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美术创新能力的初探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乡土资源为我们的成长提供的不仅是物质生活资源,更是精神支柱。我国是一个占地约960万平方公里,有五十六个名族的大家庭,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丰富的乡土资源,对于学生的教育有着长远的影响。在教育方面充分利用各地的乡土资源不仅能够实现各地优秀文化的大力传播,还可以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幼儿美术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不仅仅是美术方面的绘画技术的提高,更是智慧提升的方法,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来提升幼儿美术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乡土资源;提升;幼儿美术;创新能力
  每个地方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都是不同,每个地方孩子对于美术文化的接受范围、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对于幼儿美术创新能力的而提高我们要充分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发挥地域优势,利用有限的乡土资源实现高质量的美术教学。现在幼儿园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于美术的教学同样关注创新能力的提升。只有真正了解乡土资源对于幼儿美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意义,才能有效利用乡土资源来提高幼儿的美术创新能力。
  一、乡土资源对于幼儿美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意义
  特定的地域文化中成长的人,本身就具备一定的乡土文化气息,对于幼儿来说,乡土资源有着熟悉、亲切的感觉,将乡土资源融入美术教育会使他们更加愿意接近这门课程,从而激发他们对于美术这门课程的创造力。虽然乡土资源受地理因素限制,但是现在美术教育课本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并不会让美术课程的教学受到限制,反而会突出它的特色。而更高效、更有选择性的利用乡土资源:当地的地理特点、文化风俗习惯、名胜古迹、山川水域风景等开展教育活动将对幼儿的美术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首先,将乡土资源融入到美术创造中,可以帮助幼儿通过进一步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继而发现家乡的美,并且尝试通过他们的视角,以纯真、可爱、质朴的笔画将家乡的特色美展现出来。很多孩子对热爱家乡是没有概念的,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是他们本身对于家乡的一切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是不具备相应的理解能力。而将乡土资源融入美术教学中,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认识家乡的特色,同时为作画提供素材。以熟悉的资源作为美术创作的材料,可以激发孩子大胆的想象力,显著提高孩子的美术创新能力。
  其次,幼儿阶段是孩子各种感官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候通过大量接触乡土资源,利用乡土资源的多样性来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提升孩子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逐渐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继而丰富孩子大脑中一些画面、图片的形成及稳固,进而鼓励孩子散发思维提高想象力。
  最后,降低现代美术材料的大量运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很多幼儿园教育关注的重点。国家近年来在医疗、工业制造、机械生产等各方面都非常重视对于环境的保护,在教育方面同样鼓励无污染的教学过程,对于幼儿的教育要尽量就地取材,减少化工材料的使用。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美术创作是一项非常环保、积极的方式,通过纯天然大自然的古老文化去感染熏陶幼儿,有利于幼儿思维的活跃发展,使得幼儿在自己观察到的实物中体会到自然乡土的情感和蕴含的文化知识[2]。将乡土资源融入美术教学中课题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环保意识。
  二、如何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美术创新能力
  幼儿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引领孩子观察、发现、总结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升创新能力,因为这对于他们后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如何很好的利用乡土资源来提升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是很多幼儿园教育方案研究的一个方向。
  (一)通过融入乡土资源的美术游戏,激发孩子对课程的喜欢
  美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首先要基于孩子对美术这门课程的兴趣与喜欢,而游戏是孩子们爱上这门课程最好的途径。对于孩子来说美术课程的开展离不开游戏,在孩子的认知中,绘画一定程上等同于游戏,但是对于老师来说需要考虑如何将乡土资源与绘画及游戏相结合,从而提高孩子对于美术这门课程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沙子开展一堂室外美术课。幼儿们可以自带一些玩沙工具,如:塑料小铲子、小水桶、颜料、水瓶、小凳子以及各种可以装沙的模具。首先,可以将沙地按人数划分为几块,幼儿们可以将颜料装进扎着孔的塑料水瓶在沙子上根据自己的设计作画,可以画动物、植物等等;其次,幼儿们可以利用装沙模具,制作城堡、卡通人物及各种动物的造型,创造童话世界。通过这种游戏可以让孩子对于家乡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整个美术课堂显得活跃、有趣,在丰富美术课堂内容的同时,激发孩子们对于美术课堂的喜,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
  (二)提高乡土自然资源的利用,坚实幼儿美术创新基础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有效的利用乡土自然资源一方面可以减少美术化工材料的使用,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孩子对家乡特色自然环境的认知度。让孩子们通过对家乡现有自然风景的观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升美术创作。例如可以鼓励家长、孩子共同收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美术材料:当地特色树木的叶子、花朵及果实,形状、颜色各异的石头。组织孩子们通过对当地的动物进行观察,利用收集到的材料来拼接动物形象,也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对各种形状、颜色、特征的实物进行观察,在大脑中构建一些有具体形状组成的图像,进行绘画创作。通过利用乡土自然资源,让孩子们对于美术创造形成初步的概念,对于线条、颜色、形状有粗略的了解,能夠在此基础上激发表现欲、大胆构想,提升美术创新能力。
  (三)有效利用乡土文化特色,提升幼儿美术创新能力
  节日可以非常明显的反映出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对此教师及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传统节日特色激发孩子美术创作的灵感。可以带领孩子参与、体验传统节日中的一些地方特色活动。如四川省都江堰市的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民间在每年清明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会举办清明艺术节、迎春花会、李冰灯会以及仿古祭祀表演,目的是为了庆祝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和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同时也为了纪念李冰。通过清明放水节再现了成都平原农耕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先贤、崇德报恩的优秀品质。家长或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感受节日的氛围,了解节日的由来及活动举办的意义,增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孩子对节日中印象深刻的画面进行描述,并通过画笔展现出来。孩子们可以就活动中的舞狮、舞龙、灯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绘画创作。通过传统节日丰富幼儿的画面感,色彩认知感来提升幼儿的美术创新能力。
  幼儿而美术教育的意义不同凡响,绘画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孩子所具备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美术教学幼儿获得的不仅是美术欣赏能力的提升,更是智慧的开发。加强乡土资源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美术教学方法,是提升幼儿美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鸿雁.利用优化乡土资源提升幼儿美术创新能力[J].新智慧.2019,(4):46
  [2]高丽娟.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9,(70):185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在现阶段往往面临着更高要求,除了要满足传统语文课程知识讲解要求外,还需要高度关注德育方面的相关工作,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显得更为重要。文章以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中立德树人理念的践行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指出了立德树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又探讨了相应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立德树人  引言  在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优化落实中,立德树人成为教师不容
期刊
摘要:根据新課改的相关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恰当地渗透德育,让学生能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故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教师也要积极挖掘学科德育内涵,立足于学科特点,让德育之花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本文先简单分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现状,接着就如何将德育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进行了说明,以供相关同仁参考。  关键词:德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引言: 
期刊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其良好学习品质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英语教学费时多收效少问题长期困惑着一线广大教师,尽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是教师们传统教学方式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当前的英语教学质量。为了使其更加高效、精准、轻松,更加有针对性,笔者利用数据系统分析初中学生英语易错点并及时调整师生的教与学。  一、数据系统对师生英语教与学的分析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很难
期刊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了充分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构建灵活且高效的美术课堂,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小学美术教师应创设“做中学”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操作的兴趣,灵活应用美术类教育APP,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美术教学;转变策略  1美术类教育App的应用  在“设计·应用”领域,相关课程内容大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知识都能够实际运用于自己的生活。
期刊
摘要:小学生作为一个国家的基本角色,关系到整个国家将来的发展优劣。而教育在其中给学生的成长起到了方向指引和推动作用。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极为关键,特别是小学生德育教育,引领学生有更好的道德品质,让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将德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内。本文首先对目前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归纳了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有效途径;道德品质;课堂教学  前言:对
期刊
摘要:高三德育工作十分特殊,许多学生在这个阶段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班主任既需要面对学生的学业问题,同时还需要处理学生的情感问题。本文认为高三德育工作需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创新教学模式以及开展针对性的辅导工作。  关键词:德育;高三;思想教育;教学形式;辅导  高三阶段的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很多班主任在这个阶段都容易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德育工作。殊不知,学生的心理状态会间接地
期刊
摘要:作为小学阶段具有较强逻辑思维性的学科,数学课程本身也是促进学生思想开发以及逻辑启蒙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对现有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呼声也愈来愈高。本文以此为基础,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经验的内涵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去积累数学学习经验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希望能够以此为今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升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经验;内涵  引言: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
期刊
摘要: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能力。目前,语文阅读多以教材内容为主,但教材内容有限,限制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可提供给学生适当的课外阅读材料,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作用探究  引言  小学生正处在思想启蒙、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教师的教学方
期刊
教學情境创设指的是学科教师借助媒介和资源创设出满足教学需求、触发学生情感共鸣、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简单或复杂的情景和环境。“学科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一种把所学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真实生活情境的能力和品格。要养成这种素养,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在一个又一个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主题或者项目中通过体验、探索、发现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养成自己的品格。”[1]因此,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我们对于教育教学的认识不断地深刻,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对于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优化,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提升教学有效性,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文学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阅读方法进行进行创新,探究有效策略应用,意义关键。本文结合实际,首先,分析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方法的必要性的性,其次,探究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方法的策略,为今后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