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中政治教学肩负着培养高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对于培养高素质具有政治素养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日常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高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出发,积极探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及建议,并作以阐述。以期能对高中政治教学及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我在教学中常常感到困惑。教学中费尽心力地去组织教学,详细地去讲解,生怕有的知识没有教给学生,然而却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反应,学习的效果也不理想。学生在座位上看似认真听讲,却沉默是金、表情木然,作业是一字不差地照搬照抄等等,让人无可奈何。
  难道学生真的就对政治这门学科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吗?为什么学生对其他的学科感兴趣呢?这是我在深思的问题。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我发现,学生怎么学,如何学,取决于教师的教,要让学生对政治学科感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能切合学生的认知点。对此,我在政治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必要性
  高中生还处在青少年阶段,身心还未完全成熟,具有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持久等特点。同时,在这一阶段,高中生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政治概念都较为抽象,在掌握复杂的政治抽象概念时,学生仍需要具体形象和案例讲解的支持,以便能正确理解和领会政治术语和相关概念。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将政治授课的理论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兴趣,自觉地理解和掌握高中政治思想课程理论知识。
  二、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方式、方法HT
  1、好的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前提
  政治课既是一门文化课,又有德育的功能,而要完成这两个任务,必须把课本上的道理与德育的道理结合起来。但是,政治课又有一个特点,道理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对社会了解较少,因此,有一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难学。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深入浅出,使学生能较好地学好知识,明白道理,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课堂导入就尤为重要。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一是运用故事导入。例如在“纸币的产生和发展”的教学时,给学生讲了一个古代人们用金银买商品的故事,使学生对纸币产生兴趣。二是运用音乐导入。特别是下午上课的时候,学生状态普遍不好。放几首名曲,对学生状态的调整有很好的效果。三是运用热点导入。世界变化很大很快,每天都在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情。有时就可以运用新近发生的事情来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运用热点导入,感染力强,会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2、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营造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受教育者,需要从教师那里受到教益,得到关心,帮助和呵护。但是,学生是有着自觉能动性的个体,他们有理想、有感情,对于给予自己的教育时时都会产生接受或拒绝、积极与消极、去做或不去做的反应,由此就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真正地把学生当成接受教育的能动主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利用多媒体,引发兴趣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增加了许多新鲜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与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有些课可以为学生播放精心搜集到的几段录像,包括新闻、时事、焦点等场面,并且配以声音、图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本单元话题的含义,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当堂记住了所学内容,教学效果极佳。
  4、教师要有亲和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些政治课教师认为,政治课因其学科自身具有“特殊性”,要求教师应该以严肃庄重的表情出现在课堂上,在这种潜意识的支配下,他们在学生面前变得行为举止古板、不苟言笑,让学生看到的总是一副严肃冷峻的面孔,课下也很少与学生接触。这种让学生望而生畏的做法,把师生间的距离拉大了,给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设置了障碍。这样,让学生在心理上不愿接纳政治教师,“厌乌及屋”,由对任课教师不感兴趣进而转移到对政治课不感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要想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政治课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深入到学生中去,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贴近学生,亲近学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既可敬又可亲。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地学习政治课。
  5、语言要有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政治课的教学语言有说理性强的特点,但说理性的语言并不排斥语言的生动形象。相反,为了把道理讲得透彻并通俗易懂,要求教师必须运用感染力强的语言。比如,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把深奥难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让学生感到政治课堂是令人愉快、充满趣味性的。
  6、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讨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一问题或某一重点展开讨论。这种讨论既可以是教师设计好的,又可以是学生提出的,还可以是课堂上生成的。教师在设计讨论题目时,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使学生有话可说,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出讨论的题目,让他们根据自己困惑的地方展开讨论,这样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也让学生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成功感,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知识的学习中来。例如,在讲“纸币和通货膨胀”时,我让学生讨论“物价越低越好,对不对”这个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成正反两方,然后各自找理由和对方争论,课堂气氛异常激烈。通过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和全面地看待问题。
  7、设计多样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会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前让学生记、背、题的作业方式,使作业形式多样化,真正实现学生会用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调查报告,如调查某一样蔬菜两个月之内的价格变化情况,并分析变化原因,总结反映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写小论文,探讨里面所包含的政治内容。如在世界气候大会上,各国对节能减排目标和任务有不同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只要我们肯下苦功,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启迪真理的钥匙一定会掌握在我们手中,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志强 .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0.
  [2] 李志林 .浅论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种途径[J].教师之友,2009( 3 )
其他文献
【摘要】情境体验教学是指在教育教学规律的指导下,教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教学任务的要求,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在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情境中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积极情感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情景反思    俗话说的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都不尽相同,教师要随着教学对象、内容和现有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教
【摘要】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学生学好思想政治的催化剂,不容忽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思想政治效率,以此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就是情感教学最根本的内涵。下面我就情感教学的必要性、情感教学的作用、
【摘要】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教了知识却没有形成适当的能力以及课堂教学不能做到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的问题。这一状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课堂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由于缺乏现代知识分类学方面的知识与技术的指导造成了教学设计的先天性不足。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策略    本文根据f12dsfdK:JFD:L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将高中政治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两大类,并对其教学策略的优化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是教师按照课本进行教学,这样长期以来,导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枯燥,理论性较强,对初中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不感兴趣,学习信心不足。那么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使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得更有效呢?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有效教学问题。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精致的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要上好课,首
目的:爱迪注射液是由贵州益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从人参、黄芪、刺五加、斑蝥等中药中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精制提取而成的静脉注射液.该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检测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
目的:  通过临床对照观察金水宝胶囊对证属脾肾阳虚型的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观察服用金水宝胶囊对甲状腺相关抗体的降低水平以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探索一条针对桥本甲
【摘要】思品教学利用身边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适时构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优化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教与学的转变,实现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以达到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一、故事引入,产生动机。二、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三、创设真实情境,启发学生自悟。四、注重情感熏陶,优化行为习惯的养成。五、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动”起来。  【关键词】产生动机模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为该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推广及进一步大样本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
我算《科学投资》的老读者了,自从几年前贵刊增加了理财栏目后,我就一直非常关注,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理财知识。第2期的《2007年不能糊涂选基金》是分析很透彻的文章,给我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实现现代化,特别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这为我国当前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当今时代需要大量会学习、会创新的人才,教育要能大量培养这种新型人才,就要改革我们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现有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