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商英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eblogicdownl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不断全球化,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对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不断增加,为了高效地进行贸易与文化交流,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的商英翻译人才迎来了更为广阔的翻译发展前景,同时将赋予更重大的挑战。因此,我国高校应重视商务商英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符合战略发展的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将对商务商英翻译人才培养进行研究,以提高商英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率,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商英翻译人才。
  【关键词】 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印明玉,杜舸,长春财经学院。
  【基金项目】长春财经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研究(XZ201811);吉林省高教學会高教科研课题:吉林省外宣新形势下高校翻译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GJX2019D469)。
  一、目前商务商英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商英翻译教学方式较传统。目前,多数高校在商务商英翻译课堂教学中,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为指导,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手段。也就是说,教学中以理论灌输为主,然后按照教材固定中的例子进行讲解。虽然部分院校进行了相应的商务商英翻译教学创新,一些教师也尝试运用其他多种教学方式,然而从整体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商英翻译教学的方式明显陈旧、单一,授课教师讲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方式,因此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成为抑制学生商英翻译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导致商英翻译人才水平不高,实际应用能力欠缺。
  2.教材内容和实际需求脱节,教材的质量不高。教材对于商务商英翻译教学至关重要,其是教学主导者展开教学设计的基石,是学习者的主要参考素材。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少高校紧追时代发展的步伐,并没有较快速的更新教材,未能体现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没有及时采纳新词热词,一些 内容与现实的商务商英翻译人才培养需求存在脱节问题。教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商务商英翻译教学与学习的效果。此外,由于教材受到编写团队的水平、编写思维,以及出版质量等因素的限制,部分商英翻译教材甚至出现了内容不严谨、权威性欠缺,核心内容层次不达标,重复性大,适用范围小,结构组织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商英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3.商英翻译人才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善。商英翻译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熟练应用翻译技能。商英翻译人才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还要让其在实践锻炼中掌握扎实的商英翻译实践技能,这就需要借助实践基地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然而,目前国内高校针对商英翻译建设的实践基地较少,学生实践锻炼机会少,且现有的一些实践训练基地建设水平低,缺少必要设备,未与企业建立联系,无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习场景,不利于商英翻译人才实践技能的提升。
  二、商务商英翻译人才培养策略
  1.创新和丰富商英翻译教学方法。高校在培养商务商英翻译人才方面要不断完善旧的培养方案,致力于拓展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满足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不断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如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同时教师应将这些现代的教学模式应用于翻译实践教学中,努力打造教育部所提倡的金课,从而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响应国家的发展战略,可以最新的时事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主的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加以探讨。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能是学生熟练地将翻译技巧运用到翻译任务中,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国家战略方针以及时事新闻的关注度。
  2.合理优化教材。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摒弃内容陈旧的书目,而要选择紧跟时代的、注重实用性的较新的教材。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座谈,通过座谈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更好的选择教材。教师还需要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在选取教学内容时以商英翻译学生的就业方向为导向,同时在教学中开展加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安排,综合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3.优化课程设置,倡导“英语 技能”模式。教学主导者应设定不同的教学模式,将翻译专业技能与人文综合素养有机结合,倡导“英语 技能”的课程模式是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制定培养方案时应结合。一方面学习翻译理论知识,提升翻译专业技能,以夯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对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专业的基础知识进行广泛的涉猎,院系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合理增加礼仪、国学、不同国家文化历史等相关课程的比例,改善商务翻译人才人文素养的培养。
  三、总结
  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在文化、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促进我国文化、企业“走出去”,加深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教育、贸易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对商英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对翻译人才的水平和质量要求也日益增高。但当前的国内商英翻译人才培养与实际教学还存在一些偏差,尚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商英翻译人才的需求。因此,对商务商英翻译人才培养与实际教学进行改革的任务势不可挡,进而改善商英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商英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欧秋耘.基于人才需求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建构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12):107-110.
  [2]宋雅芹.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7(3):129-130.
其他文献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 middle school English writing clas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process approach in writing clas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英语戏剧教学进行探讨。首先阐述英语学科素养的要求,然后陈述英语戏剧文化的教学意义,再分析当前高中英语戏剧课的教学现状,结合戏剧艺术的个性特点,针对当前高中英语戏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找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戏剧课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廖达敏,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
【摘要】农村初中英语入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将来学生的发展前途 。七年级英语首先接触的是音标,音标的学习比较抽象,但是确实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音标掌握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单词能力,而单词的学习又是学好英语的奠基石。学习方法:辨别好其发音规律,正确识记书写形式,带入单词加以练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  【关键词】唤醒;激情;消除自卑  【作者简介】贾宏伟,男,甘肃省甘谷县礼辛
【摘要】这篇文章具体写出了在大学中英语这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关于以下三门学科,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大学英语语言学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语言学理论可以放在关于很多文学类学科的基础部分,所以我们也会讨论它具体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从制订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以团队为基础的语言学研究和学习模式等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的效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视线之内逐渐出现了微博、微电影、微信等各种信息技术传媒。与此同时,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中职英语教学为例,希望通过有效利用微课能提升其整体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英语;微课;教学  【作者简介】兰利元,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它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研究,探索,改进,创新中,围绕着听说读写,老师运用十八般武艺,将唱歌,游戏,表演,绘画一一引进到课堂中,虽然小学生都活泼好动,好奇心重。但公式化的游戏和课堂活动会让学生产生疲倦,渐渐不愿意参加,最初预设的目标也就无法得到效果!将新知作为故事的素材呈现给学生,既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拓展知识面,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得英语课堂更加立体丰富。一、“故事”的有效性  1.融词于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词汇量是根本,可是仅仅有充足的词汇储备是不够的。目前,众多英语教学研究者,都提出来词块的概念,提出英语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词块的积累和有效应用,从而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那么作为词块的背诵,就是对于词块积累的一种好方法。在此我们谈谈词块背诵的必要性和词块背诵的意义。  【关键词】词块背诵;助力;高中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袁芳(1980.04- ),女,四川隆昌人,
【摘要】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课外阅读作为初中英语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一些课外刊物来加强对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课外阅读  【作者简介】余梅,江苏省仪征市新城中学。  近年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基础教育界最令人瞩目的热点话题,从“双基”到“三维目
【Abstract】The topics of students’ motivations and strategies toward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s a an interest to a number of researchers word-wide.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self-regulated learni
【摘要】翻译是跨语际、跨文化的信息传播。在以网络为标志的新媒体时代下,资源共享使译作的陌生感消失;片段式的信息使译作的整体感丧失。因此,加强网络翻译的翻译批评工作,尤其是加强译者的自省式批评极具意义。  【关键词】传播学;新媒体;译者;挑战  【作者简介】郭勤,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Eugene A. Nida 指出翻译是传播。传播要素包括信源、信宿、信息、信道、噪音等。“信道”即传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