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举办首届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开放日活动等2则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b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岩市举办首届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开放日活动
  
  11月26-28日,龙岩市首届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开放日活动在连城特殊学校召开。
  这次活动,首先举办了聋哑儿童书画比赛和培智班儿童烹调比赛。各县(市、区)特校均派学生参加比赛。孩子们的精湛技艺令与会者赞叹。接着,连城特技展示精彩的语文、数学、学前语训等观摩课,受与会者好评。最后,该校全体师生还为全体与会代袁表演了一场精彩的歌舞、诗朗诵、武术和阳光体育活动,体现出身残志不残的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其中,全体教师深情的诗朗诵,表达了特校教师对残疾孩子的深情厚谊和对特教事业的忠诚。
  参加这次活动的有龙岩市各县(市、区)教育局分管局长、校长、教师、小学教研室教研员等共计100多人。
  举办这样的活动,将对龙岩市的特教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刊特约通讯员 陈建光)
  
  “相约名师,聚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厦门举行
  
  由本刊主办,厦门市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及厦门市东渡第二小学、厦门市梧村小学共同协办的“相约名师,聚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于12月29-30日在厦门一中和厦门六中成功举办。
  徐州的于永正。威海的支玉恒,杭州的王崧舟,南京的孙双金,是小学语文教育界的顶级名家。在两天的时间里,四大名师连续上了两天公开示范课,课堂内容涉及作文、阅读和古诗教学。除四位大师级专家外。我省“小学语文教学新锐”——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的何捷、厦门英才学校的吕云萍也献上了精彩的示范课。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教师参与了教学活动,大家都感觉大开眼界,收获颇丰。
  这次“相约名师。聚焦课堂”研讨活动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创办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而且是其中规模最大的。
  (本刊记者 夏可心)
其他文献
在一次市级送课下乡的活动中,我有幸听了一位教师执教“9加几”。虽然这位教师上过很多公开课和优质课。但面对我们这儿的农村孩子,一节课中却几次出现了冷场的现象,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根本没有进入学习状态。许多教师都归结为这个班级的孩子前面学的内容不扎实。农村的孩子回答问题不积极,因为这位教师在其他地方上过几节课了。效果都不错。为什么同一个教学设计面对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呢?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上课教师
期刊
孩子,很高兴,你今年能如愿跨入重点大学的门槛。朋友们都说我们的教育很成功。我们也备感欣慰。毕竟,十几年来,为了尽父母的责任,我们尝遍了酸甜苦辣,尤其是你妈妈。你上大学,我们特别感谢你的老师们,是他们的无私关怀与爱护才使得你健康成长。你一定也有着同样的感受吧?  我们都很希望把你培养成理想中的人才。十八年的家庭教育之路走来,算是有了感悟,有着成功,还有不少失误和遗憾。我也知道,许多方面我做得不好,甚
期刊
秋天来时,载着外甥女妞妞去海边捡贝壳。回来的路上,妞妞指着一大片黄灿灿的稻田问我:“那地里长的都是啥呀?”我告诉她,那些都是水稻,农民伯伯要先插秧,后施肥,等它长出稻谷了,然后再收割,把稻壳去掉,就是我们天天吃的大米了。  “噢,我懂了!”妞妞拍着小手欢呼起来。我却忽然想起本学期人教社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有点弄不明白了。这是一首赞美秋天的诗歌,其中写道,“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
期刊
新课程下,我们需要对过去的评课方式进行重新审视。评课是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评课活动是使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下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听评课实践,谈谈评课的关注点。    一、关注学科特点    语文教学基本任务是培养
期刊
风裹挟着凤凰木的树叶舞蹈,初冬的厦门却涌动着融融的暖意。好不容易争取到参加在厦门举办的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语文观摩研讨活动,难捺喜悦。走过这短短的两天,收益良多。支玉恒老师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背诵;王崧舟老师以“情感”作舟楫,带学生感悟慈母深情;于永正老师以“生活”为源泉,使学生“把作文写得有声有色”;孙双金用“诗歌”做衣裳,让学生感悟“情致语文”的独特韵味。本土青年名师何捷以“游戏”为
期刊
大凡,小男孩都喜欢养蚕,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在乡下的学校,每到了春天,春雷一响,谁家的小男孩书包里谁没藏着一盒一盒小小的蚕呢?课间或放学后,三人一堆、五人一伙,拿出心爱的蚕宝宝,在互相攀比或在做着蚕的“交易”呢!
期刊
儿子在和几个小同学一起开心地玩泥巴,满身满脸弄得都是黏糊糊的泥巴。可是,我没有阻止他。我拿出相机,在他们投入地玩耍时,把他们的开心给拍了下来。他笑得多开心呀,我不由得回到了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生活同样也充满了欢乐,带给我欢乐的仍然是这看上去脏兮兮的泥巴。  家乡有一种红色土壤,粘性很大,我们把它叫做“胶泥”。夏天放学后,我和小伙伴把“胶泥”从洼地里挖来,找有水泥面的地方摔打。当时学校有一个乒乓
期刊
评课,有助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切磋教艺、交流经验、促进成长。新课程打破“只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而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以教定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模式。    一、树立“生本”意识,更新评价理念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本次课改的核心理念,
期刊
笔者认为,根据学科课改的精神与新的教育理念,评课是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中肯的意见,并形成集体的共识,在一定意义上对以后的课堂教学起到导向作用。现以《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规则在哪里》为例,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从教师角色定位、确立现代德育理念的角度评价    现代德育理论指出,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观察、体
期刊
一朋友在县里下乡,走马观花,马不停蹄。一天去了七个乡镇十三个学校。没走几家,朋友就开始视觉疲劳,因为同一个县里的学校总是大同小异。  一间中学的校长办公室在二楼。经过楼梯拐角,迎面的一面镜子显出朋友有点疲惫的脸,因为前天晚上没有睡好。朋友无奈地笑了一下,同时发现了镜子左边写着几个字:“今天,你笑了吗?”  约半米宽一米高的镜子并不起眼,字也并不整齐,是红色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的即兴涂鸦。这个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