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下住宅地产的复苏与振兴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a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有住宅地产产品在疫情防控阶段暴露出户型设计缺陷、住宅小区建筑布局不科学、物业服务水平较低、医疗运动配套缺乏等问题,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健康住宅产品的需求愈加迫切。本文通过分析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住宅地产需求的变化,建议住宅地产开发商改变投资策略。住宅地产开发商应从加快完善住宅产品卫生防疫与安全健康的技术标准、创新住宅产品户型设计、整体提高以居住性能为基础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实现物业管理服务多元化发展与提升、加大健康技术应用、提高住宅产品的智能化等方面进行调整,进而提升后疫情时代住宅产品品质,实现后疫情时代住宅地产的复苏与振兴。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住宅地产;发展趨势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8.010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房地产市场受到较大冲击。随着疫情防控取得很大成效,房地产企业逐步有序复工复产。但是随着全球疫情的不断蔓延,我国将进入后疫情时代。
  房地产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指示针、火车头,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休戚相关,关乎到社会民生福祉[1]。在后疫情时代,房地产企业更应该审视疫情对住宅产品的影响,结合疫情期间住宅产品暴露出的问题,分析疫情后人们对于住宅地产的需求变化,积极探索后疫情时代房地产企业的投资策略及住宅地产产品的发展趋势,实现后疫情时代住宅地产的复苏与振兴。
  1、疫情冲击后住房需求的变化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购房需求短期内大幅度下降,但购房总量受影响较小;更多的是影响购房需求节奏,即体现出延迟效应;同时人们的住房理念也发生深刻改变,住宅需求不再简单地追求配套、性价比,而是转向追求生活品质及健康生活。在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商品住宅的需求将体现出以下变化:
  1.1无房者将积极寻求买房
  在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期间,部分社区提出了“在本社区有房产证者方可进入社区”的规定,把无房者挡在了门外,刺激了相当一部分的无房者在未来将加速买房,从而获得城市的认同感,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生活的稳定性和安全感,对城市生活有了更强的归属感。
  1.2改善型住房需求增加
  受疫情影响,居家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未来人们倾向于选择低密度、低层、通风采光好的住宅,希望居家生活更宽敞、更舒适、更安全,崇尚绿色健康居住环境,当前居住在偏小户型的人们在未来必然会寻求置换较大的改善型住房。后疫情时代,人们在住宅地产的产品选择上更加注重社区治理能力、医疗、生活配套的完备性;倾向于选择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重视环境监测等健康科技的智能家居,崇尚绿色健康居住环境[2]。
  2、疫情冲击后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策略
  2.1精选项目
  宽松政策环境下要避免头脑发热而盲目拿项目,仍然要坚持精选地区和项目,精算为上,不做地王,避免出现骑虎难下的局面[3]。
  2.2找准节奏
  疫情不仅改变了房地产企业对投资项目的选择,而且对投资节奏精准度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地产企业需在保证现金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科学工具提高投资精准度;抓住市场机遇实现精准投资[4]。
  2.3提升住房设计水平
  总结疫情教训,在住房户型、环境、小区设计和物业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性设计,力求更加适应市场的新需求。很多楼盘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分别委托给不同的设计单位,三者的设计单位缺乏协调与整合,并会遗留下部分三不管地界。例如,建筑首层的外立面,单元门入口处尤为明显,由于没有足够精细地设计,与传统的低品质住宅并无区别[5]。此外,当前市场上的住宅产品大多使用固定图纸,毫无深化和创新;并且多采用几室几厅的传统设计理念,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年轻人的住房环境需求。在住房设计方面,需充分研究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同地区生活方式的差异,对户型进行创新与深化,提升住房设计水平。
  2.4提升业务操作能力
  这次疫情,让房地产企业充分感受到开展线上业务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应积极拓展线上服务,打造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会议办公、投融资、开发、营销、物业服务等全流程业务平台。以物业服务管理为例,2021年由住建部联合十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发展以生活服务为主的增值业务,加速智慧物业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幼、家政、文化、健康、房屋经纪、快递收发等领域延伸,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的新模式;加强智慧物业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提升设施设备智能化管理水平[6]。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后,物业管理行业迸发出更强劲的生命力,在资本市场、规模拓展、品牌发声等方面均再创高潮;此外,物业管理企业也越来越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物业管理行业已逐步摆脱传统老旧的主观影响,科技、服务、多元等新标签正逐渐融入,行业洗牌或将加剧,除了业务拓展及多元化以外,品牌构建也必将成为下一个物业管理企业需要重点发展的方向[7]。
  2.5改善资金条件
  2021年,国际环境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依然较多。我国经济持续向好,但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值得关注。未来中央必将会多举措畅通国内大循环,充分释放国内的需求潜力,为“双循环”新格局的形成奠定夯实基础;同时,为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降低社会融资的实际成本,仍然会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更加注重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控通胀之间把握综合平衡,为经济恢复与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资金环境[8]。
  2.6树立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复苏需要一定时间,房地产企业应做好营销、投资等多方面的准备;此外还应保持现金流的充裕。总之,希望房地产企业做好全方位准备,响应政府的号召,顺利度过后疫情时代[9]。   3、疫情冲击后住宅地产的发展趋势
  3.1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2020年末,我国城市常住人口的比例达到6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是农业大国,城镇化水平应在保持在70%以上,城镇化已成为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有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中需要更多中低价位和中小户型的住房来满足城镇化人口的需要。如此庞大的内需市场,将会给房地产的多元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3.2城市群数量明显增多
  城市群发展过程中,龙头城市自身的规模较大,且其在发展过程中可推动周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龙头城市的辐射作用,周边中小城市的住房需求将明显增加,同时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等也具备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3.3建立高质量、高品质住房体系
  3.3.1健康住宅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对于住宅的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的发展中,人们普遍关注甲醛、PM2.5等环境指标;受疫情影响,人们不再只关注住宅的环境指标,更普遍地关注住宅的通分、采光以及管理等。因此,房地产企业应高度重视住宅的其他健康水平,这也会成为房地产未来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3.3.2养老地产
  当前我国养老模式主要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及多种养老模式相结合。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已日益弱化,难以满足多层次的养老需求。目前,尽管我国养老房地产行业发展速度迅速,但养老产业供给依然存在很大缺口。在老龄化加速的形势下,各城市养老地产迅猛发展,养老地产会逐渐成为房地产行业的另一只新军,这也充分证明养老房地产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受疫情的影响,人们对养老房地产与大健康产业实现联动发展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产业+生态+科技+文化”必然是房地产业发展的方向,密切圍绕人们的美好生活和国家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生活、生产”深度融合,多业态互联,住宅房地产将由卖房转向“卖生活”,实现产城融合。
  结语:
  近年来,尽管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速度有所减慢,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也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房地产行业需要正确认识住宅地产的发展现状,合理分析未来住宅地产发展的主要趋势,并持续关注人们对于住宅地产的需求变化,以此推动后疫情时代住宅地产的复苏与振兴,达到健康持续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1]王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房地产变还是不变[J].地产漫画,2021:73-75.
  [2]窦方,彭玉蓉,韩现国.探讨后“疫”时代房地产住宅产品的升级与调整[J].城市住宅,74-76.
  [3]宋丁.疫情冲击下的中国房地产走势和动向分析[J].宋丁视点,37-38.
  [4]麻红萍.新冠肺炎疫情对房地产行业影响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6):23-24.
  [5]于伟娜,王怡杰.目前房地产现状与未来趋势[J].科技风,2010,7:44.
  [6]中指研究院.“一个明确”+“六大趋势”——住宅物业管理工作新规解读[J].物业管理,2021:70-72.
  [7]杨一涵.物业管理行业空间进一步打开[J].物业管理,2021:64-69.
  [8]黄瑜.2021年市场趋势展望[J].CHINA REAL ESTATE,2020:17-19.
  [9]易南.疫情下地产行业的危与机[J].万方数据,特稿,2020:8-9.
  作者简介:
  白书平(1992-),男,汉,内蒙古呼和浩特,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职务:总经理助理,本科,研究方向:房地产管理,单位:山西巨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近日,住建部印发就《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到,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口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据了解,意见稿的主要内容有:  一、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口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城区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
期刊
大庆声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于2003年注册成立,从事塑料制品加工、制造。依据现代人居建筑工程的需求及对将来市场发展前景的看好,积极响应国家对绿色环保、低能耗的号召,公司于2012年投资成立一家专门从事新型材料及生态型建筑行业的科技型子公司——大庆浴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在韩秀军总经理的带领下,自主研发出生态型、节能型建筑新材料,并相继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该公司科研人员利用自主研发的新材料,建
期刊
一、可售与非售问题    根据《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规定,商品房预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简称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承购人,由承购人支付定金或房价款的行为。由此可知,预售的主体只能是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开发企业,预售的客体应是正在建设中的尚未竣工的房屋。那么是否意味着正在建设中的房屋均可以纳入预售范围呢?当然不是。  预售的房屋首先应符合商品房的属性。然而,现行法律法规、国家
期刊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据了解,《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开展生态保护补偿、落实生态保护责任的作用,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生态保护补偿行为。健全考评机制,依规依法加大奖惩力度、严肃责任追究。到2025年,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完备。到2035年,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期刊
【摘要]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的提升,更多的家长开始对学前教育不断的重视起来。学前教育是幼儿受教育的初步阶段,其对幼儿的成长十分关键,因此幼儿园对于幼儿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幼儿园与社区有效的结合成为发展的趋势,本文针对社区幼儿园建筑设计展开了相关研究,以供于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社区幼儿园;建筑设计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期刊
引言  如今人们对金融危机的态度已不象两年前海啸初袭时那般惊恐,尤其是在中国政府快速反应和正确决策下,国内经济形势逐步好转,民众信心也迅速回升。对于此次金融危机,各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应该说初步厘清了危机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的原因,不少人庆幸中国和美国在金融创新和风险监管体制上的不同使得中国金融体系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仍得以安然无恙。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那我们就会得到比“庆幸”更为有益的东
期刊
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日前答记者问,对于在房地产金融监管方面的工作和成效,其表示,银保监会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监管机制,防范房地产贷款过度集中,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一是管好房地产信贷闸门。坚持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审慎监管标准,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二是遏制“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期刊
近日,國新办举行横琴、前海开发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提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在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进口关税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财税支持政策,而且支持力度很大,制定这些政策的主要考虑是什么?创新点在哪些方面?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横琴是促进粤澳合作、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载体。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始终高度重视横琴开发建设,在横琴实施了特殊的税收优惠政
期刊
【摘要]医院是治病、防病、保障群众健康的专业服务机构。给排水系统作为医院装备系统中的基础环节,应当满足安全性、可用性、节能环保、流通性、消防安全等要求,因此加强现代医院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与探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医院建筑;给排水设计;优化对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8.006  前言  社会对于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全国各地的医院进入了
期刊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家国土空间的管理的重要方面,在对区级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编制的时候,所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不但需要全面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还需啊哟实现全域综合空间的规划和充分利用。由于区级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格局的层面更是承担上级的要求,具有重大项目行动规划的重要承接作用。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是对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我国以往区级国土空间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