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培养兴趣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bb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课外名著阅读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7-9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到底如何呢?据调查统计:有阅读课外书习惯的同学占28.7℅,无聊时才看课外书的同学占43.2℅,极少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占2.6℅。何况这里的课外书还包括一些品味低下的卡通漫画、言情小说、网络小说等书籍,可见,真正有文学阅读习惯的学生确实太少,目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对尚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初中生好读书、读好书的关键。
  一.课内课外超链接,一石激起千层浪
  1.巧借课文,以点带面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初中生阅读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童年》等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挖掘兴趣点,适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名著。如教学《杨修之死》时,我不仅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品析了杨修锋芒毕露、恃才放旷的性格,曹操心胸狭窄、阴险奸诈的本性,杨修之死的原因。还向学生提出“曹操真是个小人吗?为什么他能够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军阀呢?请同学们到《三国演义》中去寻找答案吧!”以此激发学生探索三国历史、认识三国人物、阅读《三国演义》的浓厚兴趣。课后,学生中很快掀起了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热潮。
  2.名著导读课,抛砖为引玉
  课外读物良莠不齐,初中生因心智尚未成熟,课外阅读时在读物选择时容易误入歧途,亟需老师的正确引导。我在教学实践中专门开设了名著导读课,形式上可以由教师介绍名著精彩片段,也可以请学生来谈读经典名著的心得,还可借用多媒体抛砖引玉。目的只有一个:向学生推荐名著,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二.营造班级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环境造就人,耳濡目染的力量是巨大的,班级中浓浓的书香氛围毫无疑问会对每一位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产生很强的感染激发作用。从以下几方面去营造阅读的氛围。
  1.精心打造教室图书角
  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图书角,图书角只摆放报纸杂志,一般来说,《环球时报》《读者》《意林》是必备,另外学生还可推荐报刊。报刊由语文课代表专门负责购买、更换,经费源于班费。课余饭后,图书角往往是人气最旺之地。假以时日,那些原来不爱看书的学生也慢慢成为图书角的常客。
  2.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
  学生想借书时,向语文科代表申请,由课代表出面向校图书馆借出,并做好登记。要求借书人按时归还,并保证书的完好无损。经过一段时间,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蔚然成风,学生的读书热情倍增。
  3.组建班级网络读书沙龙
  鉴于现在的中学生都喜欢上QQ,我班在网络上建立一个阅读QQ群,推选出群主,负责日常事务。课余时间,学生们都可利用这一平台进行课外阅读交流:畅谈读书的收获与感受,提出读书的疑问与困惑,相互推荐好书。班级网络读书沙龙的组建,为班上学生提供了长期坚持课外阅读的精神动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三.开展系列竞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竞赛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之一,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经常在班上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1.開展箴言积累竞赛
  在教室后的班级文化墙上开设一个专栏,每天由值日生推荐板书自己认为最好的经典箴言,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等,同时,要求全班学生人手一本箴言积累册,每天都将张贴栏中的箴言摘抄下来。当一轮展示完毕,由全班学生打分。取其平均分作为学生语文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竞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也促使他们在阅读中要用心品读,提高阅读的品质。此外,全班学生每天都能摘抄一条箴言,日积月累,这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举办故事演讲比赛
  初中生很喜欢听故事,也很喜欢讲故事。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每学期都会在班上举办一次讲故事比赛或演讲赛。七年级举办讲故事比赛,八、九年级举办演讲比赛。全班学生既是参赛选手,又是比赛评委,取其平均分作为学生语文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进行广泛阅读的兴趣。
  3.开展读书征文比赛
  读写结合,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也能很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班经常会开展各种读书征文比赛。既可以是老师根据教材推荐书目的读书征文竞赛,如“《名人传》读书征文比赛”、“《水浒传》读书征文竞赛”等,也可以根据上级要求的读书征文比赛,学生在比赛中获奖,获得了课外阅读的成就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便更为浓厚。
  以上是我对如何激发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举措。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身体力行,勇于创新,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措施,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驱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使之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文化品位,为推进素质教育,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竭尽全力。
其他文献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教师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关键词】培养口语学生倾听表达交流  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是涉及听说方的受主客观条件支配的,始终互动充满变数并有技巧动态的言语行为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
【摘要】阅读是读者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创造的心智活动过程。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四、培养学生阅读训练能力;五、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努力改变过去“一言
【摘要】新课程进行时,语文课堂上三维目标落实的有效做法:在过程与方法中,激情犹为重要,激情可点燃一节课的热情,可谓“激情四溢辉课堂”。语文教学应如下“煽情”:精心设计课堂导语,使之一见钟情,“化清凉为激情”。转换身份,“积极旁观”,从高寒之台走进万生之中,化干戈为玉帛,师生和谐,课堂共鸣。师评,他评,自评,一片好评。让课堂评价来点醒羞涩人,激励好学人,化羞涩为课堂“秀”色!  【关键词】 激情导语
【摘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而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在设计每一个问题时,不但要考虑为教学目的服务,还要考虑为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思維发展能力等素质教育服务,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扩展思路整体脉络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
《历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的理念,就是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教学中,则是要求我们教师调动一切手段和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历史,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价值所在。而历史学科内容林林总总,博大庞杂,学生如何在这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汲取到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