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农业转型升级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411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在这种大背景下“互联网+农业”应运而生。“互联网+农业”是在互联网与农业结合中创造新的价值,追求跨界融合,发展新形态、新业态。农业借助互联网,对市场、产品、技术、资源等信息进行广泛收集和专业分析,重塑整个农业产业链,可向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农产品、更低廉的销售渠道和更完善的售后服务。
  “互联网+农业”不单是营销层面的电商模式,也包括互联网技术深刻运用到农业生产的智能农业模式。农业信息化、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都是互联网在农业上应用的体现。
  首先,促进农产品销售模式升级。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是创造顾客。“互联网+农产品销售”,让農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透明,改变农产品消费市场,可吸引和聚集大批消费者。
  其次,促进农业生产智能化。互联网带来的农业智能化浪潮,是以计算机为中心,对当前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将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品质控制能力,增强了自然风险抗击能力,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推广。
  第三,促进农资电商转型。农资产品包括农机、化肥、农药、兽药、种子等,其中大部分品种可以标准化,符合多次购买特征,适合电商模式销售。“互联网+农资市场”,可从生产、流通、营销、服务等各方面改善农资供应。
  第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互联网+农村金融”覆盖面广,取得了很大成效,在小额信贷和农业保险领域格外明显。通过互联网的信息采集能力以及大数据分析能力,可显著降低农业保险赔付率。
  需注意的是,推进互联网和农业的融合,应着眼整条产业链,而不是一个点。同样,“互联网+农业”融合而成的农产品电商,不单是把农产品搬到网上售卖,而应该考虑对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和革新。
  作为“互联网+农业”这场变革的主体,农民能否接受互联网的洗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农人”,才是互联网与农业进行深度融合的关键。新农人群体的形成是互联网赋予“三农”的必然产物。随着农村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的应用推广,未来的农民都是“新农人”。“互联网+农业”首先要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为目标,要让农民增收得利,而不是打着各种旗号到农村去圈地圈钱。只有真正为农民增收提供帮助的“互联网+农业”创新,才能获得农民发自内心的认可,才可能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
其他文献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人的最高理想,家国一体,治家也成为治国的一部分。为了治家,中国古代产生了一系列的家训,其中最为有名、流传最广的,则是北齐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  颜之推祖籍山东琅琊临沂,其九世祖在西晋末南渡,迁居建康。颜之推祖父时,举家迁往江陵,颜之推约在梁武帝中大通三年(531年)出生在江陵。颜氏家风家教严密,颜之推后来记载,他幼时与兄长一起接受家教:"晓夕温情,规行矩步,安辞
期刊
2015年4月,中央公布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中,对理想信念的强调引人注目:着力解决理想信念动摇、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宗旨意识淡薄、忽视群众利益、漠视群众疾苦,党性修养缺失、不讲党的原则等问题。对照中央的强调,按照“三严三实”教育要求,我们在认真反省、认真检查的同时,必须高举理想的旗帜,鼓起信仰的风帆,在践行“三严三实”中做一个有理想的追梦人。  高扬理想之帆,追逐时代梦想,必须深刻理解“三严
期刊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最重要的特征,一是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二是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换。第一个转换已接近完成,从金融危机前2007年14.2%的高速增长转换到2014年7.4%的中高速增长区间。第二个转换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仍明显滞后于第一个转换。可以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与第二个转换明显滞后是分不开的。因此,今后一个时
期刊
2015年11月2日,新华社公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如果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制了土地制度的“改革蓝图”,那么这一《实施方案》就是落实改革目标的“改革路线顶层设计图”。执行和落实好这个《实施方案》,中国农村改革和农村的发展将掀开新的一页。  农村改革的“牛鼻子”   在笔者看来,这个《实施方案》最大的亮点体现在以下两个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近年来,重庆市江津区把“农业、农村、农民”与“生产、生态、生活”有机统筹起来推进,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2014年,全区成功创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4亿元,其中增加值69.5亿元,居全市第一,初步彰显了农业生产之强、农村生态之美、农民生活之富。  一、抓农业生产致力于“强”  根据中国科
期刊
续三  30.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政策  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6亿元转移支付资金,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按照不超过单个设施平均建设造价30%的标准实行全国统一定额补助,扶持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和烘干房等三大类18种规格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实施区域为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福建、河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期刊
巫溪县地处渝东边陲,大巴山东段南麓,与鄂西陕南接壤,境内山大坡陡,九山微水一分田,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近些年来,县委县府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头戏,强力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今年5月,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明确,要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升级。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巫溪农业综合开发要实现上
期刊
忠县处于三峡库区腹心,有88公里长江岸线,有着良好的地理位置、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柑橘。  柑橘既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还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对长江库岸绿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柑橘产业成了忠县的特色产业、生态产业、经济产业,忠县农业综合开发便与柑橘产业有效结合,助推了忠县特色产业发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扶优培强了柑橘产业。  优化布
期刊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大形势。巫山县作为国家重点贫困县之一,扶贫攻坚自然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有的同志讲,扶贫攻坚已成为当前的“天子工程”,特色效益农业工作靠边站。但笔者以为,绝不能矫枉过正,本末倒置,而应理顺二者关系,把握重点,协同推进。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而推进扶贫攻坚是助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只有努力实现特色效益农业发
期刊
11.6%  一季度,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6元,增长11.6%。  1081万亩  今年全市播种小春粮油1081万亩,其中油料播種面积364.8万亩,粮食播种面积716.1万亩。  526.6万吨  一季度,蔬菜供需两旺,上市品种丰富、数量充足,价格平稳,均价低于全国平均13.1%。蔬菜产量达到526.6万吨,增长5.1%,有效保障了节日市场供应。  581.8万头  受生猪价格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