘这样的夸张形容,多少年来就没有离开过。平心而論,在长江中下游,沿江流域类似这样的地形数不胜数,然而东吴偏偏是在最后,选定了南京。从吴郡搬到京口,不过经历了短短三年时间,也就是赤壁大战之后的第三年,孙权又一次迁徙了治所,这一次是把他的指挥部继续西移,移到了秣陵,并为秣陵改了一个名字,移到了南京的石头城下。关于这次迁治,《三国演义》中是这么描述的:
  却说孙夫人回吴,具说张飞、赵云杀了周善,截江夺了阿斗。孙权大怒曰:“今吾妹已归,与彼不亲,杀周善之仇,如何不报!”唤集文武,商议起军攻取荆州。正商议调兵,忽报曹操起军四十万来报赤壁之仇。孙权大惊,且按下荆州,商议拒敌曹操。人报长史张纮辞疾回家,今已病故,有哀书上呈。权拆视之,书中劝孙权迁居秣陵,言秣陵山川有帝王之气,可速迁于此,以为万世之业。孙权览书大哭,谓众官曰:“张子纲劝吾迁居秣陵,吾如何不从!”即命迁治建业,筑石头城。
  至此古城南京开始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建业”,非常励志的两个字。打赤壁大战时,孙权只有二十六岁,决定迁治南京,也还没到三十岁。迁治南京体现的是他打算继续西进的决心,北面的曹操不可不防,西面的西蜀同样不能不防,不仅要防,而且要进一步图谋,要先西进,然后再迂回北上。当初孙策中箭身亡前,曾拉着弟弟孙权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若论打仗,冲锋陷阵弟不如兄,若论知人善用,运筹帷幄,兄不如弟。陈寿的《三国志》上是这么写的:
  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三国演义》上描述也差不多,只不过是多了一句话:
  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
  这说明孙策临死前,对弟弟孙权还是有些不放心。孙策死时二十六岁,孙权打赤壁大战时,也是二十六岁。事实证明,吴主孙权要比他哥哥厉害得多,对于局势的判断,很有着自己的独到眼光。《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写小霸王孙策之死,读起来有些荒唐,完全是小说家的笔墨,关于碧眼儿孙权的一段描写,非常到位:
  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昔汉使刘琬入吴,见孙家诸昆仲,因语人曰:“吾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仲谋形貌奇伟,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众皆不及也。”
  孙权字仲谋,活了七十一岁,十八岁即位,在位时间很长。他听从了谋臣张纮的遗言,在211年迁徙治所南京。这个迁治在操作上颇有些随意,有些心血来潮,而且还有很多后人的附会杜撰。事实上,当时的东吴迁治,基本上就是把指挥部临时挪个地方。为了打赤壁大战,东吴的治所从吴郡迁往镇江,现在,为了要继续西进,指挥部再往西走,就必须转移到南京。事实上,孙权后来更看中的地方,还得往西,那就是武昌,不是武汉三镇的武昌,而是今天的鄂州。孙权甚至还看中过湖北的公安,这地方更往西,离荆州已经不远了。
  211年,孙权把他的指挥部移到了南京。这次迁治的重大意义,就像种树一样,长成大树虽然是后来的事情,然而恰恰就是在这一年,南京这棵小树苗被孙权在无意中种下了。所以说是无意中种下,是孙权自己也没有想到,南京这个临时据点,这个临时的指挥部,一旦被确定下来,仿佛注入了魔法一样,从此就会变得无限神奇。从此,南京的历史开始了,从此,要想做出什么改变,要想继续挪一个窝,再也不像过去那么容易。南京这棵小树苗,在211年开始成活,它开始扎根,它的根须开始向下向深处进发,渐渐根深蒂固,终于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本文摘选自《南京传》,叶兆言著,译林出版社,2019年8月)
  《南京传》简介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作为一位公认的文章大家,叶兆言对他写了四十年的南京有着独特理解。
  南京为他提供了一个讲述中国历史的平台,它不断被破坏、被伤害,又不断重生、发展;它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点上都浓墨重彩,又以失意者退场;它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沧桑。
  在这部集其四十年写作大成的《南京传》中,叶兆言以史为纲爬梳剔抉南京历史:从211年孙权迁治秣陵,到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历经东吴霸业、六朝金粉、南宋偏安、明清隆替、民国风云,南京如何一步步走来?秣陵、建业、石头城、建康,南京的古名称有何历史意义?从竹篱笆到明城墙,城市建制怎样演变?孙权、萧衍、李白、颜真卿、李煜、王安石、辛弃疾、朱元璋、朱棣、利玛窦、张之洞、孙中山,这些人物在南京留下怎样不朽的传奇……
  叶兆言南京人立南京传,文学家亦史学家,“透过南京这扇窗户看中国历史”,抽丝剥茧、细细道来。在这里,南京不仅是一个叙事空间,更是一个极目远方的平台,而《南京传》,也可以看作是一部以南京为基点的中国史。
其他文献
不管用陶泥石头还是铜与铁  我都要用长城的风骨和泰山的气概  来做他的脊梁与身躯 顶天立地  尽管他时常俯着身子弯着腰  以稻穗沉甸甸的姿势 劳动  永远的平头  分明是千千万万个厚道本分的老农  容颜,用阳光和风雨  还有些许沧桑  调成古铜色  或者糙米色  甚或泥土的色泽,也许更本色  额头上纵横的沟壑  是他大脑中思想的川流  是他走过的路,扫平的坎坷崎岖  又是新翻开的一铧铧泥土,孕育生
摘要:再现是西方哲学和政治的传统主题,是深入现代性问题的门径,是后结构主义所质疑的主要对象,因而有“再现危机”一说。此外,它也牵动了文化研究的神经,涉及对文学艺术的界定。由于不存在绝对真理但生命又不能没有意义,再现将一再地被再现,被争论,人类在同时为可能和不可能的再现中挣扎并以挣扎的方式持存。在本访谈中,我们看到,科尔布鲁克对后结构主义之德勒兹式的解读是再次加剧了再现与被再现的对立(如果其缝合无从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依法依规治党,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和卓越成效。民进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理应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认真学习借鉴执政党制度建设的经验和思路,建设制度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宣传思想工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共中央的庄严承诺,是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工作任务,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交出合格答卷。  中共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工作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目标任务,统筹资金、人才资源,加大政策供给,综合施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确保“义务教育有保障”,实施学位、师资、资助“三保”政策,压实各级责任,着力攻克“保学控辍”的难点,成绩卓然,教育扶贫“阻断
我始终认为,无论社会如何飞速发展,无论当下时尚到什么程度,真情,依然是最美好、最打动人的。我的写作已经几十年了。写散文,写诗歌,也写歌词。但不论哪一种文学样式的写作,于我而言,都是从心灵上拔下的羽毛,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声音。写得兴奋,写得流泪,写得心痛,写得忘我,都是真情的流露和倾注。每当指尖在键盘上敲打着奔泻的灵感时,我都幸福极了。  我曾在散文集《在咖啡色的阳光里》的自序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上海解放后,赵朴初担任华东局民政部、人事部领导,并负责华东生产救灾委员会的工作,为上海和华东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上海有游民60万,包括乞丐、吸毒者及娼妓等。赵朴初在解放军和相关部门的协助下觅地建棚安置,给予衣食,医治疾病,教授技艺,使这些人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1949年至1950年,全国不少地方都遭受了自然灾害,以华东地区的皖北、皖南、苏北等地灾情尤为严重。上海、南京等大
吴传麟(1939-2007年),祖籍山东。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编审,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现代美术编辑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研究会理事,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  吴传麟执著地追求艺术的圆满,艺术创作以国画为主,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均有大成。其作品平实中透出高雅,深厚的传统
摘 要:1918年,周作人在北京大学讲授欧洲文学史,并编写讲义《欧洲文学史》及《近代欧洲文学史》两册,在讲义中周作人将“Romanticism”一词译为“传奇主义”和“理想主义”,这两种译法并非偶然为之,其背后蕴藏着作者在同一时期所主张的文学观及文艺理论。本文主要从“Romanticism”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传奇主义”与“抒情传统”,以及“理想主义”与“人的文学”等三个方面来探讨“Romant
一位酷爱读书的朋友问我,要不要读某位作家的全集?  我以前是主张普通读者不必读全集的,因为一位文学家的水平不可能是恒定的,其作品质量可能参差不齐,有不成熟的开笔,有探索性的试笔,有缺乏真情实感的各种唱和,江郎才尽时的自我重复,年老体衰、精神错乱时的呓语,还有迫于无奈的应景之作。  只有专门的文学研究者才有必要读某人的全集,否则,其所下结论的基础就是不牢靠的;我们这些完全出于欣赏目的的普通读者只要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过去的10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经受血雨腥风的磨难与考验,换来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功绩;过去的100年,历代民进人从五四运动中觉醒,跟着中国共产党在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道路上行。回顾这一历史过程,是我们民进人对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最好纪念。  马叙伦: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