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琼:《流民图》才是我和蒋兆和真正的媒人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9年冬天的一天,蒋兆和突然接到了京城名医萧龙友的女公子萧琼派人给他送来的一张请柬,请他去看她的画展。
  几天前,他去萧家给萧龙友画像,第一次见到萧琼。只一眼,就被她的美惊艳了,特别是当他知道她从小就喜欢画画,当时正在北平艺专,师从齐白石、王雪涛、溥心畲等名家学画,并且是溥的入室弟子时,更是对她心生了爱慕之情。
  但一想到自己和萧琼的差距,蒋兆和不由得叹了口气,还是算了——
  蒋兆和出身贫苦,16岁就背井离乡,到处流浪,靠着天赋和顽强的自学,学会了画画,这些年,一直靠给人画像维持生计,但也是仅得温饱而已。要是一连几天没人找他画像,连吃饭都成问题。35岁了,还独身一人。而萧琼才24岁,又出身名门,秀外慧中,追求她的人肯定不少。她又怎么能看得上我这个穷画家呢?
  那天,他去了她的画展。在见到她时,他只是很自然地给她行了个礼,而她也只是冲他笑了一笑,没有握手,也没有寒暄。随后,她便又去招呼别人了,而他则—路看了下去。突然,—幅名叫“正梨花开后,燕子飞时”的画,吸引了他的目光,他在这幅画前站了很久,真是越看越喜欢。终于,他拿起一条代表定购的红条子,贴在这幅标价40元的画上。
  画展结束后,伙计们开始送画、收钱,当她得知他购买了她的一幅画时,眼前立刻便浮现出了他前几天去家里给父亲画像时,脚上穿的都露了脚跟的破袜子。她没有收他的钱,而是把这幅画白送给了他。
  正是她这个出于同情的送画之举,让他又仿佛看到了一线光亮。
  几天后,萧琼收到了蒋兆和给她寄来一封情书,不过他却把她的名字“重华”(萧琼的字)误写成了“仲华”。她接到信时,只是扫了一眼,就放到了一边。一来,对于情书这种东西,她早已经司空见惯了;二来,她也只是欣赏他的画而已。
  但就在这时,她订购的《蒋兆和画集》到了。“知我者不多,爱我者尤少,识吾画者皆天下之穷人,唯我所同情者,乃道旁之饿殍。……事实与环境均能告诉我些真实的情感,则喜,则悲,听其自然,观其形色,体其衷曲,从不掩饰,盖吾之所以为作画而作画也。我不知道艺术之为事,是否可以当一杯人生的美酒?或是一碗苦茶?如果其然,我当竭诚来烹一碗苦茶,敬献于大众之前,共茗此盏,并劝与君更进一杯人生的美酒,怎样?”他的自序,一下子便汀动了她。她觉得这位蒋先生不仅画画得好,还是一个特别有思想,特别有追求的人。
  但这仍不足以打动她,没有接到回信,蒋兆和自然很是失望,但想想兩人之间的差距,实属正常。
  1943年10月29日,蒋兆和创作的长27米、宽2米的《流民图》在北平太庙展出,展前,他特意去请萧龙友(不仅是名医,也是一位大书法家)为画展题词,可能在他的内心深处,仍对萧琼这位萧家大小姐存有一丝幻想,他希望她能了解他的全部。
  这幅长卷刻画了一百多个饱受战争之苦的难民形象,画中的每个人物,都如真人大小,技法上,在中国画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洋画的一些手法,使人物更加逼真,可谓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那天,萧琼果真搀着父亲来了太庙,且一看到这幅巨制,就被震撼了,但那天,他们仍未能说上一句话,因为画展刚开始不久,就被日本兵给查禁了……
  大约一月以后,蒋兆和的一位画友说要给他介绍一位女朋友,他本欲拒绝,但当听说女方是萧琼的同学,萧琼也会陪她一起来时,他立刻便答应了。那天,在北海公园的会面,礼貌、客气。分别时,他竟不顾身边人的尴尬,一把夺过了萧琼的自行车,说:“我送你吧。”爱是需要勇气,需要争取的,他不想再一次错过了!
  相识三年,直到此时,萧琼才终于意识到,他可能就是自己一直在等的人了……
  蒋兆和开始四处求人,帮他去萧家提亲,可是竟没有人愿意帮他,更有人直截了当地对他说:“你不配呀!”萧友龙在听说了蒋兆和正在追求萧琼的一些风语风语后,也明显地表现出了不悦,最后,还是爱借蒋兆和的齐白石听说后,亲自登门去劝说萧龙友,萧友龙才答应这门亲事。
  后来,萧琼曾说:“如果没有他(蒋兆和)的画,没有《流民图》,不管谁来说亲,我都不会嫁给他,《流民图》才是我们真正的媒人。”
  1944年4月8日,蒋兆和和萧琼终于结婚了,房子是租的,家具是萧琼用自己开画展的钱置办的,蒋兆和只拎来了一只旧皮箱,里面除了当票,什么都没有。但有爱情在,就什么都有了……
其他文献
1919年,陈寅恪曾对吴宓和梅光迪谈起他的“爱情五等论”:一、情之最上者,世无其人。悬空设想,而甘为之死,杜丽娘是也;二、与某人交识有素,而未尝共衾枕者次之,如宝、黛;三、又次之,则曾一度枕席,而永久纪念不忘,如司棋与潘又安;四、又次之,则为夫妇终身而无外遇者。五、最下者,随处接合,唯欲是图,而无所谓情矣。  陈寅恪还称自己所享的是第四等愛情,37岁才娶媳妇的他曾对吴宓说:“我辈讨老婆不如别人,没
期刊
什么是“样式雷”?“样式雷”是—个有着特殊含义的专用名词,是对清代宫廷建筑大师雷发达—家祖孙八代的褒奖和赞誉。  样式房是清朝由内务府和工部共管的一个专门负责皇家宫苑的设计和监管施工的部门。样式房的总管,被称为掌案(相当于总设计师)。在清朝296年的历史当中,雷家人竟然当了260年样式房掌案。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个家族的作品概括起来,就是一坛(天坛)、三宫(北京故宫和承
期刊
汤用彤,字锡予,湖北黄梅人。他是著名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南京、南开、北大、西南联大教授,曾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  湯用彤对自己的学问一向十分自负,甚至已自信到接近于傲慢的程度。当他得知其所撰《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获奖时,竟满脸不高兴地说:“多少年了,从来都是我给学生打分数,怎么我的书要谁来给评奖吗?”钱穆尝赞其为“纯儒的典型”。  据《风骨》
期刊
每每过完父亲节或是母亲节,身为人父人母的同事们,午间的佐餐话题便从抱怨盒饭质量转换成了孩子的孝心。先是争着抢着数落自家的淘气鬼没心没肺,光顾自己舒坦不知父母恩。但末了却都不忘有意无意地显摆自家的败家子良心发现,居然破天荒地给父母买了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节日礼物。往下咽的是油盐超标的午餐,往外吐的是表里矛盾的话语,心情煞是复杂,这就是新一代的中年父母!  时代变了,从孩子一路长大成人,如今又毫无准备地
期刊
每当体力不支,身心不佳时,都会有一种中年老母式的悲凉涌上心头。“妈妈,我姥姥怎么样了,好点了吗?”虽然时不常医院、单位、学校和家里倒腾,闺女一句话还是让中年老母心里一颤:姑娘大了。  作为资深的中年老母最大的优点就是适应能力强,以前听了急上房的事情,现如今也要尽量“从容不迫”的在心里把事情按照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紧急且重要、不重要不紧急大致分个顺序。  妈妈,其实你是以前过得太顺了,这会儿有点
期刊
情怀铸就品质,创新打造辉煌。2019年1月1日是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十周岁生日!《养生堂》栏目已累计制作播出3000余期。该栏目以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医学知识传递给观众,养浩然之正气,论生命之要义,聚名医于堂,解观众之疑虑······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记者采訪了曾获“十佳栏目制片人”奖《养生堂》栏目的制片人田天。十年日久弥新,《养生堂》是如何做到的?  记得《养生堂》九周年之际,记者采
期刊
老袁两年前还是一名出租司机,他的儿子小袁则是我儿子的发小儿兼多年的同窗好友。因为这样的一层关系,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只是,不争气的是,两家的孩子都非常贪玩,功课虽说没太掉队,但也总是面临父母的“鞭子”抽一抽、他们这“陀螺”才动一动的无奈。相比于我们的与孩子朝夕相伴,老袁和小袁却是“聚少离多——小袁白天在学校念书,老袁则经常地倒班拉夜活儿。  很多年前的一天深夜,家中老人突发急病,刚盯着孩子做完功课
期刊
《大江大河》在北京卫视播出后,反响热烈,收视率稳坐全国省级卫视黄金剧场电视剧第一名,豆瓣评分高达8.9,是2018年播出的电视剧中评分最高的一部,成为2018年收视与口碑双赢的现象级作品。宋运辉、雷东宝、杨巡、宋运萍等剧中人物纷纷引爆话题讨论,跌宕起伏的剧情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目前网络上有关《大江大河》的话题阅读量超过20亿次。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大江大河》作为北京卫视庆祝改革开放40
期刊
2018年12月26日上午10时01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朝鲜一级自由独立勋章获得者柴云振在他的老家四川省岳池县逝世,享年93岁。  柴云振,1926年农历十月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大佛乡。1950年10月,入朝作战,次年5月,他所在部队十五军四十五师三营在朝鲜金化西南30公里江原道芝浦地区朴达峰担负阻击敌军的任务。他在战斗中负伤,被送回国在包头市一家部队医院治疗,与原部队失去了联
期刊
凌晨一点,干完所有的活儿,关上屋里最后一盏灯,终于躺在了柔软的床上。此时,身下的活动范围只有大概60厘米宽,四仰八叉俯卧在旁边的娃,双腿与腰身呈45度角,伸长的右臂斜搭在枕头上,不到一米四的身高却牢牢占据着一米八大床的三分之二空间。这就是一个中年老母每晚的常態。  曾经统计过一天到底做了多少事,结果发现清单上的所列项无限延长,新内容不断增加。从被闹铃吵醒的那一刻起,身上就拧紧了发条,绞尽脑汁变着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