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易错知识点及其例题解析

来源 :下一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cqu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机物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有机物,所以有机物质是非常重要的物质类别。既然有机物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必须对有机物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对有机物的学习,能使我们对生活中基本有机物质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是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学习有机物必须理解有机物质的结构,通过结构来确定有机物的性质。在高考选择题中经常出现一类有机题,这些题目都是给出有机物的结构,让同学们辨别相关性质。这类题目综合性比较强,容易出现错误,是一个难点,笔者总结了如下易错点,同时配合例题解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有机物;易错知识点
  易错点一: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邻位碳上必须含有氢原子
  一、一种合成某药物中间体Z的方法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江苏省百校2018届高三12月大联考)


  A.1mol X最多能消耗溴水中的2 mol Br2
  B.Y 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C.Z 中所有碳原子可以在同一平面
  D.用银氨溶液可以检验Z中是否混有X
  解析:A选项主要考虑酚羟基的性质,酚羟基邻位,对位的氢可以被溴水的溴取代,所以X可以消耗3mol的Br2;B选项消去反应的条件,如果能发生消去反应,邻位碳上必须有氢原子,Y的邻位上没有氢,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选项中Z物质,可以通过分析结构,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共平面,同时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所以可以推断,Z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D选项中Z,X都不含醛基,所以无法通过银氨溶液检验Z中是否混有X;综合以上分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
  易错点二:消去反应的条件选择,卤代烃的消去是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的情况下发生,而醇类的消去反应是在浓硫酸的条件下发生,但是两者都需要控制温度在一定条件下。
  易错点三:当有机物分子中出现基数个氮原子时,分子式中氢原子的总个数为奇数。
  易错点四:手性碳原子个数的判断,要想判断是否是手性碳原子,必须对有机分子仔细观察,找到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个数。
  二、阿替洛尔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江苏省南京市2016高三第二次模拟)
  A.化合物甲的分子式为C8H8O2N
  B.阿替洛尔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一定条件下,化合物甲与NaOH溶液、浓溴水、H2均可以发生反应
  D.阿替洛尔在NaOH乙醇溶液中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
  解析:A选项中甲物质只有一个氮原子,所以分子式中氢原子的总个数应该为奇数个;B选项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C选项中甲物质有酚羟基,同时邻位上有氢原子,所以可以跟NaOH溶液反应,同时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甲物质还存在酮基,所以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D选项阿替洛尔分子中存在羟基,同时邻位上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但是消去的条件是浓硫酸加热,而不是在NaOH乙醇溶液中加热。综合以上分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
  易错点五:误把环己烷当成苯。
  三、解痉药奥昔布宁的前体(化合物丙)的合成路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016江苏省常州市学情调研)


  A.化合物甲中的含氧官能团有羰基和酯基
  B.化合物乙与NaOH水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丙
  C.化合物乙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D.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化合物丙可發生消去反应
  解析:A选项甲物质有含氧官能团有羰基和酯基;B选项乙物质含有酯基,可以在NaOH水溶液加热条件下生成钠盐,不能生成酸;C选项乙物质仅有一个手性碳原子;D选项丙物质中羟基,同时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所以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注意后面的六元环不是苯环。综合以上分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
  易错点六:醇,醛,乙二酸等都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四、黄檀内酯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可由香兰素为
  原料合成(如下图所示)。(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分子中碳原子一定都处于同一平面
  B.①、②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化合物①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
  D.1mol化合物②最多只能与2molNaOH反应
  解析:A选项①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但是②中碳原子不一定共平面,因为空间中的碳原子是可以旋转的;B选项中醛基与碳碳双键都能使KMnO4溶液褪色;C选项①中含有酚羟基,但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所有不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D选项1mol化合物②最多只能与3molNaOH反应。综合以上分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考点很多,本文只是例举了其中的部分易错知识点。同时通过上面例题解析,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应把重点放在分析有机物结构上,因为有机物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有对应的性质。只有掌握好对应物质的结构,才能在解决这类选择题中做到得心应手。
  作者简介:
  左正权(86.6),男,江苏苏州,上海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有效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校教育方式。而在高校外语教学过程中,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构建外语自主学习平台,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平台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外语教学水平。在外语自主学习平台的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了解外语自主学习平台的实际作用,同时要分析外语自主学习平台的应用实践策略。利用外语自主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我国高校外语教学
期刊
摘 要:新时代下教师要用新思维应对教学中的各类问题,并注重课程的开展要从学生的经验以及兴趣入手,让教学更加具备趣味性。小学数学课中教师不仅要对课本的内容做到充分传授,还要尽量让小学数学课更加具备童趣,打造趣味性的小学数学课,这样学生才会在小学数学课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对小学数学课才会更加感兴趣,借助参与、合作以及互动的方式,让小学数学课更加具备活跃氛围。本文分析小学数学课中营造童趣的一些方
期刊
摘 要:习得任何一门语言,都离不开对其语音、词汇和语法这三要素的掌握。其中,最为基础的是语音,于英语也如此,语音掌握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对英语本身的掌握和实際运用情况,尤其体现在听说上。迎合时代要求,在大学英语阶段,开展和加强系统的语音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现状;改进  英语教学是大学基
期刊
摘 要:小学安全教育是如今社会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减少孩子们身上发生的事故并保护好每个儿童已经成为小学安全管理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小学安全教育里当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学校应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安全知识、建立安全意识。老师应该规范学生的行为,加强安全教育,减少潜在的安全问题;经过开展一些安全实践教育活动,实现学生安全意识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小学生;安全教育;健康成
期刊
摘 要: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从民用到国防,由一般传动到精度很高的控制系统,液压技术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在职业院校中如何更好的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从课堂中的引入、讲授、考核、教具使用和实践结合等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能够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好的接受并理解这门课。  关键词:液压;气压;机械  职业院校的生源普遍存在着学生年龄小,初中毕业或未毕业;教育缺失,缺少基本的学
期刊
摘 要:教师胜任力包括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蒙氏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维性,我们从树立教师良好职业心态,促进教师建立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这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科学完整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一个基于胜任力的新型的、规范的教师培养模式,寻求推动教师自我发展和职业成功的策略。  关键词:蒙氏教学;教师胜任力;蒙台梭利  随着社会对教师的作用和地位的肯定,人们给予教师更大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制度要求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塑造学生优秀的品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不能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成为知识的灌输者,更是需要深化课程教育的中心思想,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领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本质是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同时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教师应该遵从课程本质,树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本文中,笔者重点探讨了
期刊
摘 要:思政课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时代性、针对性、思想性和鲜活性。教师用科学的理论培养学生的同时,要重视思政教育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关键词:理论性;实践性;思政;价值底蕴  习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出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内,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将品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育中是当前体育教学的新要求和新理念。本文围绕小学体育德育一体化教学的议题进行了探讨,概述了体育德育一体化的内涵,论述了如何将德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最后提出了小学体育德育一体化的关键注意点,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德育;一体化  小学体育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由于小学生的身体智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因
期刊
摘 要: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国家较为重视高中音乐德育教育,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品德与自身修养。但是,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教师对教育德育功能的认识不足、未正确引导学生树立三观以及不能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其他学科的有效渗透使学生德育功有较好的体现,并且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将音乐教学功能与理念进行深入的结合,以此进行德育理念的有效渗透。  关键词:高中;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