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种很不厉害的“及格线女生”

来源 :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nl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不知道你上学的时候,班里有没有这样的女孩子。她们相貌一般,成绩也一般,甚至连性格也一般,不会说好听的话讨老师欢心,也不具备随时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融入人群的技能,总是显得有点尴尬,为了避免说话时冷场,就习惯性地保持沉默。
  学霸自带气场,欢快、洒脱型“选手”因为可爱而招人喜欢,漂亮朋友更是惹人呵护,最不受待见的就是这种完全不具备热点的寡淡型“选手”,放在今天,就是完全没有话题度。
  既然如此,别人又凭什么关注你?
  于是,飞扬靓丽的青春期是人家的。我们的青春期是暗淡和平淡的双重夹击。
  不是所有的女生16岁时都穿百褶裙,还有一类女生只能穿肥大的校服,比如我。
  不是所有的女生笑起来都有好看的酒窝,不是所有的女生都有柔软的长发和倾国倾城的容貌,还有一类女生长相平平,比如我。
  ……
  所以,到了如今这样一个流行怀旧、青春剧盛行的年代,我每次坐在电影院里,看那些标榜着让人感动得要死的青春电影时,找不到一点代入感。
  我从来没有和班里好看的男生一起吃过饭、喝过酒、谈过诗词歌赋、聊过人生哲学,也从来不会有男生骑着自行车载着我穿越大街小巷。
  我有的只是瑟缩在镜片后面的眼睛,努力地盯着黑板,偶尔打个盹儿,再揉揉眼睛继续做题,看起来很努力,可是不会的还是不会。
  我就这么拼尽全力考进一所不知名的大学。可就像当初永远考不了第一名一样,在不知名的大学里依旧是个不知名的“选手”。
  2
  于是,在大学里依旧循环上演着曾经的一切。唯一不同的是,我开始考虑四年后的工作和人生。我的生活会变得更好?我会更好看吗?我会化精致的妆、穿得体的套装、走路带风吗?我会升职加薪吗?会有我喜欢的人和我肩并肩吗?
  四年之后,我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所有的否定竟然扑面而来。
  妆化得马马虎虎,一个眉毛都要勾勒很久,好不容易在熟能生巧中掌握了这项技能,但又只能认命地发现,除非去整容,这张脸再怎么折腾也只不过是比化妆前看起来精神了那么一点点。
  确实穿了得體的套装,高跟鞋把脚磨得生疼,还不得不去解决工作上的一切问题,一不小心被人穿小鞋很委屈,还要时不时替老板背黑锅。难过吗?很难过。抱怨有用吗?没用。需要哭一场吗?不需要。我需要好好睡一觉,静待明天满血复活,再去做明天的事情。
  我就像《飘》里的斯嘉丽一样,用一双充满斗志的眼睛告诉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你得自己去奋斗。”


  毕竟,18岁的时候,你敢说你委屈、你想哭、你难受,可到了25岁时,你就算真的委屈、真的想哭、真的难受,也只能先把工作做妥帖,说声“好”。
  没有人会包容一个成年人的坏情绪。
  3
  这个时候你的内心又要开始动荡,任何阶段都会有的难题,你不见得能找到答案,可难题从来不会等你有了答案再出现。
  不知道应不应该换工作;不知道如果换一座城市重新开始能不能适应;想用心谈一场恋爱,可遇到的人不靠谱,又不停地被家人催婚……
  你看,我们就这么一路普普通通地走过来,成为那种最不厉害的女生。
  当年门门考第一的学霸好厉害,住在隔壁的姐姐钢琴弹得好厉害,有个和我们年纪相仿的朋友已经年薪百万了,好厉害!
  他们都好厉害,而我们这种和厉害不沾边的人就这么被边缘化了,站在一条透明线上,成了名副其实的“小透明”。
  可是,不厉害的我们,这一路放弃过吗?没有。
  当年那一张张得了60分的试卷,曾经被哭花过很多次。怎么办?只能一道道继续做题,做更多的试卷,哪怕把整张卷子背下来,慢慢地也可以得到65分、75分甚至80分。
  如今,没有附加光环的我们,只能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好,可能升职加薪会来得晚一点、幅度小一点,但终究会来。
  长得不好看,身材不太好,也没有放任自己,还是尝试精心地化妆、健身、控制饮食。我们在及格线上徘徊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让自己一路跌下去,还是一步步地越过那条小透明的线,去做一点尝试,求得一点进步。
  也许好多年过去,在其他人眼中,我们还和年少时一样,只是不漂亮、没有才华、只能称得上善良的女孩。
  可我知道,这些年来,从60分通往100分的路,我走得有多慌张、多忐忑。
  16岁的时候,我对着镜子微笑,希望能笑得可爱一点,这样也许可以稍微赢得那么一点喜欢。20岁的时候,我读书、写作,希望在这个世上,也能掌握可以令自己骄傲的技能。24岁的时候,我毫无保留地对待我的工作,希望能做到最好,哪怕不被重视。26岁的时候,我终于开始直面自己的不厉害,去尝试争取更多的加分项平衡自己的不厉害。
  4
  或许你也和我一样,活得认认真真、竭尽全力,却不具备得到100分的殊荣,甚至有可能这一生也只能得到80分,可那又怎么样呢?
  我走过了60分、65分、70分、75分……我把跨度缩小再缩小,终于走到了我自己想要的地方。
  我站在这里,我很好。
其他文献
曾经不断地下定决心,要让每一天的日子过得更好。  早上起来,要筹划这一天到底怎样才能过得更好——如何安排各种工作,如何安排各种交往和应酬,如何挤出时间读书,如何给家人更多的时间,如何能够尽量做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忙于只做紧急的事情。  但常常人算不如天算,几乎每一天的计划都会被各种意外干扰打断。  年底的时候带儿子去滑雪,没有想到轻轻摔了一跤就导致右脚踝骨折。伤筋动骨一百天,我三个月的计划几乎全部重
期刊
1  燕子是位非常上进的女孩,上下班路上、跑步时、甚至上厕所时都在学习。  看到新书推荐,她觉得该买;看到好课推荐,她觉得该学。结果燕子掉入买买买、学学学的怪圈,越买越想买,越学越学不完。  有时她会陷入选哪门课的纠结,面对限时优惠,固定的金钱额度,她也会陷入挣扎。  她开始焦虑,就算自己24小时一直学,想学的东西也是看不见边际的汪洋大海。  时间精力的有限和爆炸般的信息知识似乎是永远无法调和的矛
期刊
01  有时候,安阳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失败,大学毕业两三年了,还要周末出来做兼职补贴家用。  无非是因为某天在下班回家的地铁上被人推搡了一把,摔坏了新买的Kindle,她一气之下,逆着人流挤出地铁,找到最近的一家4S店,掏出所有积蓄购了一辆车,欠了银行一大笔债。  “一千块的Kindle和十几万的车哪个贵?挤地铁挤久了脑袋也被挤坏了?”  闺密听说了她的光荣事迹,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毫不留情地嘲讽
期刊
1  最近与做人力资源管理的女友小聚,聊天中,她分享了一个工作发现。  这几个月是求职旺季,女友每天需要翻阅很多简历和求职信。有天她统计了一下,在这些简历和求职信中,用“虽然……但是”关联起来的句型高频出现。  比如,应届毕业生说,虽然我所学的专业不对口,但是我愿意学习;转行求职者说,虽然我缺乏工作经验,但是我愿意努力。  女友告诉我,她刚入行筛选简历时,收到一个刚刚毕业女生的求职简历。女生诚挚且
期刊
1  一年前,H的朋友三番五次邀请她加入创业公司,物质上给了承诺,情感上也给了足够安抚,H脑子一热,辞去了工作风风火火地加入了新团队。  但大半年后的现实是,公司没有如期拿到融资,H自己也没拿到应该兑现的项目提成。她找拉她入伙的朋友谈,朋友说:公司条件不允许,你再等等,你看我也一样,每个月就拿死工资,咱们再坚持坚持。毕竟咱们关系这么好,你也不是个只图钱的人。  H想辞职,但她没好意思开口,好像这一
期刊
01  毛毛要疯了。  他挠着方向盘,心说,这百分百是个女司机!三分钟了,那辆宝马X5堵着车道,怎么也倒不进车位,宝马车正好挡着后面的小飞度,小飞度里坐着毛毛,而毛毛此刻尿急。  毛毛跳下车,大步走过去。他拍着车窗,怒气冲冲地叫:开门开门,我来倒车,不用谢我,我不是好人。车门怯怯地开了,女司机唰地鞠了一躬,怯怯地开口: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挡住你。  毛毛倒吸一口冷气,哎哟,还是个大美女。  厦门莲
期刊
01  我跟陈心台的关系,有着笨拙的开始。  高中入学军训的第一天,我因练习五分钟站姿时开小差被教官罚做仰卧起坐50个,就在我数到49的时候,我被一个温柔的声音停住了呼吸。那个声音说,那谁,教官让你归队。我抬头一看,是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女生,应该是隔壁班的,因为我们班跟隔壁班组成一个方阵,而且我可以确定我在我们班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女生。  我说,我不叫那谁。我叫贺新凉。  她说,哦。贺新凉,教官让你归
期刊
一  我站在周雨彤家楼下大声呼唤她的名字,手里拿着一封早已备好的情书。一字一句地念着:  如果有风,那一定是我在想你;  如果有雨,那一定是我想泡你……  还没念完,我就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泡了个“落花流水”。我抬头注视着两手叉腰靠在阳台栏杆上的周雨彤,嚣张跋扈的眼神丝毫没让我有一丝恐惧。我看她看得入迷,丝毫没有被刚才的“大雨”扫了兴致,周雨彤看我依旧死乞白赖地站在那儿,转身离去,紧接着又是一盆清
期刊
很多年前,小编迷上宫崎骏的时候,觉得能够与宫崎骏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在老爷子的镜头里,我们总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干净纯粹,简单而美好。  《幽灵公主》  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世界都叫做家乡,我一直向往的却是比远方更远的地方。  《魔女宅急便》  從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只有靠自己努力。学会长大,学会承受,学会哭过之后,还可以微笑地拥抱爸爸妈妈。  《龙猫》  生活
期刊
1  “夏小沫,你怎么连鞋子都不会穿啊!”上小学第一天,季之桥站在我家门口,一脸嫌弃,看着我妈弯下腰给我穿上粉红色的小皮鞋。  “就是,小沫,你看看桥桥,人家可还比你小半岁呢!”  我看着比我矮半个头的季之桥,听到表扬的他满脸写着得意,我别过脸,噘着嘴,一声不吭地出了门。  “小沫,你看着点儿弟弟,两个人牵着手走!”妈妈在后面叮嘱,我全当没听到,季之桥跟在我后面,叨叨叨地没完没了。  “夏小沫,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