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涵育理路探赜

来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z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凝练,是全体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集中彰显,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高校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内容,把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把开发具有时代气息的资源载体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选择.通过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理念、完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成效、凝聚爱国主义教育合力、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载体,以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性和时代感.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100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使我们全体同志深刻汲取我党百年伟大而壮丽的奋斗历程所凝聚的智慧与力量,进一步坚定只有持续奋斗,才能不断取得成功的革命信念,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骨气和底气,把学校未来发展放在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来谋划和设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自觉服从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丰富和完善新时代“教育高质量”的学校理论和
期刊
将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融入第二课堂设计是当前高校“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改革方向.围绕学生思政教育、毕业要求、第一课堂培养目标三大内容完成“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并提出基于OBE理念的第二课堂评价方法.文章以“创新创业类”课程为例对评价模型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定性评价和相关性分析,对“第二课堂”培养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和培养效果的达标性进行评价.该第二课堂评价方法深入挖掘运用“第二课堂成绩单”数据,可为高校“第二课堂”质量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方案.
千秋伟业,百年风华.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舒兰市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进修学校职能作用,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教、研、培工作有机结合,以深学促实干,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元发展,努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全市教师专业化成长,助力舒兰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在中国民法典编纂过程中,侵权责任编背后的利益衡量和价值判断呈现多元论与一元论的激烈争论.这些争论的立法选择需要深入阐释特定时空下侵权责任的正当性基础.传统侵权责任以古典矫正正义为基础建构起一套独特的私法损害救济机制.该制度在现代社会遭遇分配正义理论和法律经济分析的强烈冲击,无力为无过错归责原则、责任保险和社会保障提供正当性解释,侵权责任多元正义观一度兴盛,冲击了民法内在的一致性逻辑体系.道德哲学家们重新阐释和发展矫正正义理论,为现代侵权责任建构统一的正当性基础.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明确现代矫正正义是唯一的
随着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推进,专业认证的三级标准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标准分析发现,目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结合专业认证的理念,基于专业认证卓越标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与重构.只有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凸显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优化课程结构,推行“教、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新时代的卓越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教育政策、经济状况、毕业生就业升学等社会支持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将培养主观幸福感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为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最初的社会形态就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建立的,而农业活动又是围绕着天、地、人之间的自然循环而展开的,因此,农业文化就伴随着农事生产生活方式的兴起而产生了.传统农业祭祀作为农业文化中的重要分支,既体现出了自然气候、自然环境等对人行为的影响,又逐渐定型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模式,兼有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农业祭祀作为一种文化印记深深烙印在华夏儿女的基因当中,其中蕴含的哲学观、伦理观、美学观等文化韵味和价值取向,都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坚持“绿色共识”提供了理论参照.
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可以在其他学科课程中产生,而其他学科课程知识又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重组和提升.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应正确处理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将它们整合起来.这已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趋势.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能力,还能使学生情智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方志敏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一文中提出了赣东北苏维埃的五种精神:即民主精神、创造精神、进步精神、刻苦精神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方志敏论述的苏维埃精神,是苏区精神的早期表述,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赣东北苏维埃发扬了苏维埃精神,使得赣东北苏维埃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生机勃勃,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授予方志敏红旗勋章一枚,以嘉奖其领导建设赣东北苏维埃政权的功勋;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同志称赞赣东北苏区的同志们“有很好的创造”“是模范工作者”.
对党忠诚,是方志敏第一位的精神品质和最核心的内涵.方志敏把对党忠诚置于生命之上,为党甘愿英勇斗争,甘愿流血牺牲,不仅生动地体现在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而且体现在对党的组织的忠诚上,体现在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上.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孕育、涵养、升华了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等其它精神品质,是他精神品质的孵化器、营养剂.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为新时代的我们对党忠诚提供了生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最生动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