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t5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解化学计算题的方法很多,有的学生往往不知如何采用,能听懂他人的讲解,但自己解决问题时,不会分析,只会模仿,有时又感到束手无策,其原因是没有学习和掌握思维原则,没有重视思想方法的研究,因此仍未走出以“套路”代“思路”的怪圈。本文将以教学实例,对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思路
  解题方法来自于解题思路,解题思路的形成与基本知识及其体系的理解掌握程度有关,还与思想方法有关。正确、灵活的思想方法又源于思维的原则和方式。要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和思维素质,应注意思维原则和方法论的研究与探讨。解题首先要掌握“基本方法”,进一步要掌握“巧”、“活”、“快”、“准”的解题技巧。
  一、关系式法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根据有关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量之间的互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尤其是多步反应的计算均可采用关系式法计算,此法不仅可简化计算,而且已知数与未知数各有固定的位置,层次清楚,有助打开解题思路。用关系式法解题的主要法则是:
  关系式、关系量,这是根据不能忘;已知未知是条件,条件对准关系量;上下相比列比例,求得写答即完毕。
  可以认为化学计算总是在准确寻找关系式及对应量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
  例1 已知氯化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4g,配制20℃的氯化钾饱和溶液670g,需氯化钾和水各多少g?
  本题是溶解度和饱和溶液中溶剂、溶质、溶液的量之间的互算,可采用关系式法计算。
  解:设20℃时KCl饱和溶液670g中含KCl的质量是x克,含水y克。
  关系式:水——溶质——饱和溶液
  关系量:100g——34g——134g
  已未知:y——x——670g
  列比例:;
  求未知:y=500g;x=170g
  答:配制20℃时KCl饱和溶液670g,需氯化钾170g,水500g。
  (计算熟练后,左侧的“关系式”等可以不必写出。)
  对于复杂的多步反应,找关系式的方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式,找出有关原子在转化过程中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2]。
  二、差量法
  差量法的数学依据是:由
  ,可推出,、即为两个数之间的差值,所以叫做差量法。一般就来反应前后存在量差关系(质量差、体积差、物质的量之差等),都可以用此法快速求解。
  例2:将5.000g氯化钠、溴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水,通入氯气充分反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高温加热),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为4.914克.若将此残留物再溶于水并加入足量的碳酸鈉溶液,所得沉淀经干燥后质量为0.270克,求混合物中各化合物的百分组成。
  分析:虽然反应学生熟悉,但容易误认为产生(5.000-4.914)g,或误认为原与质量之和为4.914g,该题一般是列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但不如用“差量法”简捷。
  三、元素守恒与电荷守恒法
  求解化学计算题的基本途径是把化学方程式转化为数学方程式。在化学计算中,设哪一未知量为x,依据哪种守恒关系来列方程,就成为解题的关键。在化学反应中主要有元素(质量或物质的量)守恒和电荷守恒这两条普遍适用的规律。
  例3:若金属阳离子0.8mol/L溶液10ml,恰好把0.4mol/L的碳酸钠溶液30ml中的碳酸根全部沉淀,则n等于:
  四、数形结合解题思路
  化学计算题往往能用数学方法抽象成函数关系式或坐标系的函数图像。化学计算题的图形,往往是一个或几个化学反应拼接而成,图中的每一根线段,往往代表一个化学反应(或复合反应),具有一个函数表达式,当图中的线段出现一个转折点(拐点),就说明出现了不同的化学反应,可能有极大值或极小值。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作图、分段及建立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例4:1.常温常压下把1mol由氨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导入密闭的反应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再恢复到原来温度和压强。若原混xmol合气体中氧气为xmol,最后容器中产生的纯硝酸为ymol,试确定戈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Y=f(x)的函数表达式。(当x值变化时,y随之变化的坐标图如右图所示。)
  根据图形曲线分析,沈段(包括口点)氧气量增加但无硝酸生成,说明发生了反应4NH3+502=4NO+6H2O……(1);ab段氧气量增加,生成硝酸的量也增加,说明又发生了反应2NO+02=2N02……(2);3N02+H20=2HN03+NO……(3);其中反应(2)、(3)是循环反应可以进行加合:4NO+302+2H20=4HN03……(4);b点表示生成硝酸的量最多,说明氨气完全转化为硝酸,可以把反应(1)+(4),得到总反应式NH3+202=HN03+H20……(5);bc段氧气量增加,生成硝酸的量减少,说明氧气过量,发生反应NH3+202=HN03+H2O……(5)。各线段对应的反应分析清楚后,可以发现有两个拐点:a点和b点,分别代表生成硝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根据其所对应的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
  五、结论
  以上几种方法只是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中的比较常见的,高中学生只有在日常的学习和做题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对这些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能够运用自如。
其他文献
摘 要: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直困扰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兴趣;观察生活;积累材料;改变模式  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力量,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是最健康美好的情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目前小学生对作文感到伤脑筋,甚至畏惧。这正是由于孩子们对单调枯燥的作文教学
期刊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
期刊
摘 要:古诗词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精髓所在,学习古诗词能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前的古诗词教学存在着崇尚技巧,轻视文木的现象。木文结合教学实践,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力法、策略进行了讨论,从文木细读的角度对古诗词有效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途径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
期刊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教师、书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發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新课标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中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精心设计阅读
期刊
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它的行为表现是对事物的好奇、喜欢和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具备了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有可能关注知识方法及其研究过程。要使小学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激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进行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谈谈笔者近年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做法:  
期刊
摘 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结合中学阶段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和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几点较为可行的词汇教学方法及记忆方法。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如果没有词汇,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无从谈起。  关键词:游戏;循序渐进;树式单词记忆法  当前,在部分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词汇的处理令人担忧。尽管新大纲和新教材对此提出了要求,但在不少学校的课堂教学中,仍可以
期刊
摘 要:由于目前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迫切要求中学化学教师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农村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农村中学;化学教学;实验技能;培养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有着极强的实验性,一切都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化学实验的魅力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发展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建构,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教材内容和学习材料去粗取精,在教学设计中加以有所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在线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学习材
期刊
新课标提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由此可见,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在活动中生趣  1.在应用活动中生趣。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广的学科,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百分数知识时,教师要求学生搜集饮料瓶、商品外包装上的百分数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体现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主张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