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帝国的崩溃——论英国非殖民化的“计划”问题

来源 :历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ao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欧洲殖民帝国的崩溃可以说是世界当代史最重要的事件。它是进步战胜野蛮、正义征服邪恶的标志,同时为人类历史“殖民化”这肮脏的一页划了一个句号。近年来,随着英国30年前官方文件的解密,史学界对非殖民化的研究进一步展开。本文拟运用近年公开的英国官方档案资料,对大英帝国的非殖民化的“计划”问题作一探讨。”
其他文献
引言在两宋经济史的研究中,商品经济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六十年代初,曾有人对熙宁十年的商税作了统计分析,发现其中80%是来自于县、镇以下的广大小市场.近年,又有人根据宋代商税额估算出宋代每户年平均商品交换额是20贯.另一项研究的结果则表明,历来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大宗的农业税在宋代已退居次要地位,而不太重要的商税、专卖税、矿税则逐渐升居主要地位.熙、丰以后农业税仅占国家全部税收的30%,其余70%则属商税、专卖税等.再从交换中的流通手段来说,盛唐之世
一、均为李鸿章所提携我在1981年写的《论盛宣怀》一文中说过:"袁世凯和盛宣怀,同为李鸿章所赏识和重用.袁世凯在军事、政治上继承了李鸿章的衣钵,盛宣怀则主要是李鸿章的经济设施方面的属意人."要了解盛宣怀与袁世凯的关系,首先应该了解他们同李鸿章的关系.首先谈盛宣怀与李鸿章的关系.还在盛宣怀青年时期,李鸿章就说过:"盛杏荪机智敏达,而乏毅力,其条陈固欲办大事,兼作高官,官既未操左券,事又无从着手."所谓"办大事",在当时莫过于举办洋务工商业和参加外交事务.李鸿章明白,只有把"大事"办得有相当成
清末商会的产生与发展,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教以及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商会的研究日趋重视,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但清末商会究竟是官办机构,还是半官方组织?或是完全商办的民间社团?众说纷纭,歧异甚大.我认为,清末商会既不是官办机构,也不是半官方的组织,而是带有一定"官督"色彩的商办民间社团.下面即就"官督"与"商办"这两个方面略作具体分析,并对导致清末商会具有这一特点的各种因素予以初步探讨.
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学者或从历史过程的演变,或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个问题作过精辟的论述.本文只从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定社会条件出发,着重联系1883年上海发生的一次波及全国的金融风潮,对这个问题谈一点认识.一、对中国资产阶级发生的理解不能脱离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中国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发生,同西欧相比,经历了不同的道路.西方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基本上都是一个自主的过程.尽管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从总
羡林案:这是我的专著《糖史》中第一编第九章。因为白糖在世界制糖史上的出现是一件大事,各国学者论之者颇多,而中国在这方面实有独特贡献,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重要意义。所以我特将此章抽出,作为一篇独立的论文,送《历史研究》。《历史研究》在过去曾刊载过几篇关于白糖的论文,我的一篇拙文也滥竽其中。现在再刊出此文,必能给对此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增添一点新知识。文中有时出现“本书”这样的字眼儿,即指拙著《糖史》。
8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学科的社会史在中国的复兴和发展方兴未艾。然而,与成熟的西方社会史研究相比,中国社会史研究理论的贫乏、选题的琐碎,甚至学术领地的难以落实,使社会史学者们深感困惑。这种境况促使我们必须尽快地对这门新兴“学科”进行彻底的“体检”,以便查准病因,找出对策。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结束了近300年的南北分裂,重新统一全国。但长期的分裂使南北政权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诸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此间崛起的江南世族和豪强已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实力,成为统一政权中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这是以往统治者没有碰到的极其棘手的新问题。对此,隋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吸纳江南士人呢?江南士人在东晋南朝,一直把持着中央和地方的
地域社会史的研究是本世纪80年代以来的热点课题,并逐渐成为认识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了系统考察这一历史课题,西北大学接受中国社会史学会的委托,于1994年8月2日至6日在西安召开了中国社会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国际学术会议。此次会议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山西大学、湖北大学、重庆师范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商务印书馆、天津人民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历史学界对于家庭的研究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50年代中期以前,我们今天所知的家庭历史学几乎是不存在的。虽然有些历史著述也论及家庭,但往往只限于一些上层社会的家庭,关于人民大众的家庭生活所论甚少。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家庭一直是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重要研究内容。这就长期形成了这样一个格局,关于家庭(无论是当代的,还是历史上的)的理论和观点,实际上都是人
1842年8月29日中国与英国缔结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近代不平等条约制度的奠基石。在当时异常紧急的战争环境中,条约的制定过程十分仓促,除割让香港、战争赔款、五口通商等项外,诸多条款仅只是一些原则性规定,甚至有些条文释义含混不清。一位西方人士曾经说过,南京条约词句笼统,因而只能是一个草约,而不是条约,“所有缺漏的地方都需要用以后的文件加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