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的分析

来源 :河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sun0702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念,也是执政党的价值取向。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这一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三农'问题,科学发展观,改善弱势群体的经济社会地位。
其他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本。本期的这组文章,汪振军教授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价值,对其如何传承作了具体的思考。
“班春”即颁布春令,“劝农”以劝农事,“班春劝农”指的是古代地方官颁布的督导农耕的政令。明代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至二十六年任浙江遂昌知县。每到
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内容博大。其中,在老子的一系列辩证命题中,都体现了正言若反的特点。在庄子看来,欲还大道,需绝圣弃智,同时,“道”的特点之一即为“道不可言”,欲还大
强县扩权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但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发达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较明晰的市县之间职能定位以及较完善的市场监
近年,中国人关于国祭、公祭的争论,实际上是表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意义建构与意义冲突层面上的重大问题。对于传统圣祖实行国祭或公祭的关键,不在于祭典的操办及其国家形
苏绣,是纯正的中国风骨,但它又溶解了最地道的西洋血液,是传统手工艺中最不传统的技艺。这种技艺已有两千多岁高龄,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产业链正蒸蒸日上,似乎没有老去的
加强文化强省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自2004年徐光春同
在旱季的金伯利高原的一个夜晚,导游大卫载着我们从古老的红岩地貌景区返回。车行在颠簸的鹅卵石路上,四周是空旷的荒原。一条漂亮的银河横卧在我们头顶上空,如缀满碎钻的缎
在2000年来的历史长河中,泰宁地缘偏僻,一度交通闭塞,过去的泰宁是寂寞而鲜为人所知的。造化的神奇,仿佛就是为世人藏宝。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拿着地图,两次想到泰宁都没有成行,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