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教学的理性分析与改变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mi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当前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变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策略三个方面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理性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初三化学实验教学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当前我们使用的苏教版的初三化学教材,实验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占相当大的篇幅,足见初三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但从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来看,相当多的学校没有按照教材的要求安排化学实验的教学与操作,所谓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化学实验不是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探究,而是停留在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的层面,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初三化学教学质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相当不利,所以急需引起各校的高度重视,调动一切资源努力改变这一现状,让化学实验真正落到实处。
  一、充分认识初三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初三化学不仅仅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和看待世界。
  1.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从兴趣开始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和思维的动力。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是激发学生化学兴趣的有效手段。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对于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充满好奇,教师通过化学实验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树立学好化学课的决心。
  2.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思维的前提,认识的窗口。对于一切事物的认识都起源于观察,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化学实验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实验装置的搭建、实验现象的描述都离不开观察能力。对于同一实验中所出现的多种现象,要有科学的观察方法、明确的观察目标和观察的重点。教师通过化学实验,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化学实验能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探究未知的世界,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逐渐养成爱好探究的习惯。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化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直接地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化学实验中学生手脑并用,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作用显著,可以让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乐于探究的习惯,培养探究精神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分析当前初三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学校化学实验室条件限制、化学教师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缺乏重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缺乏规范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化学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了化学实验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有些教师认为初三化学课时紧,做实验费时费力,所以分组实验不如做演示实验,甚至演示实验都觉得浪费时间和精力,干脆讲实验。把学习化学科目理解成简单的知识的记忆,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思维的启发,认为学生背实验既简单又省事,而且只要能把实验背下来就能拿高分。用背实验的方法应对中考,因此部分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把原本可以分组的实验改编成演示实验,就是已开设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师也只是布置学生该怎样做,忽视了学生是否做,做得怎么样。由于多数学生胆子小,动手能力差,因此基本上是组内一人动手,其余的人观看,一人包揽了整个实验过程,教师也听之任之。这样,不但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反而滋长学生的惰性心理。如果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只注重实验的配备和用一种简单的套路教学生怎样实验,把实验看成走过场,而对于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操作评价与操作后的反思等方面却常常忽略,也就谈不上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更难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2.忽视了家庭小实验及选做实验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探究能力,教材中增加了不少家庭小实验和选做实验,这些小实验具有趣味性、探究性、规范性和普及性的特点,而且学生可以轻松操作。实验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可以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喷雾显字”“清水变葡萄酒”等妙不可言的化学现象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多数学校很少组织学生操作这些实验,少数学校由于教师害怕学生在实验中会有差错、闪失,不让学生亲自验证,通常只是将最佳的实验方案提供给学生,并对试剂的用量、实验步骤、注意事项陈述得一清二楚,没有引导学生将实验与生活相结合,这就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失去了培养学生创造性、开拓性思维的机会。
  3.忽视了化学实验中的环保教育。初三化学实验比较多,但实验必定会涉及有毒、有害物质,在实验教学中多数教师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只是提供一个废液回收容器,对收集的废液稍作处理后就排放,实验结束后也只要求学生把实验仪器洗涤后放回原处,把实验操作台擦洗干净,而缺少了在实验中对学生开展环保教育的重要环节。比如:在储存浓盐酸时要告诉学生一定得密封保存,防止氯化氢气体挥发污染大气;储存硝酸时应放在棕色瓶子并避光保存,防止见光分解的气体污染空气等。在分组实验中要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回收药物,鼓励学生安全合理地利用废物,处理废物。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把化学实验与当地的环境污染等实际情况进行联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探索改变初三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策略
  造成化学实验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应试考试指挥棒的问题,又有学校对实验重视不够的问题,更有化学教师的认识问题,部分学校还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因此,要解决目前初三化学实验教学的种种问题,必须对症下药,一一解决。
  1.增设初三化学实验能力考核。现有的中考政策并没有把化学实操作成绩纳入中考总分,而实验操作是以“技能考核”的形式出现的,只要没有什么重大失误,大部分同学都能得满分,这对于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来说是不公平的,没有体现出竞争性。所以很有必要将化学实验考察成绩纳入中考总分,并严格执行实验考核的评分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老师真正重视化学实验。
  2.合理投入为化学实验提供保障。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化学实验方面的投入,及时更新、购买仪器和药品,确保有足够的实验室和实验仪器,供学生分组实验使用。同时学校要配备专职化学实验员,确保能按时保质保量为化学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提供器材和药品准备。
  3.转变教师“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观念。通过正面引导,改变教师“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观念,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让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教育水平。
  总之,初三化学实验教学由于各种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能真正发挥它的功效。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初三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急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初三化学实验教学。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逐步完善,初三化学实验教学必将会得到全体师生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谷春华.中学化学中的环境保护知识教学[J].电子化学教学参考,2000:216.
  [2]朱瑛.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环保教育渗透[J].科教论丛,1994:119.
  [3]屈永年,高海涛.化学实验方法改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1).
  [4]路爱霞.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中小学电教,20083(下半月).
其他文献
该文分析了构建全矿井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着重分析了构建这一系统的一系列关键技术。
该文介绍了XH-3001型闸门式全身污染监测仪的仪器概况设计特点和运行情况。
摘 要: 在教学改革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的今天,作为组成中学学科教育的重要部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也一直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因此许多一线教师都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作者选取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为突破口,以此为平台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  关键词: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能力 培养方法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化学实验直观具体、形象生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
编者按>>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者日益成熟和理性,风险掌控能力已逐渐成为不少投资者选择基金公司的重要因素,尤其在资本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震荡的时候,这一点表现得更为突出。  对基金公司来说,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在控制风险和获取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不因过度冒险而损害持有人的利益,为持有人创造稳定持续良好的回报。对整个基金行业来说,风险管理也是行业发展的基石,只有全行业树立起严谨的风险管理形象才能得到投资
该文综述了小山大坝变形监测系统的建立、监测及资料分析,并得出了土石坝在填筑期、蓄水期的变形规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纵观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时有出现,尤其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了许多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被遗忘的角落。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能力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广大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针对当前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状况,针对性地拟定措施,优化教学工作,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生阅读能力发展状况及其培养
该文概括了一个正在开发的大型桥梁综合监测系统的主要方面;着重介绍了以大跨斜拉桥为背景的大型桥梁的主要监测项目以及实施这些项目时的一些问题。
摘 要: 自主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究,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作者就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方法作探讨。  关键词: 化学教学 自主探究能力 培养方法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探究,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形
在化学学习中,方程式的书写是学生的一大软肋:产物不会判断,不会配平,对条件的理解不够充分或条件缺漏,等等。总之,在高考中方程式书写的失分率是相当高的。之前,对于这一问题老师们也做了大量工作以减少同学们的失分。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引导、归纳,让学生养成习惯,关注反应的环境,对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十分重要。本文以几例剖析“模式化”的方程式书写及环境的重要性。  一、阴阳离子组合应用  案例1:请同学们写出
综述了腐蚀监测技术的发展,归纳了工业应用中主要的腐蚀监测方法及其仪器,并对仪器的智能化、使携化的应用发展趋势作了探讨。