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的启示

来源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引自国外,虽在国内实行已有较长,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我们学院生科院自2017年建立以来一直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该篇论文尝试以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并解决,以期能够为在本科生导师制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有所启发和指导。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积极心理学;启发
  引言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源自英国牛津大学的教育管理模式,但其在国内的实行效果并不理想。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有利于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心理学中的许多理念或许有助于解决本科生导师制中存在的学生和导师方面的问题,充分挖掘学生和老师的潜能,有利于他们各自的发展并且共同推动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高效实施。
  一、积极心理学和本科生导师制的简介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1,2]。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该只致力于损伤、伤害和缺陷等消极品质的研究,而需要将重点转移到人类的优秀积极的品质上来。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心理也随之会发生巨大变化,许多心理层面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就可以维护人类的心理健康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我院于2017年建立并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并且開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但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在国内学校实行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普通人的积极积极品质,致力于挖掘人类的潜质和强大精神力量,这或许能为解决本科生导师制下学生和老师的精神层面的问题给予一定启发。
  二、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主动性 从我院本科生实行导师制以来,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因为学生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几乎都是被被动灌输各种知识以为了更好的应付各种考试,所以长久以来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
  2.导师资源配备不足 我们院刚建成不久,还处于师资队伍的扩充和完善的阶段,特别是学生人数也是逐年增加,但老师的扩充速度远比不上我院学生的增长速度,所以不难看到在未来几年里我院的生师比也会不断攀高。同时,教师们不仅要教学,还有相当繁重的科研任务。因此,导师指导的实际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3.考核评价缺乏量化标准 在我们院本科生导师制虽然实行已有三年,但是并没有相关的奖惩评价制度。由于学校和学院相关制度的规定,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繁重的科研任务,更是被迫充当本科生导师这一角色。身处于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教师对于导师应该要承担的责任敷衍赛责的情况极易发生。相对而言,从事教学和专心于科研研究在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增加自我成就感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当丰厚的报酬,为自己的职称晋升添砖加瓦。这就必然导致教师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工作中去,而对导师的工作敷衍了事。
  三、积极心理学对本科生导师制问题的启发
  1. 突出学生主体位置,重视导师与学生的联系 在本科生导师制下的学生需要化被动为主动,加强对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与此同时需要人为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营造学生和导师之间轻松愉悦的氛围。积极心理学启示我们,在导师对本科生进行培养时需要更注重学生身上的美好品质,挖掘其内在潜力并且鼓励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幸福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到天赋的体现和发挥。因此,打造导师和学生之间融洽愉悦的关系氛围,有利于导师和学生双方的天赋的体现和创造性行为。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注重对导师的培养 导师作为本科生导师制中处于主导位置的一方,导师的科研指导水平和指导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发展,并且关系着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的发挥。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导师指导能力的培养是举足轻重的。学院学校需要给老师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和自我提升平台和奖惩制度。其中,对于我院现有的研究生导师,学院和学校需要提供自我建设,自我提高的平台,让现有本科生导师掌握本科生导师制下指导学生的正确方法,从而促进导师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探索挑战,最后更好得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高校的扩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实现“大众化”与“高质量”的统一,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学院和学校必须尽快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并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和文件,积极营造有利于本科生和导师自身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以利于高素质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院学校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志宇.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科学咨询,2018(45):119-120.
  [2](爱尔兰)卡尔著,丁丹等译.积极心理学(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开始与教学融合的越发紧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规避教学过程中的枯燥感,将难以理解的知识以一个新奇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能够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基于此,本文将探索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探索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地理;策略  在互联网和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高中地理也呈现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高中历史教学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模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更需要注重以人为本、以史为鉴的学生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历史核心素养水平。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具体策略;教学课堂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要求高中历史教
期刊
摘要:新课改提出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强调立德树人等育人理念。家国情怀是思想道德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组成,初中地理教学具有渗透家国情怀的责任,地理教师向学生渗透家国情怀责无旁贷。地理教师在开展家国情怀渗透工作时,应找准切入点,将家国情怀与地理教学融合在一起,避免给学生浮于表面之感。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初中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具体策略,推动初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地理;家
期刊
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成为现代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成功教学的基础,而且是进行各种教育决策的基础。  一、评价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进行不同分类。  1.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按评价目的可以将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分为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奖惩性评价的目的是根据评价的结果对教师进行奖惩,它将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奖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教师晋级、嘉奖、降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大力发展,引入了先进的医疗器械电子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由于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结构较为复杂,同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所以在开展医疗器械电子设备检查和维修时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能够保障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稳定运行,人们必须全面了解医疗器械电子设备常见的故障问题,同时采取针对性的维修技术,避免医疗器械电子设备受到影响,更好地发挥出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功能价值。
期刊
摘要:物理是初中开设的基础学科之一,物理学知识相比其他知识较为抽象,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升物理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是当前物理教学的现实需要。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物理教学手段无法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将结合核心素养的理念,探讨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方式,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学生物理知识水平为主要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
期刊
摘要: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主要是反映我国社会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为此所作的创造而不断积累的重大物质文化遗产财富,它们不仅是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情感等重要文化载体,也同样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中华文明民族精神的宝贵结晶。随着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体系建设战略进程的持续推移和不断加快,人民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深度和层次发生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文化
期刊
新农保业务档案是指在办理新农保业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和保存利用价值的专业性文字材料、电子文档、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新农保业务档案涉及符合参保条件农民的参保登记、保险费收缴、基金划拨、个人账户管理、待遇支付、基金管理、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环节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对参保农民权益的真实记录,是确定参保个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制度实施以
期刊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厚的财富;我们熟读历史,了解不同领域的文化知识,就是为了更好的探索未来。我好奇我们年轻的一代置身在这样的文化中却没能了解它。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们年轻一代身上反应出来的是断裂,然而也正是这样的断裂让我们
期刊
摘要:新时代,科学合理地规划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重要性作了系统地分析,并探究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的规划方案。  关键词:新时代;跨区域综合交通;规划  科学规划跨区域综合交通和运输网络体系对于营造一个理想的国土空间以及对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起到了支撑、引领、保证和提供服务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需要科学前瞻性的做好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