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后结构主义.文化研究

来源 :汉语言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n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再现是西方哲学和政治的传统主题,是深入现代性问题的门径,是后结构主义所质疑的主要对象,因而有“再现危机”一说。此外,它也牵动了文化研究的神经,涉及对文学艺术的界定。由于不存在绝对真理但生命又不能没有意义,再现将一再地被再现,被争论,人类在同时为可能和不可能的再现中挣扎并以挣扎的方式持存。在本访谈中,我们看到,科尔布鲁克对后结构主义之德勒兹式的解读是再次加剧了再现与被再现的对立(如果其缝合无从保证成功的话);不过,这也引发了我们对当代哲学和文化研究诸多问题例如“语言论转向”的重新思考。
  关键词:再现;后结构主义;文化研究
  
  金惠敏(下简称“金”):科尔布鲁克教授,首先感谢您拨冗接受我的访谈请求。让我们就从“再现”(representation)这个概念开始吧!我注意到,在您那本充满洞见的《哲学与后结构主义理论》(初版时名为《伦理学与再现》){1}一书,您将“再现”作为研究现代西方文化的核心论题。您指出,“再现”与现代性具有本质性的关联,这关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民主、身份、权利、自治和自决的政治要求;一是将主体与客体相分离的认识论,其中是主体构造了客体。根据您的考察,这两种情况均预设了“再现”的内在性,即再现必须是一个自身再现。这听起来好像很逻辑,很雄辩,我过去也是持此观点。但是对于您这样地表述现代性,我现在有些问题,希望您能澄清一下:哲学的“再现”与社会、政治的“再现”究竟有何关系?前者必须为后者负责吗?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评论“再现”或现代性?
  克莱尔·科尔布鲁克(下简称“科”):好问题!我或许可以这样为两种意义上的关联做辩护,就是借助于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在其《差异与重复》一书对“再现”的批评。在这本书里,德勒兹谈及“再现”的哲学意义。对他来说,由于这一概念只是发展到了现代性这里——自笛卡儿以降,到康德以后——才以其最清晰、最集中的形式展现出来,那么总体言之它就是西方形而上学的一个关键概念了。如果我们认为存在和知识根本上是导向自身的,情况则必然是:每一存在都力争实现其自身,都依其本有潜能以某种方式去成为什么。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论点,德勒兹认为这个观点是理解从柏拉图主义向形而上学传统过渡的关键。因此从其最根本点看,每一存在就是其自身;它以其规范性身份出现,这身份一方面以其物理属性为根基,因为生命总是力争实现其类属,另一方面又与再现性认识相通连,因为人类的任务就是去体知每一存在本有的潜能究竟是什么。
  这个概念与政治上的再现和现代性有两方面的关联。其一,唯当通向民主和自治,人类才不再屈从于前定的和专断的规范,而是依据其自我构形的理性能力实现自身。这一自我实现的规范最先为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所讲述,后来在现代民主中变成了具体的政治,于是政治再现这样的概念就不再被视为纯粹的权力转移,而是作为一种持存(sustaining)的方式,就其实际之可能性说,是人的自我定义或自我再现的能力,是将自己呈现给自己的能力。其二,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当代的情况,我们不能不说20世纪见证了一系列反本质主义的演习,从存在主义和女性主义到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等等。在此,没有什么内在的本质或属性,某物之成为某物必须通过其再现。因此将再现建立为一种直接的律令就应当被认为具有直接的政治意义;各种身份政治运动,各种形式不同的战略本质主义,均以此为支撑。
  德勒兹提供了一项反对性的演习,他不是把身份看成是为再现所启动、所成就,而是观察到生命本身就具有使各种再现系统诸如语言、政治群属(political populations)等成为可能的力量或趋向,但生命的这种力量或趋向又不会被再现所耗尽。我想德勒兹直接从对再现的形而上学批判过渡到政治学是有不少问题的,因为它几乎就是说,只要人们建立了某些形式的“微观政治学”(其中一些团体并不要求再现,而是以某种行动去破坏身份的稳固性),他们便能够从那些西方形式的政治规范中解放出来。尽管如此,在我看来,德勒兹还是从诸多层面上重申了长期以来对社会身份拜物教的现代抵拒,他提示非身份(no-identity)具有显而易见的价值。我以为这就是他为什么会对“生成-妇女”(devenir-femme,英译为“becoming-woman”)这类概念是如此地不做批判反倒是赞美有加的原因。
  金:是否整个说来后结构主义理论对“再现”都持批判态度?假定这不错的话,那么请您说明后结构主义者是如何反思和批判“再现”的。您可否介绍一下他们对“再现”的批判相互间有何不同?德勒兹好像更特别一些吧?
  科:通常以为,德里达、福柯是批判的哲学家,因为他们研究的主要是思维怎样在再现系统内活动,而德勒兹则与“语言论范式”决裂,他试图揭开此类系统的起源,即在后结构主义之聚焦于语言和再现之后,德勒兹则走出了“下一步”。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福柯在《事物的秩序》一书中,还有德里达在他早期论胡塞尔的著作中,都对语言论范式持批判态度,都不承认知识或社会关系是因语言而构成。因此,我认为,后结构主义尽管形式多样,但无一不在批判那种认定现实乃是经由符指或再现而构建起来的观点。与此相反,他们接受了一个更加尼采化的观念,即生命是由各种方向不同的力量所构成的,其中没有一种方向的力量能够被固定于或认同于某个单一的系统。
  德勒兹有所不同啦,他坚持——跟从柏格森——尽管我们之所以知晓生命是由于它出现在实际的关系之中,但是这并不排除我们仍然能够感知实际关系所从出的那些纯粹关系。我还想,这是我们要谨慎对待德勒兹的地方,因为它似乎准许了一个朝着生命、生机论和科学的转向,而这些都是令人文学者忧心忡忡的东西。不过我并不认为德勒兹本意就如此,他对现象学以及现存的一切都做出了严厉的批判;诚然从另一方面说在他觉醒期的许多著述中这一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金:您知道,“再现”也是英国文化研究介入较深的一个主题。您认为后结构主义的“再现”批判对文化研究有影响吗?有何影响?
  科:文化研究的“再现”是社会政治性的,与媒介和文化生产问题相关,它与后结构主义对再现范式的批判存在着一种总体上的对抗关系。假定可以说传统形式的英国文化研究和鼎盛于1980年代的理论已经让位于实证研究,那么哲学反思性的理论与政治介入性的文化研究就当以此为契机,握手言和。不错,伯明翰学派是不再活动了,在英国那些与法国理论有关的学科也改变了其身份,但是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想学术浪潮,其中多为德勒兹式的,它们都在致力于两大学派的联姻。
  金:“语言论转向”是否可以将“再现”也包括进来?您知道,罗蒂(Richard Rorty)将西方哲学史划分为三个阶段:本体论、认识论,最后是语言论。依您所见,我们能否因文化研究对“再现”的关注而将其归入“语言论转向”?
  科:我认为罗蒂对分析哲学和语言论转向的诊断是相当正确的,但他将海德格尔和德里达读作对转向确定性的解毒剂则是错误的。德里达和海德格尔两人毋宁说比罗蒂所批评的那些人都更缺少基础主义性质,他们都不赞成罗蒂的这样一个观点:哲学所能做的一切无非就是使教益性的对谈成为可能。罗蒂、德里达、海德格尔和德勒兹具有相同的目标,即对语言的实证主义关注,但他们在解决方案的议定上则各有不同。其最重大之区别乃在于对实用主义的两种理解。罗蒂的实用主义是对话性的:既然我们不能越出我们的语言游戏,那么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就只能是以一种更加生动和富于想象的方式游戏于语言。相比之下,德勒兹尽管也自称一个实用主义者,但他是将实用主义界定为一种实验的方式,这种实验意在超出语言,超出经验和感知(以及社会性)的规范,以此而创造错误认知的激进相遇。
  金:对待大众文化,英国文化研究与法兰克福学派立场截然不同,这都是常识了。但它们之间仍有过去一直被忽视的共同点。英国文化研究从意识形态或政治的角度处理“再现”。它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区别在于“大众再现”不只是为资本所主控,而且也被受众所解构。在“再现”问题上总是存在编码与解码的互动。如果从这一方面考虑两个学派的相似性,我们能否称英国文化研究为一种英式的批判理论呢?
  科:我并不十分熟悉您这里所描述的复杂关系,但我还是尽我所能地回应您的问题。我承认英美文化研究由于视再现和流行文化之实现方式不止于意识形态一途而成就了其自身;我承认,在大众性传播内部有自我形成和抵抗的积极要素。但这里的“再现”概念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不存在无再现形式的政治集团,这些再现形式将他们构建为大众身份;而另一方面,正是那种同质化的再现同时也是常规化和贫弱化。
  我同意您的提议,存在一种特殊的英式文化批评,它对文化研究采取一种使其能又使其不能的态度。我认为这也可以说明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当今在英国文化研究中令人惊异的普及性。她的著作直接批评这样一个观念,即自我先在于其社会再现;不过同时她也将再现之必要的规范结构视作限制性的和常规化的。这里我再次看到法国理论传统(以及对阿多诺的一些阅读)提供了一条更加富于成果的和积极的路径。既然说到此处,那么我想您提出一个英式批判理论的可能性就是正确的。这种批判理论的价值将是它混杂的谱系:不再有纯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的或者后结构主义的文化理论,它也将对英语世界以外的潮流开放。
  金:如果说可以将英国文化研究当作一种英式批判理论,那么我们是否因此而能够视“文化研究”为一项新的事业,或新的思潮?而如果这也不错的话,进一步,那么我想知道您是如何看待“研究文化”(culture study)这项活动与作为一个思潮或流派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之间的关系的。其中涉及的问题主要有:第一,“研究文化”是如何从“文化研究”中发展出来的?要不,它们之间是否有过一些争辩?第二,“研究文化”是如何进行对文化的研究的?换言之,“研究文化”在研究文化时做有哪些新的努力?采取了哪些新的视点?或者,依据哪些新的原则?第三,如果“研究文化”不再那么地意识形态化,那么地哲学化,则后结构主义是否仍然可能像它过去对“文化研究”那样对“研究文化”施加其影响?
  科:“研究文化”之从“文化研究”中脱颖而出,可以理解为是受了后殖民理论和第三波女性主义这两场重要运动的影响。英国的“文化研究”如果说是热衷于阶级和民族身份,那么持有英国身份内部的声音而关注于其他文化,则要求更加复杂的批评方法。今天的情况尤其如此,因为现在的身份问题不仅包涵远为丰富的移民经验,而且还有在面临全球不确定时人们为之战战兢兢的不健康的民族主义的复兴。女性主义方面的影响亦不可小觑,其原因在于女性主义不得不正视:假使只是一般地谈论像“女人”一类的范畴,这在文化上将是言不及义的;再者,女性主义最深层的一些问题——例如现世主义——也不能不微妙地呈现为文化差异问题。
  我并不认为有谁能够在“文化研究”和“研究文化”之间做出严格的划界,因为传统上文化研究所关心的问题——在此我们可以想一想雷蒙·威廉斯的概念“感受结构”——至今仍然在牵动着我们,不过我们需要将其与一种更加强烈的对于全球主义和杂交性的意识联系起来。从前人们在后结构主义的玄论与文化研究的应用政治学之间树起一堵界墙,而这从另一方面看实则意味着一次机会的丧失,意味着后结构主义与我们的相关性依然有着留待开掘的余地。后结构主义总是使一种对于认知、身份和超越的政治学的批判成为可能,也就是说,使一种对于任何形式之基础主义的批判成为可能——这也将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考量“文化”这个概念,考量只是盯着“一种”文化是否还有什么意义。由此就需要新的批评模式,而这类模式又不会只是实用主义的,因为实用主义总是要不停地追问究竟是谁的利益、身份和力量被各种争辩和决定所推动。后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反基础主义。可是假使我们不是先行给予政治问题一个基础,我们又能在哪儿开始呢?与自由主义的实用主义即为罗蒂所钟爱的那一类型不同,后结构主义并不接受基础的缺失就一定等于放弃对于真理和正义的全部要求。相反,在德勒兹和德里达的著作中存在一种承诺(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即承诺思考文化的界限以及在此界限上思考将带来政治开放的种种新形式,而它们当然并不就是传统上所规定的那些民主形式。
  金:由于电子媒介的弥漫,近年我们中国学者关于文学存在的命运有很多争论,美国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在中国撰文启动了这样的争论,他担忧电子媒介将导致“文学”的终结。在这些论辩中学者们经常将印刷文化与电子文化尖锐地对立起来。若是从此角度看,当然会有一个“文学”的终结了。作为印刷文化的“文学”具有这样一些意味:它在语言学上是有深度的,有意义的;它是属于精英的,起码要求一个识字的能力。但是,“文学”作为印刷品又发挥着将精英大众化甚或将神圣大众化的作用。18世纪文学在许多情况下是指流行文学,市场取向的那类。当时“文学”因大众化而欣欣向荣。可以说,大众化对于“文学”并非一件坏事。{1}我想了解您是如何看待这样关于文学危机的讨论的。
  科:人们并不把文学文本的电子化形式视作一个危机。相反,现在对于电子文化和电子媒介倒是存在一种轻率的、不加思量的拥抱。例如最近在科学评价的操作上,科研人员被允许提交电子形式或互联网出版物(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著);政府亦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文本的电子化。或许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尽管有种种预言在说书籍形式的文学行将终结,但这样一个终结则是远未出现。不过,您的问题在另一条有趣的思想路线上。假使如您所说书籍这种具体的形式促成了某种精英主义,限制了被赋予特权和能赋予特权的某些材料的流通,那么这样的限制将会怎样因着新的媒介形式而改变呢?一个简单的回答就是,即便在英国也不存在完全自由的对文学的追求,这涉及了更广大的文化修养(cultural literacy)问题。我们看到,一方面是政府在极力推动中学毕(肄)业生进入大学比例的扩大(接近50%),而另一方面同样有力的趋势是使这样的教育与日后的就业挂钩。这意味着传统文化修养方面的教育——标准的人文学位轨道——仅仅适用于为数较少的学生,他们有条件不去跟随直接的职业训练。
  回到您问题的核心,即数码媒介的出现与一个可能的文学危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从积极的角度看,新技术将扩大教育及相关资源的利用,使得教育体制更加开放和多元,而这同时又不需要大规模的金融支撑来改善实际的环境。若从消极的角度看则是,教育上和文化部门最近对此类数码和电子资源的使用已经开始导向同质化,而不是为新材料、新资源开创一条道路。
  金:作为一位文学理论和哲学教授,您可否介绍一下理论以及文化研究在英语学科的情况?否定的或积极的都行。
  科:在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理论的终结或死亡是看得见的。另外还有一个朝着一种实证主义形式的转向,例如注重档案和数据的文学历史主义以及返回到社会学、经验性而非阐释性之模式的文化研究。这种理论之死和终结部分在于对文学之近乎神圣的,用您的说法是,“不可解释的”本质的吁求,您知道,发出此吁求的是那些位于后结构主义中心的法国理论家。不错,可能是应当如此地阅读某些作家是怎样去颂扬某一类别的现代主义,不过这将造成具体文学批评实践的无所作为和瘫痪。因而毫不奇怪,经过1980年代一阵理论潮之后就有一种退却,即退却到各种形式的历史主义、档案研究以及实用文化研究。
  但是,倘若理论竟然变成了一种教条或少数几个法国名字的宗教似的法术,那么这只是因为其更为激进的潜能被忽略了而已。新的文化研究对巴迪欧(Alain Badiou)、朗西耶尔(Jacques Rancière)以及后德勒兹们的接受是有可能如您所提到的造成一种新教条,但也并非必然如此。我们需要抵制另外一种理论的潮流,其中有其独特语境和倾向的欧洲文本被不加质疑地整体引进。现在如您所区别的转向“研究文化”而不再只是“文化研究”则好像预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我们不必从理论退却——我们能够从反思退却吗,假定所谓从理论退却就是这个意思的话?同时我们也不必龟缩在理论之内,而是允许所有这些流别和文本提供新的或许也可能是怪物般的批评模式,这样的模式既不把文学神圣化为不可解释的东西,也不把它视为一种较易消费的文化存在。{2}[责任编辑李华珍]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95年光辉历程和伟大的历史贡献;深刻阐述了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必须牢牢把握的八方面要求,强调了在面向未来中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信仰、勇敢的责任担当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发人深思、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水库移民工作,采取前期补偿、后期扶持等多项措施,水库移民相关政策日益完善,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水库移民脱贫解困工作整体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因种种原因,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移民未脱贫,已脱贫解困移民距离小康还有一定距离。长期以来,我国水库移民的脱贫解困一直是扶贫工作的难点,也是制约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热点问题。为此,民进中央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库移民脱
“毕节模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次生动实践,闯出的是民主党派助力扶贫开发、实现贫困地区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子,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在举国上下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今天,结合民进中央“智力支边”、“星火计划、科技扶贫”、“六个西进”、“定点扶贫县(滦平、安龙)”、“挂职第一书记对口帮扶(坝盘村)”、“西柏坡支教挂职”等活动开
经历多年医改,“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并没从根本上得到改观。由于医院享受的财政拨付份额越来越少,在单位“去事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些医院为了生存,一些医生为了生计,只好在完成创收任务上大做文章,“小病大看”、“过度检查”、“过度医疗”、“医保套现”已成为行业“必杀技”,导致医患之间日渐对立。如果说,近日作为患者的魏则西之死,暴露出“莆田系”对中国医疗市场的深度渗透和中国医疗系统已滑向唯利是图的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江西省委会主委汤建人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在未成年犯中推行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建议》的提案,该提案受到司法部、教育部和财政部的高度重视。7月17日,司法部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处长殷海涛就该提案的办理和落实情况专程来到江西,与汤建人面对面进行沟通。  殷海涛汇报了司法部对提案的办理情况,认为提案所关注的问题意义非凡,在未成年犯中开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
位于上海静安寺与久光百货之间,有一条连通愚园路与南京西路的街巷,目前有部分商业设施和临时网点,而在21世纪初旧区改造以前,这里是一条著名的弄堂,其中有不少西式洋房和石库门住宅,这就是原南京西路1634弄,俗称“庙弄”(或东西庙弄)。许多知名人士曾居住在此,如著名作家阿英、著名社会活动家郑振铎等。东庙弄的东墙外是张爱玲曾经居住过的常德公寓,今常德路上的上海佛教居士林,有一栋楼据说赵朴初居住过。  香
霍懋征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她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从教60年,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49年,霍懋征作为教师代表到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中国共产党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给予她高度评价:周恩来称她为“国宝”,胡锦涛盛赞她“把自己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温家宝为她题词“把爱心献给教育的人”,刘延东称她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大家”……她曾当选为民进中央第六、七、八、九届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
去过桂林多次,每次去总少不了游漓江去阳朔,或者参观芦笛岩和七星岩。早先漓江的水势充沛,游漓江的船停泊在解放桥附近,上船后要走一段水路才看见象鼻山,过象鼻山,气象逐渐开阔,水光云天下,葱白的山簪一座座拔地而起,尽显喀斯特地貌的美妙。这些年漓江水势渐减,登游船的地点就在象鼻山以外,再去桂林开会或出差,觉得桂林变得乏味起来,号称山水甲天下的峰峦在一幢幢威猛的高楼大厦背后露出怯生生的山尖,有点像给每座楼派
我的父亲马叙伦是个很平常的人,他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为中华民族不受外辱,国家自强,人民平等、当家做主、安居乐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早年生活  家里有一幅画,很有意义,也是传家宝。画上有两个人,一个是我奶奶,一个是我父亲。奶奶在织布,父亲在旁边帮忙、看书,说明当时家庭的环境是比较艰苦的。  父亲在《先母叙事》这篇文章里面说得很清楚:他的爷爷曾在北京做官,家在杭州,当时生活条件可能比较好一点。他
不管用陶泥石头还是铜与铁  我都要用长城的风骨和泰山的气概  来做他的脊梁与身躯 顶天立地  尽管他时常俯着身子弯着腰  以稻穗沉甸甸的姿势 劳动  永远的平头  分明是千千万万个厚道本分的老农  容颜,用阳光和风雨  还有些许沧桑  调成古铜色  或者糙米色  甚或泥土的色泽,也许更本色  额头上纵横的沟壑  是他大脑中思想的川流  是他走过的路,扫平的坎坷崎岖  又是新翻开的一铧铧泥土,孕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