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大中,苏宁国美孰成孰败?

来源 :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p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2月14日晚,国美电器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国美已与大中电器的股东订立收购协议,将以36亿元人民币收购大中电器的全部注册股本,该收购价比此前苏宁的出价高出6亿元。
  至此,收购大中一事尘埃落定。
  世事无常,直到2007年12月12日21时,大中电器的收购方还是南京苏宁电器。当时正在香港的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拒绝了外界采访,仅以短信方式通知媒体:由于双方一直未能在核心条款上达成一致意见,公司决定中止实施该收购事项。
  翌日,苏宁正式发布公告:终止对其竞争对手之一的大中电器的收购。
  
  苏宁失于一念之差
  
  


  苏宁电器终止收购大中电器,这宗原先被外界一致看好的“婚姻”为什么功亏一篑?苏宁总裁孙为民称:苏宁自己开店也比不上并购大中所花的钱多;不过,自己开店有个时间成本的问题。花10亿元去开大中这么多店,可能要用5年。因此,很难孤立比较。也许,正如苏宁所说“底牌看清”,大中的60多家店如果全部开新店物理成本不过十多亿元的话,这确实不值得苏宁在30亿元之上再加价。
  现在已经没有悬念——国美最终增加了6亿元,成为年销售额80多亿元的大中电器新主人,享有大中的独家经营权、管理权和购买权。
  关键在于,怎么去衡量一项资产的价值?用单纯的成本法、收益法等技术手段去评估就够了吗?显然不是这样的,不然大中电器就不会卖出36亿元。苏宁电器曾经给大中的出价是30亿元,这也是大中想要的底线。国美虽声言有意争购,但一年多来除了设法拖延苏宁大中的交易,并没有与大中进行实质性的讨价还价,而是在最后时刻,就在苏宁收购大中处于僵持之时,国美出价36亿元,并与大中电器闪电签约,此前甚至没有做过什么可行性调查。
  国美董事长黄光裕就像一个树丛中的猎人,潜伏伺机,一击而中。36亿元得到的是大中61家门店,简单计算,一家门店摊得近6000万元的收购成本,而眼下在北京新开一家店门,成本大约只需要1000万至2000万元。
  但国美显然不是这么算账的——虽然人们都认为大中电器不值30亿元——但这仅是从资产角度来看的。从企业战略角度看,大中电器是一个砝码,决定着国美苏宁两强的天平向哪边倾斜——受影响的因素不仅仅是北京市场的领先地位,还包括跟上游的议价能力,股价及市值,甚至公司形象。因6亿元之差跟大中失之交臂后的苏宁电器,在国美公告全面托管大中电器的当天,股价下跌8.16%,市值缩水80亿元。
  不客气地说,苏宁徘徊于大中的资产到底值多少钱,而不敢继续这场赌局,才是其失手的关键。由于此前跟永乐的纠纷,大中电器的董事长张大中并不想将大中卖给国美,因此他承诺如果国美比苏宁出价仅高2亿元,则愿意卖给苏宁。2亿元,相当于苏宁电器一个季度的利润。同时张大中要求国美比苏宁的开价高出5亿元,才肯投身国美。这显然是一场倾向于苏宁的赌局。虽然有亲苏宁远国美的情结,但张大中是一个急于套现的商人,此案“价高者得”也符合商业竞技的逻辑。现在去说国美获得大中就是成功,显然为时过早。但对苏宁来说,可惜之处是失去大中,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一个很大的机会。眼下,双方在北京这个市场重地的差距,被拉大了五年。
  在这场对苏宁更为有利的博弈中,苏宁过多地衡量了大中的资产价值却“轻视”了收购大中后将对国美带来的品牌杀伤力。
  另一方面,2007年4月9日,苏宁电器就收购大中电器事项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委托第三方财务顾问与大中电器就行业发展、双方合作事宜进行沟通与交流。此后苏宁将以30亿元收购大中电器的传闻一直未停。没想到,一直对外声称“看空”大中电器的国美冷静地等待着,期间苏宁的接管人员甚至已进驻大中。但加价20%的国美一击而中。这是一场堪称经典收购战。
  或许,在苏宁和大中的谈判中,苏宁的筹码已加到最大,或者说,30亿已是苏宁在财务自由基础上现金支付的极限峰值了。所以当国美董事长黄光裕加价20%的时候,多出的6亿元成为压倒“苏宁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国美意欲何为?
  
  有业内人士认为,收购大中符合国美在全国的战略布局。国美的总部在北京,但北京60%以上的市场却被大中把持,一旦接手大中,国美在北京的实力将大大加强,一跃成为北京的家电连锁“巨无霸”。
  2007年“十一黄金周”的销售结果显示,大中一家就握有北京市场超过5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借道大中,国美相当于拿下北京市场超过70%的市场份额。至此,国美在除南京以外的全国所有一线城市都超越了苏宁。
  从全国看,收购大中后,国美的门店数将达到500家,年销售额近600亿元,进一步巩固了其老大地位,与位居第二的苏宁拉开了更大差距。
  2007年12月16日下午,在国美举行的全面托管大中电器的新闻发布会上,国美电器总裁陈晓全面透露了托管大中电器的原因,同时首次透露国美电器的发展愿景:2015年,成为“备受尊敬的世界家电零售企业”中的第一位企业。同时,国美电器确定了企业的使命——创造品质生活。
  陈晓表示,对国美而言,收购大中首先是产业发展趋势的要求,是流通的整合。从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历程来看,家电连锁零售业具有快速分销能力和高效准确的预测功能,是制造产业优化和结构升级的助推器。其次,当前家电连锁业正由大规模扩张发展到精细化提升的阶段。此前家电竞争的核心是店面的扩张,主要是空间的扩张;而现在家电连锁业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零售资源的整合是必然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家电零售渠道资源正在向高效率的企业聚合,这种产业调整背后的原动力就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第三,现在消费者需求具有多样化、个性化和及时性的差异化特点。家电连锁零售业是连接消费者与制造业的桥梁。流通网络的整合和优化令流通业、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信息传递更为畅通,从而可以提高供应链效率,提高产品品质优化成本,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国美电器托管大中电器后,在北京地区的网络布局更加合理。在北京市场,连锁网络已经相对饱和的相对环境下,国美电器托管大中电器,在不大量增加门店的前提下,实现了当地现有流通资源的优化,提高了流通资源的配置,更有利于国美电器整合其后台优势,提高供应链的效益。陈晓还表示,国美将和大中电器共同打造世界级零售品牌,实施成本领先的优势战略,提供优质服务保证,进行多店铺形态发展,采取自建和并购门店双向推进的五大策略。
  著名家电专家刘步尘认为,国美收购大中,一是消灭了一个竞争对手,另一方面是根除了苏宁有可能在北京市场威胁国美“老巢”的隐患。国美并不会只看重通过收购大中的门店能增加多少销售额,其实目前国美同大中的渠道有些重合,双方合并后应该会有部分门店整合,国美收购大中的真正目的而在于减少竞争对手进入北京的机会。
  
  整合之后面临考验
  
  国美以36亿元收购大中, 确实是一场豪赌。如果以2007年国美公布的前9个月利润7.77亿元计算的话,收购大中的36亿元,国美需要付出3年半的纯利润才能抵回成本。
  反过来讲,苏宁电器此前从没有同行业并购的经验,董事长张近东在判断被并购目标时,显然缺乏除了资产状况之外的更多参照,缺乏经验也造成其对并购之后的整合缺乏信心。而长于资本运作之道的国美已经并购多家公司,特别是去年并购永乐之后,越发体会到并购可能给国美带来的好处和伤害。同时,苏宁和国美所处的资本市场环境不同。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国美,可以通过多次增发、配股等方式融资,融资的时间成本很低,而在国内A股上市的苏宁电器,一贯采用稳健的财务策略,加上再融资要困难得多,并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审批程序。
  尽管国美收购大中,资金压力不大,但更重要的是整合好大中。在北京拥有61家连锁门店的大中,多年来在北京家电零售市场一直处于龙头地位,盈利状况相当不错。之前大中在北京每年的净利润就有3亿多元,不过,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陆刃波表示,国美收购永乐后,随着中国家电连锁市场日趋寡头,大中电器的生存条件也会越来越差,被国美收购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国美收购大中,有益于整合这个行业,对未来的竞争也具有一定的好处。
其他文献
美联储的频频降息,美国经济的持续萎靡,我国CPI的继续攀升等等这些都给从紧的货币政策蒙上阴影。另外,根据“三元悖论”,一国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以及资本的可流动性
全球最大的注塑机制造商之一震雄集团在2018年国际橡塑展(Chinaplas 2018)上庆祝集团成立60周年。一路走来,震雄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为了展现过去60年来公司在注塑机制造领
一、品牌的本质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是企业的市场符号。从本质上说,品牌代表着企业与顾客间的一种契约关系,是企业向顾客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的承诺。菲利浦&#
主要介绍了离心机在浸涂液固液分离中的应用,内容涉及浸涂液的生产工艺、物料特性,用于浸涂液固液分离离心机的配置、技术特点、分离参数以及常见故障分析等。
2018年1月25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安委会主任应勇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海分会场上强调,城市安全是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基础,是重
一、经济运行概况5月份,上海市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延续稳健向好、经济效益增速加快的态势。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上海6个重点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 933.38亿元,同比增长2.8%。
分众传媒的成功在2006年点燃了创业者对户外电视媒体新领域的激情,电梯广告、卖场广告、铁路广告、航空广告无数“分众模式”的户外新媒体诞生,无数的风险投资也投身其中。
以一种异国人的身份统领和指引着德国首屈一指的金融旗舰,将这个金融集团快速带入全球化的轨道——德意志银行董事长兼执行委员会主席约瑟夫·阿克曼用斐然的业绩、杰出的
第四届中国石油与化工可持续发展论坛暨新产品、新技术、新趋势发布会于2018年6月27日—28日在上海中星铂尔曼酒店举行。本届论坛以“主论坛+六个分论坛”的形式,为石化行业的
2014年11月上海化工研究院化机所组织学术报告会,在彭东辉副总征集的论文集初稿中读到"难过滤物料过滤过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实验数据处理部分采用比较前沿的数据驱动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