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实现智育和德育的双赢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zon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中却普遍存在“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德育教育”的现象。在化学课堂如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会使化学课活起来,学生也活起来,教学成绩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将达到“以智寓德、以德促智”的双赢。为此,我进行了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实现双赢的前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以及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用自己的人格来感染学生的场合。教师必须时时注意自己的修养,注意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被教师对教学的热情所感染,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个性修养。
  
  二、充分挖掘教材,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材中,思想教育以化学史的内容出现,往往不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我特别注意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严谨治学教育。化学发展史是对化学科学的形成、产生和发展等历史过程的描述,揭示了化学科学的演变规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素材。我们的祖先在化学工艺和实用化学方面曾有过重要的发明、发现和创造,为化学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在化学史上留下过光辉的一页。例如:在战国时代,古人就懂得用生铁炼钢;我国古代“黑火药”发明后,在宋代,已广泛应用于军事上,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又如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怀着开拓民族化学工业、造福全人类的雄心壮志,深入探索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人类对化学成果的研究和发明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精神的大好素材。化学所研究的内容无不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电解水实验,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只有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才能分解生产氢气和氧气;再如,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进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实验的结果说明,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即质量守恒,这一规律正好验证了哲学上的物质永恒不灭的规律。所以,化学教材中不缺少德育教学的内容,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德育教育的浸透。
  
  三、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合作的意识
  
  合作意识不仅是学生良好个性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科研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合作意识的渗透是非常重要和容易完成的。例如:在做学生分组实验时,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两人)一人负责操作,一人负责实验记录,而且要相互交换进行;实验时,在教师指导下,非操作者负责“监督”(及时指出操作不当之处)和实验过程的必要记录。这样,使全体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实验基本操作竞赛也是以组为单位,这样学生为了共同的目的会主动聚到一起研究各个细节,明确分工合作。每次实验结束时,对配合默契、效果良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并请组长简单介绍密切配合的经验。经过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不但乐于合作,而且逐步学会了合作学习,进而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是靠教育。教材中在空气、水以及化学与生活等许多地方都涉及到环境保护,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可我们在教学中却将这些内容转化成了考试题目,没有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作用。例如,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实验药品,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对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化学实验中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可以采取封闭体系进行,防止有毒气体泄漏污染空气;对实验中产生的以及实验后残留的有毒气体要进行适当处理,消除危害。在保护空气的学习中,讲到大气污染主要有有害气体和粉尘,穿插了电视、报纸中“空气污染”日报的三项指标(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说明了社会各界关注环境保护。要教育学生在保护环境上做力所能及事情,例如不使用一次性的筷子和饭盒、方便袋,不破坏绿化,不随意焚烧垃圾等,用小手拉起大手,带动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环境问题,对学生进行一次较特殊的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懂得环境保护。
  总之,中学化学教材中大量的思想教育素材都可供选用,只要我们仔细地挖掘,认真思索,把思想品德素质的教育与化学教学有机结合,因势利导,循序点化,定能使课堂丰富有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样,德育渗透并不是急功近利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潜移默化的系统工程。教师的师德、综合素质及人格魅力等隐性教育的影响,是德育教育功能的前提,因此,教师需具备良好的师德、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以及过硬的基本功,才能使教书育人达到最佳的统一。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一个班主任,我觉得,我们不妨尝试走近学生、走进学声,或许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  关键词:新时期 班主任 走进 学生 关爱    当今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我作为在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复合岗位上摸爬滚打才几年的年轻教师,高深的见解和体悟不敢妄言,但有一点小小的心得与体会想与大家交流,以求同仁共勉。  在此,我主要就“走近学生、走进学声”这一话题浅谈自己的一点心得。    一、走近学生    刚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要求下,传统的“语法为纲”、“翻译为法”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初中英语教学的需要,为学生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运用情境教学法有助于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灵活运用英语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情境教学法 运用    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学习中,以应试为目的,课堂气氛枯燥,这种依赖大量机械背诵、记忆掌握知识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极大地损伤了中学
期刊
应用、探究、审美,这三种语文能力,要在实施新课标的课堂上落实、拓展,而不应该也不必要把着力点放到课外延展上,也就是要在认识、研究、优化课堂上做文章,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  运用好汉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论述鲜明,说明准确,记叙生动。这些要求,不仅是要通过完成试卷上一定数量的题目来落实,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形成一种良性机制,在课堂细节中落实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这个落实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合谋”和默契
期刊
作文评语是教师对一篇作文的优缺点所作的分析、指点和评价,是指导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能在教师的评语中读出教师对白己的习作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评价,对自己习作的优缺点一目了然。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教师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一定要用心写好作文评语,既要讲求评语的实效性,又要注重评语的艺术性,使整个训练不断向
期刊
教学评价是新课标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评价改革的目的是改变课程实施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随着新《英语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英语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语言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语言、感悟语言。以往的教学评价标准已远不能适应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要确立正确的评价体系,采用形成性评
期刊
摘 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教育的重心是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从积极的方面入手,用积极的内容和积极的方式培养、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提高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克服心理障碍。  关键词:积极心理 开发潜能 提高效能 自信 暗示    和谐社会呼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在以往侧重于诊断和矫正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秉承积
期刊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四大支柱是“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with others,learning to be”(学会求知,学会利用知识,学会与人交往,学会生存和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英语教学应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出发,大力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任务
期刊
摘 要:本文作者认为,自然拼读法是一把学习小学英语的金钥匙。作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了自然拼读法英语辅助教学的步骤:1、音素教学;2、拼读教学;3、拼写教学;4、适时进行阅读教学;5、特殊单词,单独记忆。通过以上各步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英语能力。  关键词:金钥匙 自然拼读法 发音 拼写 阅读    在中国,从小学开始英语就成了必考科目,同时记忆单词也成为学生和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有的学生靠谐音
期刊
听障学生由于听觉缺陷使其对物体的声音特性得不到反应(或正确反应),影响了其他感知觉的发展,使其与外界交流渠道不畅通,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必将影响他们对人生的认识,同时对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形成一种威胁。面对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价值体系的变化、竞争的激烈,他们会意识到自身生理缺陷以及欠缺同龄正常人所具备的各种能力,就很容易形成孤僻、胆怯、自卑、焦虑、困惑、不安、退缩、多疑、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不能违背语言教学的规律和特点,要注重“听、说、读、写”训练,尤其要注重“说”的教学。“说”的教学可以依赖于教师的口语示范、标准学生的英语发音、有效利用电化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说英语的氛围、加强学生英语说的模仿等手段。  关键词:示范 标准 利用 创设 模仿    英语和语文一样,都是人类的语言,只不过语种不同,所以英语教学也要像语文教学那样,讲求听、说、读、写训练。英语的教学过程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