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最后一个元老去世 唐·拉斯科为动画电影奉献60年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j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我们送走了不少曾经为我们创造过许多童年回忆的创作者们。而在2019年刚开年的时候,又有媒体报道迪士尼早期最后一位动画制作人唐·拉斯科(Don Lusk)在2018年12月30日去世,享年105岁。
  迪士尼早期的动画师唐·拉斯科于去年12月30日去世,享年105岁。这为2018年电影名人去世名单里再增加了一份悲伤。唐·拉斯科出生于1913年,在1933年加入华特迪士尼。而他有份参与迪士尼第一个长篇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在里面担任重要工作一动画师。如今唐·拉斯科曾作为最后一位幸存参与这部作品的工作人员也离世了。唐·拉斯科的动画生涯横跨60年。
  他是《白雪公主》的动画师
  虽然很多网友可能对唐·拉斯科这个名字并不太熟悉,但是他可以算是迪士尼早期动画的功臣之一。1913年10月28日,唐·拉斯科出生在美国好莱坞附近的伯班克(Bur一bank)。20岁时,他在驾车回乡的路上瞥见了迪士尼公司亥伯龙工作室的招牌,于是加入,自此为“黄金时代”的迪士尼效力近30年。
  他从为米老鼠的伙伴高飞绘制过渡动画、帮《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誊清画稿等工作起步,先后参与制作了大量迪士尼经典动画,他早期曾经参与过《匹诺曹》《小鹿斑比》等经典作品的制作。其中唐·拉斯科创造的《匹诺曹》当中的小金鱼被很多影迷称赞。之后唐·拉斯科和沃特·迪土尼一起创作了《睡美人》《爱丽丝漫游仙境》《灰姑娘》《白雪公主》等作品,给几代观众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1937年,上映的《白雪公主》可以说是当时动画电影的一个奇迹。这部长达83分钟的电影,现在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但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超长动画电影。迪土尼本打算它花费25万美元重金打造这部史诗电影,但后来因为预算超支,不惜抵押自己的房子最终花费约150万美元。
  历时三年的打造,《白雪公主》终于在1937年底终于上映。这部电影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动画制作技术和华丽的电影配乐。这部电影使用了很多动画开创性的技术,比如多平面摄像机,让电影的动画看起来有景深效果。而电影配乐就是首次应用在电影上面,当时的电影仅是有简单的音效没有针对性的配乐。
  电影没上映之前,人们听说迪士尼专门给电影配乐,还是一部动画电影配乐,都嘲笑这种做法的愚蠢。但这部电影上映一年内就狂揽800多万美元的票房,打破了当时的票房纪录并保持很久。这部电影也成为了迪士尼的一个巨大IP,为后续不停创造经济价值。迪土尼还为它做了修复重制版。
  他是《蓝精灵》的导演
  拉斯科为人直接敢言,40年前,他还与迪士尼动画师一起举行了罢工,要求将周薪增长87.5美元。“我不知道米高梅和华纳兄弟的人在做什么,但我知道他们比我们赚得多,”拉斯科曾在接受美国动画协会采访时说,“所以我对他们说,我要罢工。”接着,他去了一家卖酒的商店工作,直到五周后罢工结束才重间岗位。
   1960年,离开迪士尼公司之后,唐·拉斯科又为汉纳巴伯拉动画效力,《花生》漫画的电视电影《查理短暂的夏天》里面查理的形象就是出自他的手。这之后关于《查理》系列的电视电影他参与了九部之多。他作为导演的作品大多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大多都是而是动画电视电影。其中1987年的《杰森一家遇到摩登原始人》的动画电视电影比较为人所熟知。这部作品有两个巨大的IP,一个是《杰森一家》,一个是《摩登原始人》。两个IP在美国可是家喻户晓的系列。他还导演了136集动画片《蓝精灵》。直到1993年,80岁时才正式退休。从1933年到1993年,他在动画圈工作了60年的时间,是迪士尼、美国动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上世纪80年代末,《蓝精灵》曾两度为他赢得艾美奖提名,2015年,唐·拉斯科在素有“动画奥斯卡”之称的安妮奖中被授予“温瑟·麦凯终身成就奖”。
  影迷对他不舍
  众多动画迷视其为迪士尼黄金时代的最后代表、一棵活了105年的长青树。迪土尼概念艺术家(动画基调设定者)迈克·佩拉萨在追悼这位“动画老手”时说,他富有才干,多年来都慷慨地向他人提供建议和帮助。“他将存在于人们的思念之中,但他出色的作品永葆生命。”
  唐拉斯科逝世消息传出后,许多从小收看迪士尼动画的影迷们非常不舍:“多么令人不可置信的人,世人会非常想念他!”、“谢谢你为我们带来的魔法,请安息!”、“谢谢你将你的天赋分享给我们!”“谢谢唐·拉斯科给予的一切,愿你的纸张永远那么宽广、铅笔永远如此锋利。”
其他文献
汤用彤,字锡予,湖北黄梅人。他是著名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南京、南开、北大、西南联大教授,曾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  湯用彤对自己的学问一向十分自负,甚至已自信到接近于傲慢的程度。当他得知其所撰《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获奖时,竟满脸不高兴地说:“多少年了,从来都是我给学生打分数,怎么我的书要谁来给评奖吗?”钱穆尝赞其为“纯儒的典型”。  据《风骨》
期刊
每每过完父亲节或是母亲节,身为人父人母的同事们,午间的佐餐话题便从抱怨盒饭质量转换成了孩子的孝心。先是争着抢着数落自家的淘气鬼没心没肺,光顾自己舒坦不知父母恩。但末了却都不忘有意无意地显摆自家的败家子良心发现,居然破天荒地给父母买了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节日礼物。往下咽的是油盐超标的午餐,往外吐的是表里矛盾的话语,心情煞是复杂,这就是新一代的中年父母!  时代变了,从孩子一路长大成人,如今又毫无准备地
期刊
每当体力不支,身心不佳时,都会有一种中年老母式的悲凉涌上心头。“妈妈,我姥姥怎么样了,好点了吗?”虽然时不常医院、单位、学校和家里倒腾,闺女一句话还是让中年老母心里一颤:姑娘大了。  作为资深的中年老母最大的优点就是适应能力强,以前听了急上房的事情,现如今也要尽量“从容不迫”的在心里把事情按照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紧急且重要、不重要不紧急大致分个顺序。  妈妈,其实你是以前过得太顺了,这会儿有点
期刊
情怀铸就品质,创新打造辉煌。2019年1月1日是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十周岁生日!《养生堂》栏目已累计制作播出3000余期。该栏目以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医学知识传递给观众,养浩然之正气,论生命之要义,聚名医于堂,解观众之疑虑······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记者采訪了曾获“十佳栏目制片人”奖《养生堂》栏目的制片人田天。十年日久弥新,《养生堂》是如何做到的?  记得《养生堂》九周年之际,记者采
期刊
老袁两年前还是一名出租司机,他的儿子小袁则是我儿子的发小儿兼多年的同窗好友。因为这样的一层关系,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只是,不争气的是,两家的孩子都非常贪玩,功课虽说没太掉队,但也总是面临父母的“鞭子”抽一抽、他们这“陀螺”才动一动的无奈。相比于我们的与孩子朝夕相伴,老袁和小袁却是“聚少离多——小袁白天在学校念书,老袁则经常地倒班拉夜活儿。  很多年前的一天深夜,家中老人突发急病,刚盯着孩子做完功课
期刊
《大江大河》在北京卫视播出后,反响热烈,收视率稳坐全国省级卫视黄金剧场电视剧第一名,豆瓣评分高达8.9,是2018年播出的电视剧中评分最高的一部,成为2018年收视与口碑双赢的现象级作品。宋运辉、雷东宝、杨巡、宋运萍等剧中人物纷纷引爆话题讨论,跌宕起伏的剧情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目前网络上有关《大江大河》的话题阅读量超过20亿次。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大江大河》作为北京卫视庆祝改革开放40
期刊
2018年12月26日上午10时01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朝鲜一级自由独立勋章获得者柴云振在他的老家四川省岳池县逝世,享年93岁。  柴云振,1926年农历十月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大佛乡。1950年10月,入朝作战,次年5月,他所在部队十五军四十五师三营在朝鲜金化西南30公里江原道芝浦地区朴达峰担负阻击敌军的任务。他在战斗中负伤,被送回国在包头市一家部队医院治疗,与原部队失去了联
期刊
凌晨一点,干完所有的活儿,关上屋里最后一盏灯,终于躺在了柔软的床上。此时,身下的活动范围只有大概60厘米宽,四仰八叉俯卧在旁边的娃,双腿与腰身呈45度角,伸长的右臂斜搭在枕头上,不到一米四的身高却牢牢占据着一米八大床的三分之二空间。这就是一个中年老母每晚的常態。  曾经统计过一天到底做了多少事,结果发现清单上的所列项无限延长,新内容不断增加。从被闹铃吵醒的那一刻起,身上就拧紧了发条,绞尽脑汁变着花
期刊
1939年冬天的一天,蒋兆和突然接到了京城名医萧龙友的女公子萧琼派人给他送来的一张请柬,请他去看她的画展。  几天前,他去萧家给萧龙友画像,第一次见到萧琼。只一眼,就被她的美惊艳了,特别是当他知道她从小就喜欢画画,当时正在北平艺专,师从齐白石、王雪涛、溥心畲等名家学画,并且是溥的入室弟子时,更是对她心生了爱慕之情。  但一想到自己和萧琼的差距,蒋兆和不由得叹了口气,还是算了——  蒋兆和出身贫苦,
期刊
年少成名、小鲜肉、“金牌经纪人王京花的儿子”,人们总喜欢给董子健贴上这样的标签。2018年,董子健加盟北京卫视《大江大河》,在剧中饰演三条经济改革线中个体经济线的代表杨巡。黝黑的皮肤,灵动的眼神,狡黠的笑容,董子健将生意人杨巡的精明活泛刻画得入木三分,一上线便迅速冲上热搜榜。《大江大河》里,每一个人的出场都各具特点,但只有一个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那就是走街串巷、挑着扁担卖馒头的小杨巡。在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