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超过一半河流每年断流

来源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ql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文明逐水而居,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尼罗河、印度河、黄河,这些孕育古代文明的河流,在过去50年里已经不能称为常流河了——它们在一年中都或多或少会出现断流。
  事实上,断流现象不仅出现在这些标志性的大河里。6月16日,《自然》杂志的最新研究发现,在地球上数千万公里的河流中,有51%~60%的河流每年会出现至少一天的断流。
  这些河流遍布世界各大洲,出现在所有气候类型中。如果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问题得不到解决,预计未来几十年,将有更多河流陷入干涸。
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经常出现断流
黄河也出现了断流

河流为什么断流?


  无论是波涛汹涌的大江大河,还是淙淙流淌的小溪,水流量都会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干扰。
  其中,干旱是影响河流断流最重要的因素。在干旱地区,蒸发量高于降水量,河流更容易出现季节性断流,比如撒哈拉地区的河流在两次雨季之间会长时间干涸。
  不过,即使在非干旱地区也会出现断流。在寒冷的北极和喜马拉雅山脉,河流在冬季会因冻结而停止流动。而在温热地区,如果上游没有很好的蓄水地理条件,河流同样会面临断流。
  河流断流的直接原因就是气候变化。鉴于20世纪以来的气候变化大都是人类活动所致,河流断流可以算是人类活动的恶果。
  除了气候变化,人类对自然河流的改造也在加剧断流。例如,大型水利工程,特别是干旱地区为了蓄水修建水坝,经常会直接导致下游断流,我国塔里木河支流上的很多灌溉水利工程就导致了下游的断流。

有一半的河流每年会有一天断流


  为了确定全世界有多少河流会出现间歇性断流,研究人员对已有的5615个全球河流水文站——包括了4428个常流河水文站与1187个非常流河水文站的数据进行分析建模。
  根据每个河段的气候、土壤、地质和其他环境因素,他们对全球尺度河流断流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在地球上6400万公里的河流中,有51%~60%的河流每年至少有一天会停止流动,44%~53%的河流每年至少有一个月处于干涸。
河流断流对沿岸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河流断流对沿岸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河流断流后,饮水会直接受影响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嚴峻,一些地区未来可能发生更严重、更频繁的干旱,从而导致更多河流干涸。与此同时,全球变暖也可能导致一些季节性河流开始持续流动,例如,寒冷气候下的河流结冰时间可能缩短。河流系统的这些变化可能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一些物种会因此繁荣发展,另一些则可能走向灭绝。
  对大多数人而言,河流断流更重要的影响是饮用水。
  地下水分为浅层地下水(也称潜水)与深层地下水(也称承压水)两种。浅层地下水可以跟地表水互相补充,也可以由降水补充,算是可再生资源。深层地下水一般位于两个隔水层之间,循环周期长达上千年,被认为是不可再生资源。

  现在全球都处于城市化进程,而城市生活用水基本靠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就算有也不可持续供给。因此,河流断流会直接影响饮水问题。
  除生活用水外,工农业用水量也会伴随人口迁移、年龄结构变化等用水需求趋势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全球尺度河流断流的普遍出现,将可能成为发展中出现的资源与需求错配的新问题。
  如何解决河流断流的问题呢?
  要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与管理;流域内植林种草,绿化大地,改善局部气候;调整流域内的农业结构,减少用水量;在流域内大力培育推广耐旱作物,使灌溉用水量减少;发展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进行补充,等等。
其他文献
4月29日,山东省博兴县第一小学(以下简称“博兴一小”)举行了隆重的“全国航天特色学校”授牌仪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主任钦天钧、中国科协首席航天科普传播专家田如森为学校亲自授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办公室主任杨利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授牌仪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和领导参观了学校科技馆、化石馆、生态馆等科技教育基地,观看了学生太空画画展、学生科技作品展、学生模拟火箭发射和多旋翼
我第一次知道马拉松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我就认定,马拉松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无聊的运动。  那时候我上高中,体育老师解释了一下马拉松是如何形成的,当时他一脸悲壮,当时我做了如下思考:  第一,要跑四十二点五公里。对于正常人类,意味着把左脚放在右脚前面,然后把右脚再放在左脚前面,如是,六万多次。  第二,要跑三四个小时。旁观的正常人类总觉得在阳光下跑三四个小时的同类恍惚像条狗,还补给,还吃喝,还口眼歪斜
经常看运载火箭发射的人可能会发现,目前世界各航天大国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大部分都安装有2个以上的助推器,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世界各国现役火箭有数十种,其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但结构形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种是各级首尾相连的串联式火箭;另一种是下面两级并联、上面一级串联的火箭,也称捆绑式火箭。  捆绑式火箭是指将多枚助推器火箭捆绑起来发射,目的是为了同时产生更大的推力,将大质量航天器送入太空。捆绑式火箭
小小的竹蜻蜓,是哆啦A梦百宝袋里最神奇的道具,是陪伴我们童年有趣的玩物,同时也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飞翔之梦的寄托。今天的活动中,我们就要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一个好玩的竹蜻蜓。
“你晚上睡得着吗?”拿破仑如此问夏尔·亨利·桑松。夏尔·亨利·桑松的家在巴黎,却在少年时被送去鲁昂上学,其中自有原因。14岁那年,他被迫退学,因为他的父亲到学校来看他,却被另一个学生家长认出来了。据说那个学生家长面色惨变,声称如果桑松继续待在这所学校,他孩子就必须走。  “他的爸爸是桑松!刽子手桑松!!”  实际上,不只是他爸爸。桑松一家从17世纪开始,便在巴黎当刽子手,传了六代,杀人如麻。每一代
大多数人感怀大学生活时,提及最多的可能是恋爱、青春、自由、考试……但最让人难以忘记的,并不是这些字眼,相反,那个曾经跟你闹翻过、打过架的室友,你恐怕一辈子都记得。  其实,我没有正面跟室友冲突过,但我们宿舍里的各位人员是“撕过”的。  前些日子,大学班长号召组织毕业聚会,大家在群里聊天,我忽然发现,当年撕过的室友,竟然也能聊得起劲,简直如即将见面的多年老友般兴奋。  但撕过又怎样?也只有心思单纯、
这些年我似乎慢慢懂得什么叫作能通人言兽语了。1992年,有一个关于蒙古文化的会议召开,里面有一位长辈,发表一篇论文,说蒙古的马,对家乡的方向是非常敏锐的。  他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在20世纪五十年代,蒙古支援越南,赠送马匹,作为对其抗美的支持。有一次,送了五匹马,用卡车、火车运到越南。五匹马到了越南,第二天早上少了一匹,最后没找到,也就算了。结果,六个月之后,在乌兰巴托的市郊牧场,牧场主人早上起来检
美国科幻电影《地心引力》里讲述了一个非常惊险的故事:两名宇航员离开空间站,正在太空里执行修理任务,突然,空间站爆炸了!现在他们漂浮在无边的宇宙中,如果不及时返回我们蓝色的家园——地球,就会有生命的危险……那么在现实中,离开了地球的引力,人类又是如何行走在太空中的呢?  人能在太空里行走吗?  1638年,约翰·威尔金斯在《发现新世界》一书中描绘了人类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站在月球上,就像站在地面上
天天加班的节奏,让贤哥的暴力因子极具上升势头,某日加班时贤哥嫌弃尚在减肥路上的黄胖子,不是个好沙包材料后,挨个揍了揍编辑部的男编们,最后还是觉得黄胖子当沙包比较合适,贤哥正准备打沙包黄(磊编)时,磊编已经跑到纸卷后边求庇護了,叫嚣着:“我家纸卷保护我!你敢打我……”总能令磊编膝盖中箭的卷编果然不负所望说:“这厮跑我这里犯贱好久了,必须给我打出花样来,花样不好要重新打。”
老爸下班回来,发现我坐在書桌旁一言不发,就问我怎么了。我告诉他,我想当个科普小作家,可什么是“科普”我也不知道啊!老爸笑了,告诉我,“科普”就是我每天晚上睡前听的《熊爸爸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人要长头发?为什么海水是成的?为什么人要拉臭粑粑?……科普就是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为什么。老爸给我买了显微镜,给我看了蚂蚁还有树叶的标本,我知道了它们的内部结构。这就是科学啊!  说完这些,老爸把我拉到厨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