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遥远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i680296168029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TA:刘琳,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有《高楼边》《夜半歌声》《过年回家》《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等。“有能力去演戏,能驾驭好角色,所以就去坚持。”
  适用话题:能力;坚持;锤炼;脚步;全力以赴
  1974年4月13日,在北京四合院一对从事航天工作的夫妇家中,一个小女孩降生了,他们给她取名叫刘琳。
  少年时的刘琳就像个“假小子”,生性好动,唯一能让她安静下来的就是表演,因为她的心里早早地就种下了一个演员梦。
  初中时,父母实在被刘琳“磨”得没办法,同意她业余时间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学表演。刘琳非常喜欢站在台上的感觉,高三那年,《高樓边》的导演来剧院挑选演员,刘琳被选作替补。但是,试镜时,导演眼前一亮,当即拍板让她饰演宗小玫。
  第一次塑造荧屏形象,虽然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但刘琳非常享受这一过程。19岁那年,刘琳如愿以偿地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成了“北电”93级的学生,与徐静蕾、谢润、刘孜并称班里的“四朵金花”。但是,相对于另外三朵条件更出众的“金花”,刘琳在校期间获得的拍摄广告的机会最少。
  因为相貌有成熟感,刘琳的发挥空间很大。2000年,她在《过年回家》中扮演一个内心波涛汹涌,表面平静如水的女犯人。刘琳的表演可谓是入木三分,并借此拿到了第13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
  可是,虽然获得了影后殊荣,但刘琳还是不温不火。后来,她的身影又出现在《刑警故事》《平原枪声》《城市女人心》等作品中,但是反响始终平平。
  凭着对表演的热爱和执着,刘琳一年又一年地坚持着。但是在“颜值即正义”的影视圈,她的外貌没有绝对的优势,这个致命的“短板”让她的演艺之路走得步履维艰。2004年在《香樟树》中,刘琳扮演的陶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她还是没有大红大紫。为此,刘琳也曾沮丧、痛苦过,但是她一直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为了提升自己,她深埋片场,用心琢磨每一个角色,用一个个角色来锤炼自己的演技。
  事业的春天是那样姗姗来迟,2014年,刘琳在《父母爱情》里饰演农村妇女“江德华”,把她的粗糙与粗俗、柔软与善良表现得细腻而富有层次感。刘琳出色的表演,让剧中的“江德华”被称为“中国好姑姑”。
  刘琳参演《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初衷,是为了给朋友救场,但意外的是她成就了“大娘子”。原本小说中并不讨喜的“大娘子”,在刘琳的演绎下,成了观众心中为数不多、集可爱与笑点于一身的红人。可以说“大娘子”让刘琳的演绎事业迎来了一个小高峰。这一年,她44岁,距离她出道已经整整25年,别人的花已谢,她的花才开。
  真正让刘琳在影视舞台上光芒四射的角色是“周春红”。周春红是2020年最火的家庭悬疑剧《隐秘的角落》中一个普通的单身母亲,本来她没有什么亮点。但是刘琳用精湛的演技,将一个纠结、复杂,被爱伤害、又用爱伤害别人的母亲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一年,刘琳46岁。从20岁到46岁,漫长的26年,刘琳终于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这份荣誉来得太迟,可对刘琳来说,一切都是值得的。在接受采访时,刘琳说:“一个人走不完世间的路,但要走好自己的路。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遥远,只要全力以赴,总能得偿所愿。”
其他文献
早年间,有一回收藏家马未都应邀接受采访,节目组七八个人来到他家里,要现场录制节目。那时的录音设备还比较落后,用的不是胸麦,而是舞台上常见的拖着长线、支着长杆的大“毛毛球”话筒。  正式录节目之前,节目组好几个人看到马未都家里藏品众多,于是,建议他拿出一两件摆一摆,以烘托气氛,增強节目的录制效果。马未都爽快地答应了,翻出自己精心收藏的一对瓷瓶儿放到了案桌上。随后,他们就开始录制节目了。  眼瞅着节目
因为移栽,我看到了一棵笔直的树,还有它深埋地里的那盘根错节的树根。  旁边的一个孩子,看看树干,又看看树根,问我:“这么笔直的树,怎么有那么弯弯曲曲的根呢?”  “所有筆直的树,它们的根都不是直的。”我说。  是不直的根,生长出了笔直的树。正如顺境是从逆境中走出来的,平坦是从坎坷中走出来的,直路是从弯路中走出来的。
先是给黑洞照片打上水印备受质疑,后因国旗、国徽等照片违规被迫道歉,随后以版权保护之名谋利的商业模式遭到讨伐……从4月11日开始,5500万光年外的黑洞,让“视觉中国”这个图片网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并在互联网上引发有关版权保护的热烈讨论,令人始料未及。  时文选读  黑洞照片起风波,版权保护别成敛财“黑洞”  杨晨  图片公司保护图片作品的著作权本无可厚非。在我国《著作权法》《侵权责任法》《著作
写这篇文章时,我正坐在图书馆的窗边,外面的阳光斜斜地射进来,桌角的热茶冒着一缕缕热气,左手边堆着一摞厚厚的医学教材。对于三年前的我来说,这是我不敢想象的美梦。  不知道你们是否听说过红皇后效应?《爱丽丝梦游仙境》一书中的红皇后说过:“如果你要维持在原来的位置,你必须很快地跑;如果你想要突破现况,就要以两倍于现在的速度去跑。”  三年前的我恰好就处于这样一个瓶颈期,疲于奔跑却又难以突破现状。适逢高三
他出生在一个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他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喜读志怪小说。然而,在一次科举考试后,他却名落孙山,败兴而归。  这次科举失利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他难免郁郁寡欢,还因此愤懑不已。这日,父亲问他:“你今后有什么打算?”他回答道:“我不知道。但我觉得自己是一块金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没错,是金子总会发光。可是,万一金子被埋在土里了呢?”他一时语塞。父亲笑了笑:“你不妨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金子
有人说:“别人嘲笑的不是你的梦想,而是你的能力。”在高二那一年,我深刻领会到了其中的道理。作为一个“差生”,我曾选择自暴自弃,丝毫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但一次被嘲笑的经历让我彻底醒悟。  随着高中课程难度的增加,我越来越听不懂各科老师上课时讲的内容,尤其是数理化。于是,我心里越来越抗拒学习,上课要么呼呼大睡,要么偷看小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模考试的成绩自然很差:物理31分,数学55分,总分324分,
半夜点亮的微明灯火,自习课上的奋笔疾书,早读的放声嘶吼,月考放榜时的悄悄哭泣……我一直以为,我已经足够努力。可是在很久以后,我才发现,我只是感动了自己。  现在想想,我的高三失败在不求甚解和疲劳政策上。  说来好笑,我在高二时就已经满心憧憬着高三的到来:我看过很多人的逆袭故事,诸如差生幡然醒悟,开始悬梁刺股用功学习,最终一鸣惊人。我习惯从诸如《高考季》这样的杂志上汲取激励我的能量。或许那时我还有些
中华民族对浩瀚星空的向往贯穿历史长河。春秋时期,火星就因形似荧荧之火、行蹤捉摸不定而被称之为“荧惑”;战国时代,屈原向天发出“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疑问。回望千年,再看今朝,“天问”启航既是对古代先贤的最好回应,更是对探索真理、不懈追求的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  迈向星辰大海,现在正当其时。经过数十年的开拓创新,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探测火星等太阳系内天体的技术基础。从“长征五号”大推力运载火箭,到日益
陈晓晓是我二姑母的女儿,比我大两岁,我们俩是各自亲戚关系中年龄差距最小的孩子,所以关系自然要好一些。  从小我便是陈晓晓的跟班,我觉得比我高两个年级的她很是神通广大,自认为特立独行的我,总是不自觉地模仿陈晓晓的所有。看到她装满了玻璃罐的纸星星,我哭闹着要学叠星星,尽管最后也没能学会;看到她贴满了贴画的精美歌词本,就耍赖皮地央求她送给我一本。  12岁之前的每一个寒暑假,我都是和陈晓晓一起度过的。陈
2月17日,在某论坛年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激发了很多年轻人的热情,今年有4万名年轻人报考故宫,想来故宫修文物。4万名年轻人报考故宫,想去故宫修文物,这种报名的踊跃,让我们看到了公众参与文物修复的热情,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但也要看到,文物修复是一项需要长期艰辛积累技艺的工作,它需要耐得住寂寞,有“三年打杂,十年入行”乃至“择一业,终一生”的耐性。  耗时高、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