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5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来源 :贵州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kill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Micaps第四类数据格式中的Physic实况资料,使用Micaps剖面绘图工具绘制各种图表,并应用统计分析及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08—08—15贵州大暴雨天气中强降水附近站点贵阳站各个物理量场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复杂天气背景下的中尺度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得出有预报意义的特征,为今后的暴雨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课程改革的里程碑,如何在教学中既完成双基目标又渗透核心素养,是教师关心的一个话题。本文通过《初识Flash》一课,探讨如何一步步地深入理解教学目标及
随着气象探测系统和气象通信系统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气象信息的收集也从小时级逐步加密到分钟级,气象信息的时间关联性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系统之间必须具有精确的时间。文
人工智能不再仅仅包含在科幻电影中,而是已经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部分,并且还出现在学校的教室里。当我们使用像Siri和亚马逊Alexa这样的工具时,我们开始看到AI在
人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世界江河的母亲,古代的佛教典籍与现代的地理知识都是这样说的。绵延流淌于中华大地上的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物理量场等对2007-07-09-10日出现在贵州省中部的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分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的快速东退使南支槽与
利用贵阳基准站2005年冬季(2005—12—2006-02)每日4个时次(02、08、14、20时)的近地面层臭氧浓度的连续监测数据和常规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分析近地面层臭氧浓度与气温的关系,观测
亚洲薄荷的两个化学型桂新,周荣汉(安徽中医学院中药系合肥230038)(中国药科大学植物化学分类研究室南京210038)TwochemotypesofMenthaasiaficaBoriss¥ChouGui-Xin(AnhuiCollegeofTra...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对藏旗格言的思想内容和教化意义进行了微观探讨。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泰山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第二单元的微项目2“用选择结构程序做出判断”。本单元在编写上摒弃了以学习语法规则、代码编写为主线的编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