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关论文
...
随着以房价、房贷过快增长为特征的住房部门风险成为国内金融稳定的核心风险来源之一,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HMPP)在房地产调控中被......
一言以蔽之,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的主旋律是,用政策灵活性对抗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欧债危机至今已是山重水复,前路是否柳暗花明,从......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从2007年12月2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rn此次上调幅度为1%意在防止明......
2010年以来央行连续12次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其成为常规性货币调控工具.本文从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状况分析,探究央行频繁......
从宏观方面看,央行在制定政策时所考虑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目前一是要防通胀,二是要保持币值的稳定。我认为到目前为止央行提高法定......
执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近一年半以来,央行已经15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六次加息,并同时发行大量央行票据,起到了较大的流动性收缩的作......
根据2008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2008年我国中央银行将针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前两个月,中央银行虽然通过法定......
【摘要】我国近年来频繁调节法定存款金率这一西方国家“束之高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简要讨论了西方各国不使用该工具的原因和我......
几乎在央行公布8月金融数据的同时,央行决定自2015年9月15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将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
这几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2006年至2008年之间,中国央行为了抑制货币信贷,固定资产......
央行决定再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决定,清晰地表明了政府更坚决地执行宏观紧缩的政策意图
The central bank’s decision to o......
最近,国内外金融市场都在关注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政策调整。本文认为,此次降息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12年的全球经济在欧债危机的笼罩下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将主动能下降,宏观政策上面临多重纠结,2012年的经济和政策复杂性可能......
一、货币政策在广西的实施效应rn1998年以来人民银行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了稳健的货币信贷政策.在政策取向上,一是取消了国有独......
摘要:2010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逐渐削弱,通货膨胀以及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人......
摘 要 央行实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尚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经济制度还不完善......
存准率渐成主要货币政策工具rn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下简称"存准率")作为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三大法宝"之一,通过提高存款的准备金上缴比......
如果未来商业银行再次遭遇不良贷款率飙升的困境,最后处理不良资产的成本也可能会再次由纳税人来买单次贷危机造成的外需萎缩对中......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9月15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在维持期内,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7月5日起再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3年9月以来,央行已连续3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该比......
一、引言 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运行存在密切相关关系,魏建(2005)指出,当存在较高通货膨胀时,股票价格下降,财政支出增加,而利率若上升......
一、我国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
摘 要 本文对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效应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有效地发挥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 关键词 法......
本文说明了近年来外汇储备的增长情况、原因,阐述了过多外汇储备的消极影响及央行针对其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提出削弱外汇储备剧增......
2008年金融危机后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增强下,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导致物价和资产价格不断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日渐加剧,迫切需要......
美联储的频频降息,美国经济的持续萎靡,我国CPI的继续攀升等等这些都给从紧的货币政策蒙上阴影。另外,根据“三元悖论”,一国在货币政......
摘要:文章运用事件研究法。设置了一个更短的事件窗口。就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A股市场的总体影响和基于中国证监会......
A股市场最近这段时间跌跌不休,三大指数不断地下挫,不停地挑战每个投资者的心理底线。 中国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双双超预期增长,然......
如果我们试图探究中国本轮宏观经济过热的根本原因,并以此作为选择宏观调控工具的出发点,则必然可以发现市场预期在经济主体行为变化......
面对物价不断上涨,流动性过剩,货币供应量过多,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虽然对中国的产能过剩、经济过热起到了一些调......
货币政策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1984年后到1997年前,货币政策虽经历了多次扩张和收缩,但从总体上看,货币政策的主要目......
当前在我国宏观经济以通货紧缩为特征的背景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已难以为继.货币政策一般来说是通过利率渠道传导的.近年来,我国货币......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演进的历史,从理论上探讨我国频繁变动存准率的背景及原因.从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两条传导......
从2006年6月开始,央行不断将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央行表示,此举旨在加强银行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2006年6月......
印度的CPI涨幅在今年8月份超过了南非,达到10.3%,而且印度央行也承认:CPI水平已经超出自己的控制水平。尽管如此,9月17日,印度央行依然......
自7月底起,不明朗的气氛充斥内地投资市场。投资者普遍臆测,内地政府或会收紧货币政策以压抑资产价格上扬。市场甚至一度谣传,中央银......
继2006年7月5日起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之后.央行决定,从8月5日起再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由此,形成了从2003年......
在韩国央行管理富余流动性的过程中,边际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既在汇率制度弹性较弱和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加......
中国央行在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曾在短短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人民银行还适时暂停发行......
摘要:客观评估流动性需要统筹考虑货币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以及经济发展对流动性的需求。人民银行主要通过基础货币规模和效率两个渠......
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从2006年7月份以来连续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虽然对中国的产能过剩、经济过热起到了一些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