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探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具有显著抽象性特征,学生学习难度大,教师可在教学中引进生活化内容,直观地展示数学知识,降低学习难度。基于此,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入手,阐述生活化实践策略,为教师落实生活化教学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8-0151-01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师需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样地,教师可将数学生活知识引入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可见,对小学数学生活化实践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
  小学数学生活化可将生活现象引入课堂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的知识理解难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认知能力。同时,生活化内容可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培养其知识应用能力。但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知出现偏差,导致教学手段流于形式,作用发挥不理想。
  最为常见的生活化教学偏离为生活现象选择不合理,例如,在进行“负数”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生活游戏,要求学生与自己“说反话”,如向右看,对应向左看;零上五度,对应零下五度。然后教师通过相反的数,引入负数的概念,这是教学中常用的生活化引入方式。但是观察其过程可以发现,教师对负数的引入并未考虑负数的产生,即:负数是相对于正数而言的,负数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正数范围内的减法难以与加法一样落实,才引进负数概念,使减法计算更为便捷。而教师仅用左右或上下替代正数与负数,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负数的含义,生活化内容引入存在偏差。就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中,教师需结合数学知识的内涵,合理选择生活现象,保障其优势发挥。

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策略
  (1)课前预习中的生活化实践
  數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只是学生缺乏观察意识与能力,需教师给予引导。就此,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使学生在观察中感悟数学知识,培养其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圆”相关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在课前布置观察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找出家庭中与圆相关的物件,观察物件的特征,总结“圆”的数学特性。同时,教师可布置如下问题,帮助学生总结数学知识点,如,为何车辆的轮胎为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不可以吗?将生活中的圆与其他图形对比,可得出什么结论?等。可见,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应用生活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强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2)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生活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分析数学问题,掌握数学知识。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师需根据数学知识,选择代表性生活现象,凸出数学知识,方可发挥生活化优势。
  例如,在进行“分数”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展示四只轴对称的蝴蝶纸张,并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如果将纸张折叠一次,蝴蝶变成几只?折叠二次、三次或四次呢?”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蛋糕图片,说:“小明今天过生日,一共四名同学来为他庆祝生日,那么加上小明,每名小朋友可分到多少蛋糕呢?”学生纷纷回答“1/5”;最后,教师邀请一名学生应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学生的测量结果为80厘米,教师要求学生用米来表示课桌的长度,学生给出0.8米和4/5米的答案。在该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生活情境,展示生活中的分、量应用,使学生观察分数的形成过程,可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3)课后复习中的生活化实践
  在学生课后复习中,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实践类作业,组织学生利用生活场景,进行数学训练,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内容,拓展学生数学视野。例如,在结束“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知识教学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计算自己的课桌、床或家里的餐桌、窗户的面积,为学生提供知识实践机会。另外,为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认知,教师可布置复杂化实践作业。例如,要求学生计算窗户面积,分析如何去商场购买窗帘。针对该问题,学生需考虑窗帘重叠的面积、覆盖两侧窗户边缘的面积等因素,方可采购全面覆盖窗户的窗帘。基于复杂化实践作业,可发展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使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终身数学学习观。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教师需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引入生活化实践,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生活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落实新课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泽.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176
  [2]张慧慧.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生活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55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务工作者对医学信息的需求亦急剧增强,特别是不同学科尤其是一些边缘学科的发展使得医务工作者的信息需求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因此,根据医务工作
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审美能力以及艺术情感,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精美的语言。魏老师通过合理的目
摘 要:小学《科学》教材是提供给教师进行科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资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但有时候教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尽人意的地方。新课程标准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灵活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处理,以增加教材在教学中的针对性,趣味性与效率。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材;简化处理;深化处理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听力技能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其他语言技能的综合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学习者语言的习得。本文探讨英语听力理解的性质、过程,以课标为基点,分析高中生可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由于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小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知识点记不住,不会做笔记等,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诸多麻烦。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解决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问题,最终,提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帮助小学同学更好的学会学习、学会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1991年以来我一直从事医学图书情报杂志的编辑工作,每年都要阅读、审定、编辑、校对很多医学图书情报方面的论文,对其后所附参考文献存在的问题感触颇多、印象深刻,现就此谈谈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新。在这场改革中,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就是将教学规划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表达出来,利用现代科技丰富的感官刺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现代科技的推进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
Medline数据库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 LABS系统中规模最大、权威性最高的医学文献数据库。目前对全世界所有国家免费使用,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利用率最高的数据库。各种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