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公里!世界最长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全面通车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2月30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公路桥正式通车。这标志着我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的公路、铁路全部正式开通运营。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长16.34公里,其中跨海段超过11公里,2013年开始建设。大桥上层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已于2020年10月开通试运营;下层为双线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
  福建福平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钱立军介绍,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所处位置是世界三大风暴潮海域之一,风大浪高、水深涌急,海底地质条件复杂,有效作业时间少,工程建設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施工风险远超国内已建或在建的其他跨海桥梁。
  “在非台风情况下,这里的阵风都有可能达到10级或以上。我们通过安装风屏障,桥面上的风力可有效削减3级。”中铁大桥局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项目常务副经理肖世波介绍,面对恶劣自然环境影响,大桥建设者反复研究实践,通过研发新设备、改进施工工艺等方法,逐个攻克施工难题。
  “在架梁阶段,我们改变过去钢桁梁现场安装的方式,改为在工厂整体制造总拼钢桁梁,现场进行海上浮吊整孔架设。”中铁大桥局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项目总工王东辉介绍,由于海上吊装受风浪影响摆动大,精确就位难度也很大,中铁大桥局又历时3年、耗资数亿元打造了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双臂架起重船——“大桥海鸥号”。
其他文献
针对公路隧道内能见度低,影响车辆行驶安全,人工运营成本高的问题,开发了一套通风自动监测控制系统。该系统是以自动化控制技术为支撑,对隧道内部的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如
针对现阶段机械采样装置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螺旋式机械采样装置,适用于对火车、汽车等固定车厢的运煤方式进行燃料验收采样工作。该装置的结构和出力方式可以
期刊
美国诗人惠蒂埃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小镇。成名后,惠蒂埃回到当年生养自己的小镇,不由地感慨万千。他欣慰于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也为现在取得的成就而自豪。看到一个小孩跑过来,惠
产学研工作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驱动与引导下,其指导性、针对性与主动性上得到大幅增强,其意识、效能与社会环境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但一些地方高校在布局上仍存在缺乏顶层设
为研究激光功率对TC4钛合金T型结构双激光束双侧同步焊接温度场的影响,针对TC4钛合金T型结构的双激光束双侧同步焊接过程,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
针对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以蓝墨云班课为信息化教学媒介,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探究重构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线上线下混
在智能社会初露端倪的背景下,电力系统过热故障智能排查与监测已成为未来智能电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制备了一种多变色示温材料,利用材料随温度发生多种颜色变化的特性,实
阿伍大学毕业后,入职一家食品集团做产品包装设计。说是设计,其实基本就是在原包装的基础上稍作调整,比如遇上活动时加几句宣传语。不但薪水低,职位也可被轻易替代。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