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溪大型真菌资源及生态分布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_to_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湖北省竹溪县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开展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竹溪共有大型真菌252种,隶属于20目、62科、140属,其中子囊菌5目11科23种、担子菌15目51科229种.优势科属明显,含10种及以上的科为牛肝菌科、多孔菌科、蘑菇科、红菇科、鹅膏科和小皮伞科等6科,含5种及以上的属为红菇属、鹅膏菌属等6属.从资源价值来看,竹溪县有食药兼用菌10种,食用菌43种,药用菌34种,毒菌22种.对该地区大型真菌进行保护等级评估,有近危1种,无危188种,中国特有种16种.从生态分布来看,竹溪县大型真菌主要分布在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在这3种植被类型中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阔叶林中物种最多,针阔混交林次之,针叶林最少,且物种数量相近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物种组成差异也较大,相同物种数占比不到各自所含物种数的50%.大型真菌随海拔梯度呈现正态分布,海拔601~900 m范围内物种最多,901~1 200 m次之,1 201~1 500 m最少.
其他文献
本试验在春播玉米上设计了优化施肥区、氮磷钾缺素区和不施肥对照区等不同施肥对比处理,开展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表现的影响研究试验。通过试验得出,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物候期的表现所产生的影响不显著;优化施肥可明显提高玉米产量;优化施肥区的产量最高,不施肥区的产量最低;缺素处理玉米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缺钾处理、缺氮处理和缺磷处理。
针对新疆地区残膜回收含杂率高、地膜抗拉强度差回收不完整等问题,对耐候型地膜开展了对比试验,对其性能变化、试验棉田生长情况进行全生育期跟踪监测,并完成数据的采集、收
通过调查二二二团2018—2020年温度、降水、积温等气象资料,对棉花全生育期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得出二二二团气象条件适宜棉花生长,棉花生长期内热量充足,开春早,无霜期长,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通过分析影响棉花全生育期生长的气象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为棉农做好针对性的田间管理提供了基础服务,降低气象因素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确保棉花稳产高产。
增效助剂能够有效减少棉田蚜虫的数量,本试验通过5种农用喷雾增效助剂开展防治棉蚜效果试验得出:增效剂L-7280、杰效丰小虫专用助剂和杰效丰处理虫口减退率较快,3 d后达到较好效果,Y-19494、功倍处理虫口减退相对较慢,7 d后达到较为理想效果,增效助剂L-7280、杰效丰小虫专用助剂和杰效丰相对速效性较好。
通过开展不同播期与播量下果园套种绿肥油菜早春顶凌播种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阿瓦提县绿肥油菜顶凌播种的播期及最佳播量。试验设置播期和播量2个因素,共13个处理,于油菜盛花期采集植株样品并翻压还田,1个月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并分析植株干重、鲜重、养分吸收和土壤理化性状。试验表明,随着播期延后或播量增加,油菜干重、鲜重及养分吸收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播期2月29日,播量2.0 kg/667 m2处理各指标表现较好;果园套种绿肥油菜可降低土壤pH与土壤水溶性盐分,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
本文主要阐述了DFC1型光电式数字日照计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对气象台站易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检修及维护方法,为设备维护保障提供参考。
在南疆第三师四十四团开展不同养殖模式对肉羊生产效益的影响研究。选用60只试验羊按体重大小,平均分成2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为纯放牧和放牧+补饲。结果表明:2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28.67 g和201.00 g,增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羊多投入1.1元/d,多收入1.215元/d。
期刊
棉花叶面营养诊断施肥技术是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进一步深化。过去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只能定量控制施肥总量,根据植物生长发育情况对肥料施用进行实时调节有所欠缺,而实际上作物生长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作物生长发育前期作出的一次性施肥预测,应根据作物对环境的协调程度作出适当的调整。本试验采用便携式测定仪器对棉花各生育期营养元素含量及产量进行调查,并根据试验成果,拟定出棉花各生育期相对应的营养诊断参考指标。
近年来,石河子市吉泰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阿克苏河下游冲洪积细土平原区进行了大量渠道工程地质工作,工作中发现渠道淤积问题比较突出,管理单位几乎每年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渠道进行清淤治理。故针对工作区渠道淤积问题,项目组进行淤积及淤积物组成、淤积危害进行专题研究,并结合工作区地质特点提出治理措施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