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专 预备技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74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准确定位“大专 预备技师”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平台 模块”课程体系,开发项目化课程,采取“双导师”授课、生产性实训、聘请企业技术能手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大赛赛前集训等方式,有助于创新“大专 预备技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专 预备技师;高技能人才;生产性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039-02
  培养一支具有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是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2006年4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动《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提出要充分发挥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培养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力争“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培养新技师和高级技师90万名。为此,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及其他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中开展了预备技师培养工作,探索通过学校教育方式培养后备技师的途径和方法。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在校生实行预备技师考核培训制度的要求,依据学院办学条件和专业优势,我院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与行业企业紧密联合,在培养具有大专学历和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新型高技能人才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创新实践。
  分层次教学,实施
  “卓越技师”培养计划
  近年来,随着适龄高考人数的不断减少,高职院校的招生形势日益严峻,招收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以山东省为例,2012年有80%的高职院校没有完成招生任务,录取普通高考学生的分数在180~450分之间,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很大差距。根据生源情况,结合社会需求,我院在数控技术等优势专业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推行“大专 预备技师”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此带动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
  自2009年以来,我院每年从600多名入学新生中经过理论考试、能力测试和面试等环节选拔40名学生组成数控技术专业“卓越技师”班,执行“大专 预备技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制3.5年,实行“2 0.5 0.5 0.5”培养模式,课程全部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前2年完成人文素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等模块教学与训练,第1个“0.5”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半年的生产性实训,第2个“0.5”进行半年的专业关键技术技能训练,第3个“0.5”进行企业顶岗实习,通过基本技能训练、生产性实训、关键技能训练和企业顶岗实习等多个环节培养学生具备预备技师职业资格及技能。
  以行业需求为依据,准确定位
  数控技术“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目标
  数控技术专业对应的岗位群职业资格有数控车床操作工(预备技师)、数控铣床操作工(预备技师)和加工中心操作工(预备技师)。通过调研、走访发现,济南市及周边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对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数控机床维修等岗位群技师层次人才素质能力的总体要求是:爱岗敬业、勤奋务实,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善于发现问题,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技艺出众,一专多能,能解决生产中的工艺难题;善于沟通、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院聘请济南机床二厂等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了专业建设小组,以企业需求为依据,参考技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确定了数控技术专业“大专 预备技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熟练掌握数控机床操作及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技术,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数控加工关键技术和技能,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生产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
  “平台 模块”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不再按照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式的设计模式,而是以学生职业能力成长为主线,兼顾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平台 模块”课程体系。“平台”包括基本素质能力平台和专业基本技能平台,每个平台包括几个职业能力训练模块。基本素质能力平台包括基本工具应用、协调与合作、自我教育与完善等三个模块;专业基本技能平台包括普通机床操作、加工工艺编制、零件三维造型等三个模块;专业核心技能平台则按照职业能力要求设置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铣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三个核心技能模块,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学习能力和职业性向选择其中的一个核心技能模块进行专向训练;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为学生选修课程,根据岗位迁移能力的需求,开设了技术拓展和管理拓展两类课程方向,技术拓展方向开设《工程力学》、《零件设计》、《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有利于专业知识深度扩展的课程,管理拓展方向开设《企业管理》、《机电设备管理》等有利于专业知识横向扩展的课程。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开发项目化课程
  将专业培养目标的各项职业能力分解于每门课程,以职业能力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全部课程按照项目化要求进行设计和实施,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项目构建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由若干个任务组成,以任务驱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习内容即为工作内容,工作内容即为学习内容,融“教学做”于一体,强化学生运用知识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学院骨干教师共同组成课程设计小组,选取企业工作项目,结合学校实验实训条件,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编写项目化课程教材。同时,根据职业能力培养和课程教学需要,建设测绘测量室、课程资源库、专业仿真实训室等一体化教学场地和设施,保证项目化课程教学的实施。
  “大专 预备技师”高技能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我院经历了六十多年的职业教育历程,形成了“厂中校”、“校中厂”的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办学格局。我院有中等规模的生产性实习工厂——济南第六机床厂,产品主要有2M9120型万能工具磨床、全数控周边磨床、经济型数控周边磨床等,年产设备400台套。近年来,以实习工厂为基础,进一步整合校内资源,将其打造成学院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低年级学生按项目化课程在基本技能训练场地进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技能训练,经考核合格后,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转入学校生产性实训场地,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顶岗生产,由简单到复杂、由粗加工到精加工,严格按照产品质量要求和操作规程加工工具磨床的上千种零件,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装配成整机,检测、调试合格后出厂。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不仅掌握了规范、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体验了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养成了良好的纪律观念和质量意识。   实行“双导师”授课 由理论教师和实习教师组成教学小组,共同设计、实施课程工作项目,指导学生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及评价等步骤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教学中,理论教师侧重工作项目的理论指导与咨询,实习教师则侧重工作项目的实施与评价,各有重点,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聘请企业技术能手、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并在学校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 我院聘请济南机床二厂加工中心技师张易明等6名兼职教师成立了“数控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教学团队由济南市机械行业的技术能手、能工巧匠组成,掌握国际国内前沿数控加工技术。兼职教学团队与学院骨干教师组成课程建设小组,共同编写了《数控车工技师训练教程》、《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技师训练教程》、《UG设计与自动编程》、《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等4本专业实训教材。教学团队选取企业高难度加工工件作为教学项目,从加工工艺的制定、加工刀具的选取、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及加工技巧等各个环节指导学生训练数控机床操作的关键技术技能。
  以赛促训,以赛促练 充分利用山东省和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机会,按照整体集训、选拔参赛的原则,安排“卓越技师”班学生参加大赛并做好赛前集训,从心理、技能、加工精度、加工速度等各环节制定出详细的训练计划,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复习,强化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大幅提高,同时在集训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职业素质,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2012年的山东省高职院校数控技能大赛中,由“卓越技师”班学生组成的参赛小组取得了数控加工与装配项目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其中3名学生因大赛成绩优异,获得山东省人事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卓越技师”培养计划在我院实施三年来,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选拔优秀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校内生产与实训相结合,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强,综合素质提高;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作用,将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引入专业教学,使学生掌握了本工种的关键技术技能。在2012年的数控车、数控铣及加工中心职业资格鉴定中,我院2009级“卓越技师”班40名学生,除3名学生因大赛成绩优异提前获得技师职业资格外,其余37名学生全部考取了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参加了2013年上半年的预备技师职业资格鉴定。我院在“大专 预备技师”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在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9(8):45-47.
  [2]侯银海.对职业院校模具预备技师人才培养的思考[J].模具制造,2009(9):94-96.
  [3]刘显泽.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4):11-13.
  [4]胡振文.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预备技师培养模式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253-254.
  [5]张帆.技师学院预备技师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6]陈贤清.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0(Z1):78-80.
  作者简介:
  王进军(1966—),男,工程硕士,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其他文献
摘要:高分子材料性能与结构测试是高职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并结合行业、企业工作过程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可以选择典型工作过程作为教学项目,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性能与结构测试;项目化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社会环保意识普遍提高,都市市政工程施工的噪声污染等施工环保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潘大逵是我国三四十年代著名政治思想家,他用自己留学所学的西方政治思想对我国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通过研究潘大逵的民主究政思想、国家和平思想,揭示出潘大逵的主要
摘要:由于培养目标、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按照审美原则,辩证处理课堂教学结构的张与弛,教学节奏的疏与密,课堂氛围的动与静,教学语言的庄与谐。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其关键在合乎新的教育理念,切合职教实际,其活力在于与时俱进,价值在于个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
摘要: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业规划教育具有培养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共同目标。通过课程融入、活动切入、辅导介入等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业规划教育结合实施,有利于高职院校整合资源、提高教育收益,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业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动态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学业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
笔者梳理了众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高校大学生幸福教育的阐述,大学生幸福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与幸福的关系,幸福教育在高校中如何实现这两个问题。本研究认为长久以来对于高校
行业盛会规模空前2012年3月30日至31日,由河南高远路业集团(以下简称"高远路业")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公路养护技术研讨会暨公路养护新工艺现场观摩会在新乡市举行。新乡市人民政府副
1982年,天津市道路桥梁管理处通过香港维昌洋行采购了一台维特根SF 500C/3铣刨机,成为维特根铣刨机在中国的首位用户,也标志着维特根品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30年弹指一挥间,
摘要:会计工作实践性强,而会计教学工作一般枯燥乏味,往往导致学生想学好却缺乏兴趣,掌握了知识却缺乏技能。为此,可将体验式教学法引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自主体验过程中获得会计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之中,同时完善会计教学。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94-03  当前,社会经济日益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学质量再也不能靠挤时间、拧学生、“满堂灌”来提高了。新课程不再以知识体系为核心,而是以学生的认知为核心。这就要求课堂有品味,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