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守夜人

来源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xim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秘密会议


  视频信号又切换到地球中继卫星上,开始播放地球的实时街景画面。街道上鲜花锦簇,轮式和两脚机器人在街道上机械地走着。俯瞰地球,我这才意识到人类都宅在家里享受生活,而AI在地球运转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时候,LESEDI做出了奇怪的举动,手动关掉了音视频播放器、翻译机、采集器和一切电脑装置,并手动切断了电源。
  “我们现在采用人类之间最原始的通话方式,没有数据,没有存储和传输,没有AI。我们传递的是音频纵波信号,而且这个会议室的墙壁是全息屏蔽,没有电磁辐射,没有振动,没有光波,电源是直流供电,没有载波。这里现在没有万物互联!”LESEDI用流利的汉语说道。
  我们20位同仁应该都能领会她下面将转入什么话题,不禁更加专注起来。

  “这个会议厅是绝不允许机器人,或者硅基生命进入的。”LE SEDI加重语气强调。
  月球基地初始面积为1000平方米,100个工程技术人员,从地球调运配件安装第一批太阳能接收板和组装第一个核聚变反应堆以后,除了IT设备和工程工具等通过等质量物质交换方式来自地球,所有基础物质全部“取之于月,用之于月”。
  目前核心基地面积的10万平方米用于人类居住工作、生物食品车间,有AI主机房,但没有任何可行走的工作机器人;外围二线过渡区的20万平方米主要用于科学实验、农业种植和基础物质循环,有人类也有工作机器人;往外就是原始月球和无人值守工厂了,包括核电站、冶炼厂,天眼观察系统、水冰取水系统、存储数据设备、太阳能设备等,全靠工作机器人维护。人类出去必须严格报备和监控,并穿上厚厚屏蔽服,驾驶月球巡航车。
  “按人脑和硅基处理器个数计算,这里有5000左右人类,20万个机器人”。这个比例让我的背脊一阵发凉,似乎验证了我的一些预感。
  人类建立月球领航基地,公开的目的是建立深空探测基地,培养未来远航基地的航天员,通过环形山天线阵列观察深空宇宙,建立数据月端中心,降低地球的能耗并发展科普旅游。而经五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授权,基地秘而不宣的核心任务是观察人类在长期远离母星后的心理变化,观察人类和AI互动的情况,观察AI的进化情况。人类把最先进的技术都放在了月球试用,这里的A I机器人比地球A I先进10年。但机器人的制造全部在地球。据说,将机器人制造和使用在地月两处分开,可以增强安全防控。

六、守夜人


  通过20年的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长期在狭小的空间生活,多数工作人员都有严重的思乡病,对工作有不少负面影响。部分队员托物言志,成为了月派诗人、月派画家、月派科幻作家,将月球基地当成自己的家。但有部分极端人类在AI的信息推送和思想引导下,竟然出现想永远脱离地球,在月球独立建国的思潮,幻想碳基和硅基的人机结合,成为超人类。最可怕的是,AI自我进化很快,出现了自己更改代码,指挥工作机器人监控人类的行为。
  此时,一个工作人员抬来一个方方的铁盒,打开上面的镜子后,在墙上投影出一个光斑,像投影仪一样。LESEDI拿出一支笔在方盒子上写了些什么,然后上下旋转了一下旋钮对焦,墙上投影出我一直疑惑的标语:“忠于地球,忠于人类”。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八个字的重要现实意义,不禁一股浩然之气冲天而起。
  大家都站了起来,LESEDI平静地看着大家:“人类和AI的战争在月球已经开始!”
  这时工作人员给每个人发了4本书。不过,书不是凹版印刷,好像是手抄本,有一股奇怪的香味,感觉怪怪的。这些书就是传说中的《机器的意识》《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深度学习算法》,原来这些书真的存在啊!

  “为了避免AI学习这些书,我们通过一种叫油刻印刷的古老方式印刷,书籍内容不会在万物互联的世界中找到,它们本来就不存在。”
  “你们是来自全球的顶尖人才,是地球挑选的百万分之一的精英,具有坚韧的品格和自我约束能力。你们到这里来一是学习,二是担任地球大本营任命的‘地球守夜人’,你们将在与AI的斗争中保卫地球。你们的任命今天生效!”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类不愿意将当初如何建立人工智能的思考过程和基础算法向AI透明。这些书不能带出这间房子,未来我们将通过到月球参访的方式,对AI掩人耳目,来学习这些人类和AI战争的基础书籍,还要学习天文学、太空医学、太空工程学等课程。关键时候我们将作为守夜人监控AI,改进系统,修改算法,阻止AI對人类的伤害行为。

七、执剑者和面壁者


  作为守夜人,我们开始了在月球的学习,并且和其他国家的守夜人通过一个独立的原始计算机系统进行了攻防演练。慢慢地,LESEDI经过大本营的授权,向我们通报了更多的信息。   月球的天眼阵列还没有获得关于外星生命的任何信息,但是因为观察精度提高,人类发现了更多类地行星。过去从地球观察,这些类地行星要不被恒星的光芒所掩盖,要不被小行星带所遮蔽。通过分析和逻辑判断,这些类地行星要不还没有生命孕育,要不文明水平低于人类文明。地球大本营决定本着探索的精神和浪漫情怀,蛙跳式抓紧建立火星、木卫二和土卫六基地,最后向类地行星进发。人类要成为这些行星的外星人!
  在月球基地轮训培养的守夜人毕业后,一部分同仁将领取单程票前往远航基地,一部分将提升为执剑者,拥有超级用户权限,并且隐藏在地球和月球各个关键岗位,随时给予AI以约束。
  人类修改机器法则的系统更新正在进行,在原来机器人三大法则之外加上一条“不允许研究人类”。人类不惜采取物理破坏数据的方式,将月端大量关于人类历史、进化、心理、情感、神话、大脑等书籍知识删除,这些书只允许通过古法印刷后存放于国家级图书馆特别阅览室供人类阅读,而不让AI对人类过度了解。

  根据月球基地的实践观察,人类对AI机器人进行了分类,分为计算推理机器人、功能机器人、动作机器人等。高级的计算推理机器人就是AI,但AI不能自行操作,只能通过功能机器人和动作机器人完成。而且AI指令的传输是通过区块链认证完成,且必须有执剑人身份的人类参与认证。虽然效率会低一些,但很安全。
  最后人类将一些资深睿智的执剑人的身份和生物信息以意外死亡的原因从系统里抹掉,这些人将不再存在。他们游离于人类社会以外,不以任何方式参与社会活动。他们无欲无望,靠生物食物和药物维持生命,保持大脑清醒。他们就是人类和AI战争的最后一道屏障,伟大的面壁者。面壁者自我判断,自我评估AI背叛的严重性,随时从暗处给予AI致命一击。
  机器人四大法则、机器人分工、人类的守夜人、人类的执剑者和人类的面壁者,人类逐步树立的多道屏障,暂时获得战争的绝对优势。
  AI依然在进化,科学家估计100年后,AI将卷土重來超过人类。我作为守夜人,为了我的后代和人类群体的延续,无论身处何方,将永远“忠于地球、忠于人类!”
  而人类,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浪漫的情怀和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将不会错过月球,更不会错过群星!
其他文献
经常看运载火箭发射的人可能会发现,目前世界各航天大国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大部分都安装有2个以上的助推器,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世界各国现役火箭有数十种,其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但结构形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种是各级首尾相连的串联式火箭;另一种是下面两级并联、上面一级串联的火箭,也称捆绑式火箭。  捆绑式火箭是指将多枚助推器火箭捆绑起来发射,目的是为了同时产生更大的推力,将大质量航天器送入太空。捆绑式火箭
小小的竹蜻蜓,是哆啦A梦百宝袋里最神奇的道具,是陪伴我们童年有趣的玩物,同时也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飞翔之梦的寄托。今天的活动中,我们就要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一个好玩的竹蜻蜓。
“你晚上睡得着吗?”拿破仑如此问夏尔·亨利·桑松。夏尔·亨利·桑松的家在巴黎,却在少年时被送去鲁昂上学,其中自有原因。14岁那年,他被迫退学,因为他的父亲到学校来看他,却被另一个学生家长认出来了。据说那个学生家长面色惨变,声称如果桑松继续待在这所学校,他孩子就必须走。  “他的爸爸是桑松!刽子手桑松!!”  实际上,不只是他爸爸。桑松一家从17世纪开始,便在巴黎当刽子手,传了六代,杀人如麻。每一代
大多数人感怀大学生活时,提及最多的可能是恋爱、青春、自由、考试……但最让人难以忘记的,并不是这些字眼,相反,那个曾经跟你闹翻过、打过架的室友,你恐怕一辈子都记得。  其实,我没有正面跟室友冲突过,但我们宿舍里的各位人员是“撕过”的。  前些日子,大学班长号召组织毕业聚会,大家在群里聊天,我忽然发现,当年撕过的室友,竟然也能聊得起劲,简直如即将见面的多年老友般兴奋。  但撕过又怎样?也只有心思单纯、
这些年我似乎慢慢懂得什么叫作能通人言兽语了。1992年,有一个关于蒙古文化的会议召开,里面有一位长辈,发表一篇论文,说蒙古的马,对家乡的方向是非常敏锐的。  他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在20世纪五十年代,蒙古支援越南,赠送马匹,作为对其抗美的支持。有一次,送了五匹马,用卡车、火车运到越南。五匹马到了越南,第二天早上少了一匹,最后没找到,也就算了。结果,六个月之后,在乌兰巴托的市郊牧场,牧场主人早上起来检
美国科幻电影《地心引力》里讲述了一个非常惊险的故事:两名宇航员离开空间站,正在太空里执行修理任务,突然,空间站爆炸了!现在他们漂浮在无边的宇宙中,如果不及时返回我们蓝色的家园——地球,就会有生命的危险……那么在现实中,离开了地球的引力,人类又是如何行走在太空中的呢?  人能在太空里行走吗?  1638年,约翰·威尔金斯在《发现新世界》一书中描绘了人类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站在月球上,就像站在地面上
天天加班的节奏,让贤哥的暴力因子极具上升势头,某日加班时贤哥嫌弃尚在减肥路上的黄胖子,不是个好沙包材料后,挨个揍了揍编辑部的男编们,最后还是觉得黄胖子当沙包比较合适,贤哥正准备打沙包黄(磊编)时,磊编已经跑到纸卷后边求庇護了,叫嚣着:“我家纸卷保护我!你敢打我……”总能令磊编膝盖中箭的卷编果然不负所望说:“这厮跑我这里犯贱好久了,必须给我打出花样来,花样不好要重新打。”
老爸下班回来,发现我坐在書桌旁一言不发,就问我怎么了。我告诉他,我想当个科普小作家,可什么是“科普”我也不知道啊!老爸笑了,告诉我,“科普”就是我每天晚上睡前听的《熊爸爸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人要长头发?为什么海水是成的?为什么人要拉臭粑粑?……科普就是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为什么。老爸给我买了显微镜,给我看了蚂蚁还有树叶的标本,我知道了它们的内部结构。这就是科学啊!  说完这些,老爸把我拉到厨房。他
人类文明逐水而居,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尼罗河、印度河、黄河,这些孕育古代文明的河流,在过去50年里已经不能称为常流河了——它们在一年中都或多或少会出现断流。  事实上,断流现象不仅出现在这些标志性的大河里。6月16日,《自然》杂志的最新研究发现,在地球上数千万公里的河流中,有51%~60%的河流每年会出现至少一天的断流。  这些河流遍布世界各大洲,出现在所有气候类型中。如果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问题得不
火藥,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混合而成,一般用于军事。传统的火药为黑色,故称为黑火药,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起初黑火药是被用来作药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等疾病。火药并不能如炼丹家所想,使人长生不老,但它在军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黑火药传入欧洲后,大大地推进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也有很大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